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方
胰島素泵在2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的臨床應用
陳正方
目的探討胰島素泵在2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將80例患者在自愿的情況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應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對照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療效。結果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血糖的平均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術前、術中和術后平均血糖量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反應次數方面,觀察組均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兩組術后并發癥的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具有很好的控制血糖療效,且術后并發癥少,值得臨床推廣。
胰島素泵;2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
糖尿病主要是指患者體內血液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過高,出現糖尿,進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紊亂,因此臨床手術治療糖尿病的關鍵是嚴格控制患者的術前和術后血糖水平[1]。本文就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圍術期控制血糖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其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齡在32~76歲,平均年齡55.6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6年,平均病程5.12年,其中外科疾病中骨科18例,眼科9例,膽囊外科39例,普外科10例,婦科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將80例患者在自愿的情況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患者,觀察組應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CSⅡ),對照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MSⅡ)的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觀察組采用美國IV-nimed公司生產的508型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諾和靈R,采用連續導管和臍下兩側埋置針頭持續注射的方法,每日胰島素的用量=患者體重×0.5,每日胰島素的用量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基礎量,二是餐前大劑量(三餐前的15~30min由泵追加注射);對照組的方法是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R和睡前注射諾和靈N。兩組患者均采用血糖檢測儀器分別在早上7點、三餐前、三餐后2h和夜間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同時每日根據血糖的檢測結果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1.2.2 術中和術后觀察組患者未進食期間注射基礎量,進食期間后再追加注射;對照組患者術后未進食前靜脈滴注葡萄糖和短效胰島素的混合液,進食期間不進行靜脈滴注。同樣對患者進行早上7點、三餐前、三餐后2h及夜間的血糖檢測。
1.3 療效指標對患者的末梢血糖、血糖的達標時間、每日胰島素的用量和低血糖的發生次數等情況進行檢測。其中術前空腹和術后空腹血糖維持在4.4~8.0mmol/L,手術期間和餐后2h血糖維持在4.0~10.0mmol/L,為血糖達標指標。
1.4 統計學理論數據應用SPSS 11.0系統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應用χ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圍手術期情況比較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的術前7點和術后7點對平均血糖水平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糖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術前7點和術后7點的血糖無明顯差異,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兩組患者血糖的達標時間、胰島素的用量和低血糖的反應次數進行比較,觀察組均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之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之間情況比較(±s)
組別n術前血糖(mmol/L) 術中血糖(mmol/L)術后血糖(mmol/L) 達標時間(d) 胰島素用量(U) 低血糖反應(次)觀察組 40 6.5±0.7 8.2±0.4 7.8±1.6 4.2±1.0 36.8±9.3 38對照組 40 9.5±0.9 8.5±0.8 8.0±1.6 7.1±1.3 49.0±8.9 69P >0.05 >0.05 >0.05 <0.01 <0.01 <0.05
2.2 術后情況比較對兩組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感染等并發癥進行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它外科疾病時,由于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因素,容易導致體內腎上腺素、生長激素、皮質激素等胰島素分泌增多,進而導致血糖升高[2]。血糖升高會影響內皮細胞功能,間接延遲切口的愈合速度,同時糖尿病還易引發高血壓、心、腎等病變,加重手術的危險性,因此對手術中的血糖進行有效控制是提高手術療效的有效辦法。
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MSⅡ)均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是在本組資料中發現,在圍手術期的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反應次數方面,應用CSⅡ均低于應用MSⅡ,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應用CSⅡ可以更快、更平穩的控制血糖,同時在對術后并發癥的比較中,應用CSⅡ比應用MSⅡ術后發生的并發癥少,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應用CSⅡ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CSⅡ的作用機理在于可以24h連續不斷地向人體注射微量的胰島素,模擬人體生理性基礎胰島素分泌,在進餐時追加注射胰島素可以增加胰島素的釋放量,模擬進餐后胰島素的分泌[3]。因此應用CSⅡ可以使術中的血糖波動平穩,保證了手術的安全,同時加快了術后切口的愈合速度,且有效減少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總之,應用CSⅡ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圍手術期的血糖平穩、增加手術安全,大大縮短手術時間,同時術后見效快、并發癥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偉.醫患攜手戰勝糖尿病[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44-145.
[2] 張惠芬,遲家敏,王瑞萍.實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5-147.
[3] 武晉曉,呂肖峰,劉福平.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21(3):276-277.
R587.1
A
1673-5846(2013)06-0090-02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江蘇蘇州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