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圍繞“力爭上游、爭當標兵”的工作主線,緊扣“以倒逼抓落實、以效率促滿意”的活動主題, 以 “建一流隊伍、創一流服務、爭一流業績”為目標,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以往機關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果,取得了顯著成效。
縣人社局結合自身職能,從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學習培訓機制等方面入手,著力打造過硬隊伍,力求樹立全體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良好形象。
——健全制度促規范。一是按照規范、科學的要求,建立完善了機關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同崗替代制、效能考評制、失職追究制等規章,規范了工作流程,確定了責任人,明確了工作中應遵循的程序、注意的環節、工作的方法。二是所有工作人員上班期間一律佩戴統一制作的工作標牌;設置公示欄公開透明服務,設立意見投訴箱、意見征求簿,公開監督投訴電話等。三是對考勤制度、會議制度、新聞發布制度、輿情工作制度等進行修改、完善和充實,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格局。四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定期督查和考核,結合崗位目標責任、考核、獎懲三配套方法,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形成比貢獻、看業績的激勵機制。
——加強教育促提升。以黨建工作為抓手,著力做好培訓和紀律教育工作,優化知識結構、強化責任意識,使黨員干部的工作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一是堅持局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學習對象擴大至機關科室及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二是邀請市紀委相關領導提供干部作風建設專題講座,切實加強作風教育。三是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邀請檢察院相關領導提供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切實筑牢拒腐方便的思想防線。四是由“一把手”帶頭,各分管領導全部上陣,利用干部職工會宣講工作重點,就業、醫保、社保、基金監督科等部門負責同志講解業務工作,促使各部門、各科室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形成合力、不出差錯; 五是邀請市局相關負責人為全體黨員干部針對信息報道以及公文寫作等方面展開培訓,培養出一批立言能講、提筆能寫、遇事能辦的“三能”干部。
結合創先爭優“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工作對象”的主題實踐活動,縣人社局通過打造?“便民、利民、惠民”型窗口,進一步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樹立了良好形象,贏得了企業和群眾的贊譽。一是以“人本服務”為著力點,提供“高效服務”。在服務大廳設置政策咨詢臺、公示通知欄,提供飲水機、書寫筆、便民桌椅、政策宣傳單等,為群眾提供各項溫馨、細致的服務;為讓群眾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大大簡化了內部業務傳遞環節,實行服務 “一站式”,不僅節約了辦事時間,還增強了工作透明度。二是以“評比”活動為切入點,提供“陽光服務”。通過開展“文明科室”、“優秀服務窗口”、“服務明星”創建活動,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執行力,樹立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有先進就爭、有榮譽就奪、有紅旗就扛的意識。三是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落腳點,開展“貼心服務”。采取設置意見箱、邀請行風測評員以及開展社會滿意度調查的方式,注重做好群眾意見的反饋和各項問題的收集,并根據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整改措施,以實際效果取信于民,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
縣人社局列入縣委、縣政府重點督辦的內容涵蓋了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維權維穩等方面的工作。今年以來,縣人社局通過采取積極措施,在克服“就業難、招工難、社保訴求多、勞資矛盾日趨復雜、人事制度改革任務重”等新挑戰、新考驗的基礎上,實現了城鄉充分就業工作穩步推進,社會保障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人才強縣”戰略逐步實施等基本目標。
此外,縣人社局還進一步更新工作思路,對工作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創新。一是創新提出“1+6”青年大學生創業服務模式(即盤活一項資源,搭建六個平臺),累計引進項目110個,促進青年(大學生)成功創業100余人,帶動就業400余人。二是在縣中醫院創新開展醫保審核人員互動學習試點工作,提高了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人員的審核水平和審核質量,促成醫、患、保三方共贏。三是創新開展“三進三個一活動”,即在全縣15個一級網格順次推進勞動保障監察 “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在每個網格確定一個維權周、設立一個維權崗、選聘一名協調員,促進勞動保障服務進一步向下延伸,為今年全縣的人社工作業績增色不少。

圖為在縣人力資源市場專門設立了“困難群體人員現場登記服務崗”,通過就業援助基地、公益崗位推薦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