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武
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年人齲齒率為88.1%。65~74歲老年人的齲齒率高達98.4%,且97%沒有得到很好地治療。
疾病使很多中老年過早喪失咀嚼能力,還引發或加重了胃病、糖尿病,影響著人體健康。
盡管現在口腔衛生、牙齒健康已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但仍然不容樂觀,況且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牙齒保健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報道,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的齲齒患病率已出現下降趨勢,但口腔保健工作仍面臨著嚴重趨勢:調查中發現,由于飲食、衛生習慣、保健意識等原因,致使中老年人齲齒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牙周健康率分別是14.5%和14.1%;牙齦出血檢出率為57.74%。而口腔亞健康的現狀,實際反映出大部分人對牙周病的危害,還缺乏足夠認識。再加上現代人對牙齦出血、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牙周疾病的前期癥狀往往不太重視,于是進一步發展成牙周病,導致一排牙齒脫落,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首要問題。
齲齒俗稱“蛀牙”、“火牙”,是一種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造成的牙齒進行性變損疾病。齲齒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還需要警惕的是,齲齒可能導致牙齒長癌。然而發病癥狀不明顯,且療程時間長,是后果嚴重的疾病,已被列入全世界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它已成為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對齲齒置之不理,或者有了齲齒也不去修復,結果齲齒面越來越大,逐漸殘缺變成殘牙。這些裸露的牙根,會在人講話、吞咽時與舌頭發生摩擦,繼而出現創傷,經久不愈以致癌變。
老年人由于牙齦萎縮,牙根暴露于口腔環境中極易發生齦壞,稱根面齲,是老人口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根面齲因位置隱蔽,經常被忽視。在根面齲的眾多風險因素中,牙齦退縮高居首位。牙齦退縮,還可以使牙周附著喪失,牙骨質暴露。而且由于根面自潔作用較差,極易造成菌斑堆積。菌斑較多、喜食甜食的習慣,都成為根面齲發生的危險因素。
有些人吃酸味的水果,牙齒就會酸痛,還有的人吸口涼氣就會不舒服,這都是因為患了牙齒楔狀缺損;常見于牙齦緣上的牙齒硬組織,是慢慢耗損,而造成的缺損,形狀似劈柴用的木楔而命名。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90%以上都有楔狀缺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會逐漸加重。如果不及時治療,缺損能深及牙髓,發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引起劇烈疼痛,最終因牙齒缺損過多而導致牙齒折斷。
采取多項措施,促使牙齒健康
1、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號,重視牙齒異常病象
洗牙是去除牙齒表面牙菌斑、色素、牙結石等牙齒外源物,還原牙齒原本顏色,預防牙疾的好辦法。洗牙既不單單局限于把牙齒表面的附屬物如茶漬、煙漬等洗掉,而真正潔治的目的是清除齦下結石,這在普通美容院很難做到。因此,最好還是到正規、有資格認證的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我們還可以通過刷牙或使用牙線等方法來清除牙菌斑,消除齲齒發生的微環境。
洗牙并非美白牙齒,而是要保持牙齒的本色,使其呈現自然協調的美,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隱裂中度性磨耗的牙齒,都不適合美白治療。切勿盲目地嘗試。如用蘋果汁加醋或檸檬汁來美白牙齒等各種錯誤做法。因為這些酸性物質會將牙齒表面有顏色的鈣質腐蝕掉,傷及牙齒。即便做美白,建議先進行一次牙齒健康檢查,必須因人而宜。
2、自覺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刷牙是最常見,既有效,又簡單的保護措施,而且能減少或消耗菌斑對牙骨質刺激。
首先,注意選用牙膏,不同功效牙膏針對不同人群,不能認為只需具有清潔功能即可。含氟的可增強牙齒抗齲能力,學齡兒童和老年人可多選用,學齡前兒童則應慎用。而美白牙膏適合長期喝茶、喝咖啡或吸煙的人使用。牙齦經常出血的人不妨選用中草藥牙膏,可起到固齒保健的輔助作用。使用牙膏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譬如,每次用量只需占牙刷的一半,特別是含氟牙膏,每次刷牙只要豌豆大小即可。最好幾種牙膏交替使用,以免口腔病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一管牙膏也不宜使用太久,否則暴露在空氣中接觸細菌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牙刷的清潔度非常重要。經檢測發現,新買的牙刷用過了3周后,細菌(包括白色念珠藻、溶血性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數量高過百萬,是達馬桶水的80倍、一元硬幣的29倍、抹布的9倍。這與口腔患病密切相關。我們口腔因有很多微生物就會轉移到牙刷上。
另外,牙刷常放在潮濕的環境下,為細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刷毛間殘留的牙膏糖分、食物殘渣又為細菌提供了生長需要的養分,于是細菌就這樣在牙刷上落戶安家了。而老年人的口腔黏膜變薄、易破,機體免疫力也有所下降,用這樣的牙刷刷牙,無疑會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刷牙時又難免會吞咽少許刷牙水,于是細菌就這樣侵入人體。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個月換一把牙刷,每周要清洗1次刷毛根部。每兩周用對人體無害的雙氧水浸泡4~5小時刷頭, 還可用微波爐的紫外線消毒牙刷。另外,放牙刷時要頭朝上,最好和刷牙杯分開放。家里人的牙刷既不能共用,也不宜放在一個杯子里,特別是刷頭不要靠在一起,以免交叉感染。患傳染病如感冒,病愈后應更換牙刷,患病期間應與他人的牙刷隔離開。注意若用消毒液消毒牙刷頭時,要用清水沖洗藥水殘液后,再用來刷牙,以防意外。
另外,刷牙操作也十分重要。不正確的刷牙方式易導致牙齒楔損產生,特別是長期用力及使用較硬牙刷毛的人天長日久在牙頸部就容易形成小缺口,進而導致嚴重的缺損。正確的是從齦緣向切端方向豎刷,一天刷牙兩次,不要只限于牙齒,還應包括牙齦和牙槽。老年人即使牙齒已完全脫落,也應該用柔軟牙刷,刷洗牙齦和牙槽。這樣刷牙,引起的興奮傳至中樞神經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功能增強。有益于保持呼吸道的純凈。
3、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吸煙、少喝酒
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要減少咀嚼過硬的食物,不要偏側咀嚼,平衡全口的咬合力。
吃零食會持續不斷地給牙菌斑輸送“彈藥”,使牙菌斑始終保持能腐蝕牙齒的酸濃度,促進齲齒發展。由于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脂肪一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人不可能不攝入,所以降低攝入頻率,改善攝入方式至關重要。對于工作壓力較大,經常熬夜的成年人應該少喝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以增加唾液分泌,保證唾液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吃過巧克力或糖果后,口腔里會變成酸性環境,使牙釉質變軟。如果吃完后立刻刷牙,就會刷凈一些牙釉質。
4、定期檢查
牙齒齲齒具有隱匿性和潛掘性的特點,早期表面完整,也沒有特殊癥狀,要專業檢查,甚至拍Χ光片才能發現齲齒,非常重要。如果發現有無利用價值,主要看牙齒缺損狀況、剩余牙根的長度以及牙齒、牙周健康狀況,如果殘根為病灶牙,就應以徹底拔除為宜。倘若出現齲齒,就應及時補好。上邊的磨牙(俗稱大牙)有三個牙根,下邊的磨牙有兩個兩根,如上邊的三個牙根只壞了一個,而另外兩個沒有問題。只需將牙齦打開,然后進行徹底的根管治療,即可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