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陳 巖董 艷
(1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牡丹江,157009;2黑龍江省醫院感染內科,牡丹江,150036;3牡丹江醫學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牡丹江,157011)
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體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陳麗萍1陳 巖2董 艷3
(1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牡丹江,157009;2黑龍江省醫院感染內科,牡丹江,150036;3牡丹江醫學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牡丹江,157011)
目的:研究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作用,以探討中藥大承氣湯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將大腸桿菌涂布于培養基表面培養,然后加大承氣湯,同時以頭孢拉啶作為陰性對照,記錄抑菌圈直徑,比較兩組藥物的應用對大腸桿菌體外抑菌的作用。結果: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徑高達13.9 mm,為中度敏感;先鋒霉素6號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非常強,抑菌圈直徑高達19.1 mm,為高度敏感。結論: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有良好的體外抑菌作用,可加強進一步臨床研究,應用于臨床輕度大腸桿菌感染者的治療。
大承氣湯;大腸桿菌;抑菌作用
我國中藥物種資源豐富,中藥用于抗菌已有悠久的歷史。大承氣湯,中藥方劑,出自名著《傷寒論》,主治陽邪入里,蕩滌腸胃實熱燥結積滯[1],是由大黃、樸硝、枳實、厚樸組成。經過多年的醫學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大承氣湯對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西藥抗感染是通過藥物與病原菌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發揮作用的,而中藥抗感染則是通過調節患者整個機體的功能狀態而實現抵抗消滅病原菌作用的。筆者以大腸桿菌為例,以西藥作為對照組,開展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體外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在大腸桿菌培養基中加入大承氣湯,觀察其體外的抑菌作用,為以后臨床治療大腸桿菌腹腔感染提供參考。
1.1 主要試劑與儀器 培養基;瓊脂;生理鹽水;超凈工作臺;低速離心機;蒸汽滅菌器;顯微鏡;恒溫水浴。
1.2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由我院臨床病料分離,選用醫學臨床標本中常見和致病需氧菌。一般是從膿性膽囊炎、化膿性闌尾炎和腹膜炎等患者的膿液中培養出來,經肉湯管增菌,血平皿分離,然后經VITEK全自動細菌分析儀鑒定,從眾多的菌類中選擇大腸桿菌來作為研究的對象。菌液的制備:將分離出來的大腸桿菌,用接種環挑取適量接種至普通培養基中,加滅菌生理鹽水稀釋至約108個/mL含菌量,使大腸桿菌懸浮于生理鹽水中,并對其進行充分震蕩混勻后,用VIKE COLOR/METER比濁。
1.3 大承氣湯 由我院藥物制劑室提供,其組成為大黃、樸硝、枳實和厚樸。用十倍藥材體積的水,先浸泡30 min,再煎煮30 min,濾出藥液,再加水浸沒藥材3~4 cm,煎煮30min,濾出藥液,然后再加水浸沒藥材1~1.5 cm,煎煮20 min,濾出藥液,3次濾液合并一起,常壓蒸發,濃縮至原藥材質量與煎液體積比為1∶1,再進行消毒滅菌,置于4℃冰箱中保存,備用。采用流通滅菌保存備用成湯劑。先鋒霉素6號(頭孢拉啶):由杭州百思生特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把先鋒霉素配制成0.6 mg/m L的濃度以備用。
1.4 抑制試驗 取大腸桿菌做8皿,取其抑菌環直徑的平均值。大腸桿菌的測定:采用平面皿,將實驗大腸桿菌液用無菌棉棒均勻地涂布在整個培養基表面,反復持續3次,在每次菌液涂布過程中都要將平面皿旋轉60°最后才能沿平面皿周圍繞兩圈,保證能使菌液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但在制作過程一定要注意制備的菌液必須要在15 min內使用。采用平面皿的尺寸規格為厚4 mm、直徑70 mm(由青島科宇生物工程有限有公司制造)。然后用打孔器在平面皿上均勻打6個孔,孔的直徑大約6 mm,孔之間的間距不少于20 mm,且孔中距離平面皿的距離不得小于10 mm。孔打好之后,然后在每個孔內加入50μL大承氣湯藥液。對照組操作同上,但每個孔內加入頭孢拉啶溶液。將板放置于37℃恒溫箱中,待其培養24~48 h后觀察抑菌結果。
1.5 抑菌效果判定標準 使用游標卡尺來測量各藥物的抑菌環直徑。當抑菌直徑>20 mm的就稱之為極度敏感;處于15~20 mm范圍內的記作高度敏感;處于10~15mm范圍內的記作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徑<10 mm記為低度敏感;無抑菌圈的記作耐藥。
本組試驗得出: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為中度敏感;先鋒霉素6號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非常強,抑菌圈直徑高達19.1 mm,為高度敏感。具體見表1所示。

表1 不同藥對大腸桿菌體外的抑菌作用(抑菌直徑mm)
目前我國中藥資源已超過上萬個種類,經鑒定并已有命名的中藥約8 000多種,常用中藥多達500余種,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用藥,大多數中藥為植物用藥[2]。隨著國家對中藥發展的大力支持與鼓勵,我國中藥開發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些年來,隨著中藥臨床應用優勢的顯現,如中藥的不良反應通常比西藥要小一些,中藥講究的是從根本上治療疾病,調養患者的身體等方面。世界其他國家也開展了對中藥的研究開發[3],如美國等重點研究的是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艾滋病等藥物治療方法,亞洲其他國家還有關于消化系統、抗感染藥物等方面的研究。“中草藥”這一名稱也逐漸被“天然藥物”所取代,中藥不再局限于中國,它已成為全球熱門的研究課題,包括中草藥復方給藥的各項有效成分的研究,安全性研究,藥理學與毒理學研究等[4]。
大承氣湯由由大黃、樸硝、枳實、厚樸組成,大黃主瀉熱通便,峻下熱結,急下存陰,蕩滌燥結,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為君藥;芒硝主治瀉熱通便,軟堅潤燥,為臣藥;厚樸有下氣除滿之功效,為佐藥;枳實有行氣消痞之功效,為佐藥。各藥配伍,可增強瀉下熱結,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之功效。臨床常用于急性腸梗阻,幽門梗阻,膽囊炎,胰腺炎或某些熱性病所致的高熱、意識模糊、驚厥、發狂、大便不通者。該湯藥燥癥不甚、氣虛陰虧、年老體弱、孕婦不宜使用,病情好轉后應及時停藥,以免過量使用損耗正氣。現代研究顯示,大承氣湯具有促進胃腸道消化功能,還有一定的抗菌、抗炎、抗內毒素的作用[5]。
大腸肝菌是一種存在于人和動物腸道的細菌,屬于革蘭氏陰性桿菌,寄居在大腸中,占腸道菌的1%。大腸桿菌幫助合成Vit B和Vit K,能發酵糖類產酸產氣,其代謝活動可以抑制腸道中分解的蛋白質及其微生物的生長,保護機體不受蛋白質分解物的危害,另外,大腸桿菌素還有殺菌作用。正常條件下,人體大腸肝菌不致病,但大腸桿菌一旦進入膽囊及膀胱等處可引發炎性反應,在特定條件下,大腸肝菌還可能引起腸道感染,進而導致腹瀉。
凡是腸道內有大腸桿菌的,都可能發生大腸肝菌感染,包括人,家畜禽類。目前,大腸肝菌數常被作為飲水、食品、藥品的衛生學標準。國家規定,飲用水中大腸桿菌數不應超過3個/L。也有一些報道稱,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也可能傳播大腸桿菌。其中食物傳播占70%以上,而且可以造成交叉感染,可見大腸桿菌感染的危害極大,尤其是嬰幼兒感染大腸桿菌,可能嚴重危害其健康,因此,尋找有效的抑制大腸桿菌的治療藥物是我們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化學類抗菌藥物具有高效抑菌殺菌的特征,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抗感染治療,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幫助。近些年來,人們發現抗菌藥物的應用存在極大的弊端,濫用、亂用、不規范應用抗菌藥的現象十分嚴重,這一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耐藥菌甚至多重耐藥菌的產生,這已成為人類健康新的威脅。中藥抗菌治療細菌耐藥情況的發生機率非常小,而且中藥治療存在不良反應小、毒性小、無后遺效應等優勢。中藥在抗感染治療方面已有多年的臨床經驗。根據有關研究發現,大部分寒下藥物具有較好的體外抗菌作用[6]。而在這些藥物中,大黃的體外抗菌效果最為明顯,據有關報道稱,大黃中的蒽醌衍生物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尤其以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作用最為顯著。大黃中的蒽醌衍生物的抗菌作用與其本身的化學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系。姬志偉[7]等研究發現,大黃對大腸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鄭超等[8]人研究指出,單藥組方大黃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并不明顯,而組方用藥中配伍大黃,能起到較好的大腸桿菌抑制作用。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所使用的藥物的來源與質量、制備工藝、藥物濃度、大腸桿菌的來源及實驗條件等因素而導致的結果上的差異。
本文進行了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的體外抑制實驗研究,并以抗生素類西藥作為對照組,觀察了兩組藥物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實驗結果中,先鋒霉素6號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非常強,抑菌圈直徑高達19.1 mm,表現為高度敏感。大承氣湯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也較為明顯,抑菌圈直徑稍小于先鋒霉素6號,為中度敏感。該實驗結果說明,大承氣湯具有較好的大腸桿菌抑制作用,但與抗生素類藥物相比,中藥大承氣湯的抑菌作用相對要緩慢一些,不及先鋒霉素6號強效、速效。
綜上所述,大承氣湯對體外大腸桿菌具有良好的體外抑菌作用,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應用至臨床。
[1]譚復成,朱烈彬.大黃的不同炮制與藥效關系探討[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4(3):60-63.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17-18.
[3]王曉暉,劉亭岐,陳波,等.14種中藥及其組方對臨床常見致病菌的抑菌作用[J].畜牧與獸醫,2009,41(8):74-76.
[4]劉榮欣,魯改儒,郭吉勇,等.中藥及其組方對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4):2265-2267.
[5]Sokkar SM,Darwiesh G,Madbooly A.Study of the pathological effect of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in rams[J].JVet Med,2008,50(5):226-230.
[6]常明向,章晶,陳科力.黃連、赤芍及大黃對大腸桿菌內毒素釋放的影響[J].中成藥,2007,29(5):752-753.
[7]姬志偉,羅連城,解基良,等.大承氣沖劑和大黃的體外抑菌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2003,9(6):451-453.
[8]陳超,鄭成中.致病性大腸桿菌胃腸感染小鼠模型血漿Th1、Th2、Th17淋巴細胞因子變化及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9):37 -39.
(2013-03-31收稿)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 on the Antibacterial E ffect of Escherichia Coli in Vitro
Chen Liping1,Chen Yan2,Dong Yan3
(1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Mudanjiang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 157009,China;2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infection internalmedicine,Mudanjiang 150036,China;3 Section of Microbial Immune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 on escherichia coli in vitro in order to expl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Methods:Coat escherichia coli inmedium surface culture and add 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Take both spore and chemoprotective as negative control,record bacteriostatic circle diameter,compare two groups of drug application on escherichia coli in vitro antibacterial effect.Results: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bacteriostatic circle diameter went up to13.9mm which is consideredmoderately sensitive;Cephalosporin#6 has a strong effect on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escherichia coli,bacteriostatic circle diameterwentup to 19.1mm,which is highly sensitive.Conclusion: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 has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 in vitro.Further clinical studies can be carried out to apply the decoction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mild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s.
Dahuang Chengqi decoction;Escherichia coli;Antibacterial effect
10.3969/j.issn.1673-7202.2013.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