王萬芩
加拿大旨在吸引全球創新企業家人才的“創業簽證計劃”(Start-Up Visa Program)4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申請人最快可在6個月內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申請人可能毋須投資分文。有移民人士認為,該計劃難以吸引來自中國的企業家,過關的也未必是最優秀人材。
移民部長顧問梁英年接受A1中文電臺時事節目《A1出擊》訪問時表示,該計劃好處之一是,創業家可能毋須作分毫投資,因為移民部沒要求他們投資創業,資金會由風險投資基金承擔。海外申請人需要首先過政府特許的兩個私人風險投資基金機構審核的一關。就是說申請人要先得到這些機構下屬的風險基金投資公司成員對創業計劃的支持,方可申請,并且要得到基金承諾投資,移民部才會審批。他還說申請需要費用,但金額未定,估計類似一般申請移民的費用。
梁英年又說,聯邦政府會作最后把關,嚴格審批機構提交的計劃書,但相信渥太華否決計劃書的機會不高。
中國企業家的最大障礙,是要通過私人風險投資基金的一關,估計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企業家能過關。要得到這些公司的認可及投資承諾,過程相當艱難,成本也相當高昂。
有關計劃更適合在歐美國家接受教育的創業家,就算過到關的中國企業家,也未必是最優秀的人材,因為這些人英文未必夠好,也未必熟悉西方國家融資的規例。現時不會向中國的客人推介新措施,直到知道更多風險基金審核細節為止。筆者支持這個新項目,只是對這方面的可操作性有擔心和質疑。
曾經從事企業融資和熟悉風險基金的陳宏基認為,試驗計劃未必能吸引到真正的創業家到本國,要通過風險投資公司那關也很難,就連本國的創業家也難以取得這些公司的支持。
其實,北美洲實際上已經沒有風險投資,這些公司愿意投資的不少項目都是產品已經去到快要推出市場,并將其商業化的地步。這些公司會支持概念性的新產品項目機會很微,因為他們會考慮到賺錢能力、何時回本等因素可靠才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