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婀娜
(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
社會經濟的增長給制造業帶來了更高的考驗,在追求企業向前發展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在產品、工人、環境等因素中進行改善。齒輪齒條式磨合機作為對齒輪齒條式轉向器的初期磨合測試,是在結合轉向器產品的廣泛應用的過程中,作為進一步提高產品使用性能而研制的。通過對轉向器前期磨合機的應用,再次提高產品品質,滿足人們的需要。
結合轉向器產品品種的多樣性及產品的特殊特性。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品在磨合時,裝夾和更換頻繁,結合這樣的特點,磨合機的使用性能應滿足以下特點:
(1)對產品各種型號的使用性強,須滿足轉向器的產品結構;
(2)在使用過程中操作應簡便,工人操作技能掌握快,只需簡單的培訓即可進行獨立上崗;
(3)在工作中,裝夾效率高,更換產品時便捷。
結合上面三個特點,為了滿足要求,對磨合機的機械部分進行了一個綜合的考慮,產品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差異,在裝夾中,如采用專用夾具,那么在進行產品更換時,給裝夾和調整階段帶來了不便,經過對專用夾具和通用的夾具的分析,加上考慮在今后新品試制中,該磨合機也能在新品的開發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即在設計中,進行了以下分解,如圖1。
(1)電機與轉向器連接結構
在電機轉矩的傳遞中,為保證電機所傳遞的力有效地輸入到工件上,結合工件工作狀態為花鍵連接,為方便和節約成本,借用了萬向節總成的工作原理,以此解決在連接中的不易找正的困難,同時也滿足傳遞的需求。此外,考慮在工作中,由于時常更換產品的類型,在傳遞結構與電機連接處,采用了快換裝置的連接方法,確保在更換產品類型時,更換傳動結構方便可靠,有效地實現快換的目的。

圖1 結構分解
(2)壓緊結構與定位結構由于該磨合機的使用中,工件的裝夾頻繁,壓緊與定位兩個結構上,需要具備在生產的每一種型號的轉向器中能實現通用性。裝夾調整時,做到方便調整、裝夾便捷的操作效果。結合這兩方面的性能,在對壓緊結構與定位結構的設計時,采用了V 型塊作為定位結構件,將V 型塊安裝在帶有腰型槽的兩塊支板上,使V 型塊在腰型槽支板上松開螺釘后,能進行自由的滑動調節,滿足每個型號產品的裝夾定位。因該磨合機在工作中,需要電機轉動作動力。在工件裝上后需工件固定不動,保證在傳遞中有效。為此,在壓緊結構上,采用了活節壓緊結構作為在工作中對工件的壓緊,實現了裝卸工件方便快捷的目的。
電氣元件作為磨合機工作動作的執行元件,也是磨合機的技術核心部分之一。為保證磨合機在工作中達到工作要求,運行時安全可靠,根據需要,調整運動的快慢,滿足操作工人的要求。為此,對元件的核定是必要的,結合上面要求,對電路的設計思路如圖2。
根據轉向器轉矩的要求,轉向器的空載啟動力矩為0.49~1.57 N·m 之間,轉向器在磨合狀態下,以3 倍的鎖緊力進行磨合,則最大力矩為4.71 N·m,考慮在工作的安全性,在傳遞中以中等沖擊載荷系數KA=1.25計算,即:
T1=4.71KA=5.89 N·m
其中:T1——轉向器最大轉矩(N·m)。
在下面的元件選擇中,主要以5.89 N·m為依據,選擇電機及其它相關電氣元件。
(1)電機的選擇[1]
電機作為磨合機的動力來源,電機的功率、型號的選用,與轉向器的運動特點為主。根據經濟價值與工作實際的要求,電機在工作時,合理的轉速在200 r/min 以下為宜。經過對電機的查閱及參考相關資料,選擇了三相異步電機(YVP90S4型渦輪蝸桿無極變速電機)作為該磨合機的動力源,該電機在經過蝸輪蝸桿的變速后,通過變頻器的調節,可以實現低、中級的無極調速。其通過對轉向器的扭矩核算為:

其中:T——名義轉矩(N·m);
P——額定功率(kW);
n——電機軸轉速(r/min)。
根據計算的結果,電機的輸出轉矩為7.8 N·m,磨合需要的最大安全使用轉矩為7.5 N·m,電機的安全使用系數大于磨合時的使用系數。另外,電機實際輸出轉速為:S=1 400/7.5=187 r/min,小于200 r/min,滿足轉速要求。從這幾個方面看來,選擇的各參數都較為接近選擇的電機,從經濟和使用上都滿足了要求,即選擇的電機可行。

圖2 電路原理示意圖
(2)電機換向控制元件的選定
為使電機在工作中,帶動工件往返的來回運動,YVP90S4 型變速電機在工作中,通過對電流的控制,可以使電機在工作時實現正反轉。即,需借助接近開、交流接觸器的工作原理對輸入電機的電流進行控制,實現電機的正反轉,滿足電機正反轉的需求。此外,由于該磨合機在設計完成后,投入到實際工作時,需要做到對轉速的調整[2],結合電路控制的特點和變頻器的調節功能,選用了變頻器作為對電機轉速快慢的控制。
(3)電源控制器的選擇
電源斷路器作為對整個電氣系統的通電、過載起到一個安全的保護作用,在選用中,為了使電源斷路器能正常的工作和保護電路元件,選擇在該磨合機中加上了電源斷路器、電源控制器、控制變壓器電機電阻器及各電源執行按鈕[3]。
為了校驗該磨合機在實際工作的工作性能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在該磨合機安裝好后進行了初期的測試,該磨合機在性能上實現了預期的設計目標,滿足磨合的基本要求,工作性能正常,到達預期的設計效果。
[1]孫恒,陳作模.機械原理:7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郭仁生,魏宣燕.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趙如福.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K].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