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 云 梁 軍
醫藥領域受賄案件的特征及偵查方法
文◎何 云*梁 軍*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檢察院[211500]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行多年,困擾群眾多年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一直未有實質性的成效,阻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困難因素固然眾多,但醫藥衛生系統體制漏洞及從業人員腐敗問題無疑是罪魁禍首,近些年醫藥衛生系統腐敗呈現高發態勢,醫生收取藥品回扣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近年來,南京市六合區立案偵查了醫藥領域五人的受賄大案,最大案值一百余萬元,偵查中涉及到幾乎區內的所有醫院,線索波及南京市內其他醫院。現結合筆者辦理醫療衛生系統受賄窩串案經驗,介紹該類案件的特征及偵查方法。
藥品招投標系藥品進入醫療機構的前置程序,其行為規范與否直接決定藥品的價格高低及品質優劣。為規避醫院和醫藥公司之間發生直接利益輸送,現今藥品采購多采用第三方機構負責招投標。由醫院科室根據藥品使用需求,向醫院藥品采購部門申報藥品計劃,醫院采購部門綜合全院需求,擬定采購計劃,上報醫院藥事委員會討論決定。之后將采購計劃發送到第三方招投標采購平臺,由招投標采購平臺負責招投標工作,確定采購的藥品種類和配送公司。
厘清藥品價格構成,是辦理醫藥衛生系統窩串案的關鍵。無法弄清藥品價格構成,最終也就無從認定收受回扣的數額。

(以上劃分根據不同藥品、不同地區、不同醫藥公司會有一定出入)
上圖中,除了稅費、藥品出廠價、配送費等系合理費用外,其余合計約百分之六十的費用無疑對藥品的居高不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醫院返點究其本質就是以藥養醫的直觀體現,也是醫療體制的頑疾。
醫藥衛生系統窩串案件中,行受賄雙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醫藥從業背景。2012年,六合區人民檢察院查辦的該行業案件中,作為行賄方的醫藥公司負責人、醫藥代表,大多有從醫的經歷,有的是直接從醫院下來從事醫藥工作,有的是兼職作醫藥代表,還有相當數量的醫藥代表則是醫療衛生系統醫護人員的家屬、親戚、上級主管單位工作人員,此外還有一些為醫藥公司招聘的年輕女性。正是這些醫藥代表利用其身份形成的便利條件,利用金錢、美色,拉攏、腐蝕部分醫護人員,與其沆瀣一氣,獲取不法利益。而作為受賄方的醫護人員,均為科室主任、組長及藥房主管及醫院主管院長等。這些醫護人員正是利用其手中管理職權,收受回扣、獲取不法利益。
醫藥衛生系統窩串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犯罪主體、犯罪方法、犯罪數額認定均有跡可尋。

通過對上圖分析,可以將整個醫藥類案件的規律梳理出來,大致如下:
醫藥廠家向醫藥公司或者區域代理供貨。而醫藥代表通過醫藥公司或者區域代理獲得供貨權后,再向科室、醫生推介藥品,在推介的過程中,醫藥代表多通過許諾藥品回扣開展業務。
醫生、科室同意使用藥品,并在向醫院藥品管理、采購部門上報科室藥品使用計劃中主推該藥品。其后醫院藥品管理、采購部門匯總科室計劃,擬定采購方案,提交醫院藥事委員會(成員多為醫院領導)討論決定。藥品采購計劃制定后,醫院將計劃報送衛生主管部門管理的藥品招投標平臺,藥品招投標采購平臺根據醫院擬定的藥品采購名單進行招投標,向醫藥廠家發標。
醫藥廠家根據該藥品代理情況,通知代理的醫藥公司或區域代理投標。投標完成后,推介該藥品的醫藥代表會選擇具備配送資格的醫藥公司配送該藥品。
醫藥公司會根據要求將藥品配送到醫院藥品管理部門,在這過程中,醫藥公司為了工作上的便利,向醫院藥品管理部門人員行賄。配送完成后,負責配送的醫藥公司負責藥款的領取,而藥款的領取需要持醫院領導簽字的藥款領取單,到藥品招投標平臺處結算,藥品招投標平臺再持藥款領取單到醫院申領藥款后,將藥款發放給負責配送的醫藥公司。醫院給予藥款過程中,會將其獲得的返點扣除。在領取藥款過程中,醫藥公司往往會為了能較早領取藥款,向醫院相關領導行賄。
負責配送的醫藥公司領取藥款后,扣除配送費用、稅費后,會將藥款給付藥品區域代理,負責配送的醫藥公司負責人往往系多種藥品的區域代理,而負責配送的醫藥公司也往往兼營多種藥品的代理業務。醫藥公司或區域代理領取藥款后,會與醫藥廠家結算藥款,同時按照與醫藥代表談好的利潤空間給予醫藥代表利潤,而醫藥代表利潤中就包含醫藥代表許諾給予醫生的回扣。醫藥代表獲得款物后,會根據其代理的藥品在科室每月的用量通過現金方式給予醫生回扣。
對于醫藥領域受賄案件的偵查,首要的是要了解和掌握本地區醫藥領域的醫藥配送情況,醫藥配送是指在藥品供應與采購中直接與醫院打交道的核心單元。醫藥配送公司根據院方中標情況和醫藥代表代理情況,從廠家采購院方需要的藥品供應給院方,并通過第三方招投標平臺收取藥款。因而對于本地區有哪幾家醫藥公司向院方供應藥品直接關系到對整個醫藥領域的掌握,掌握了配送藥品的醫藥公司,既可以順藤摸瓜查明具體維護藥品的醫藥代表,同時也能進一步掌握院方的醫藥采購管理中的腐敗問題。
醫藥代表是在醫藥領域最為活躍的分子,他們有的是在職的醫護人員,有的是閑散人員,在醫藥領域是公開的,眾所周知的,不同的藥品有著不同的醫藥代表,這些醫藥代表行蹤不定,長期游走與各大醫院,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游說醫生最大限度地使用其代理的藥品,并將每支藥品的回扣按月付給醫生。因此對醫藥代表的身份的明確,行蹤的掌握直接關系著案件的成敗。
醫藥領域的藥品回扣是公開的秘密,不同的藥品有不同的回扣,同一種藥品在不同的醫院也可能有不同的回扣,醫藥代表允諾給醫生的回扣比例又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是中標價與出廠價之間的利潤空間,二是醫藥配送公司的配送利潤,三是醫院作為采購方與醫藥公司索取的返點,四是醫藥代表與醫生的協議。在偵辦過程中,要通過偵查的深入要對藥品回扣有著大致的掌握,尤其要關注那些回扣大的,用量大的藥品,同種類藥品如果用量大,則一定是回扣大的反映。在我們查辦案件的過程中,反映比較突出的是抗生素和心腦血管類等藥物。
通過對其行業內幕的梳理,可以發現醫藥公司負責人、醫藥代表是在整個醫藥領域窩串案中回扣利潤分配的直接發起人,也是行賄人,突破他們是偵破案件的核心,他們因為利益攸關,不會輕易將賴以生存的行賄行為供認出來,但是由于我們在前期對醫藥公司、醫藥代表及對于回扣情況的掌握,從而可輕易揭開他們這種公開的秘密。在打開缺口后因勢利導,借勢擴大,形成影響力,就可以大面積突破行賄人。突破行賄人后,根據醫院用藥統計,就可以進一步掌握醫生收取醫藥回扣的事實,確定犯罪嫌疑人。
案件偵查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核實收受回扣的數額。根據醫院管理的規定,對于藥品的使用、處方的管理,凡是醫生處方用藥必要有所登記。而近年來各大醫院均采取了信息化管理,對于我們固定證據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只要根據信息化系統對電子數據進行調取,就可以測算出哪個醫生在哪些藥品上收取了多少回扣。
醫藥領域受賄犯罪、回扣型犯罪產生的原因眾多,在體制內也已形成了毒瘤,打擊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打擊面的控制,懲辦與教育相結合,從而進一步凈化醫療環境,促進醫藥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