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錦
子宮肌瘤剔除術不同術式臨床比較
藍玉錦
目的探討不同術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價值。方法將我院150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即開腹組、經陰道組、腹腔鏡組,觀察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結果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經陰道組、腹腔鏡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開腹組(P<0.01)。結論經陰道、腹腔鏡手術均為微創手術,但腹腔鏡手術微創、快捷、出血少、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療效肯定、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更為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子宮肌瘤;開腹;經陰道;腹腔鏡
子宮肌瘤是生育期婦女最常見的盆腔良性腫瘤,好發于30~50歲婦女。傳統治療方法是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保留子宮滿足患者的愿望。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微創外科理念在婦科領域的引入及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逐漸被患者接受并推廣使用。我院對50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陰道、開腹手術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150例,隨機分為開腹組、經陰道組、腹腔鏡組,各50例,患者年齡(35.18±2.13)歲,有生育史108例,無腹部手術史,要求保留子宮,無手術禁忌癥。術前婦科和超聲檢查,了解肌瘤位置、大小、數目及其與周圍的關系,排除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三組年齡、發病情況、凝血功能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開腹組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經陰道組、腹腔鏡組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縮宮素用法及劑量相同:子宮局部注射20U、靜脈滴注20U。
1.2.1 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按常規方式進行[1]。
1.2.2 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于宮頸與膀胱或直腸間隙注射1:250腎上腺素水墊,橫行切開陰道黏膜至兩側穹窿深達宮頸筋膜,鈍性分離后打開反折腹膜,通過陰道拉鉤暴露子宮前壁或后壁,使肌瘤露于陰道切口處,縱形切開肌瘤包膜,鈍性分離后剔除,用1號可吸收合成線間斷縫合瘤腔及子宮漿肌層、連續縫合陰道黏膜及腹膜切口。
1.2.3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選擇臍稍下方穿刺置入腹腔鏡,腹腔內注入CO2氣體,壓力12mmHg。選擇下腹部左右麥氏點做第2、3穿刺點,置入Trocar。手術方式[2]:①漿膜下肌瘤剔除術:用抓鉗抓住肌瘤將其剔除,用單極或雙極電凝鉤電凝止血;②肌壁間及闊韌帶內肌瘤剔除術:用單極或雙極電凝鉤切開肌瘤表面漿肌層及包膜,用抓鉗抓住肌瘤將其剔除,創面電凝止血;③宮頸肌瘤剔除術:由于解剖關系復雜,肌瘤剔除手術比較困難,注意避免損傷膀胱及輸尿管;縫合創面時選用1號可吸收合成線。
1.3 觀察指標觀察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經陰道組及腹腔鏡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開腹組(P<0.01)。見表1。
表1 三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三組觀察指標比較(±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排氣時間(h) 術后下床時間(h) 術后住院時間(d)開腹組 50 46.81±4.13 65.51±4.27 26.16±3.28 73.02±21.21 8.23±0.71經陰道組 50 45.35±4.72 65.76±4.59 10.76±1.25 43.27±20.63 6.31±0.64腹腔鏡組 50 45.76±4.55 65.40±4.93 8.01±1.21 8.82±1.57 4.24±0.37P >0.05 >0.05 <0.01 <0.01 <0.01
3.1 術式的評價開腹手術對腹腔干擾多、創傷大、術后恢復慢,適合于任何位置的子宮肌瘤,尤其是肌瘤數目多、直徑大、生長在宮頸部或宮角部、靠近黏膜層、有腹腔粘連的。近年來國內逐漸有開展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報道[3],經陰道操作屬于微創手術,對腹腔干擾少、術后恢復快、痛苦小、無腹部瘢痕,但視野小、操作困難、對術者要求高,且不適合巨大肌瘤或盆腔粘連者,不能更好地取代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優點十分突出:對腹腔內環境干擾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傷口美觀,較經陰道手術更微創。有報道,多發或直徑>7cm或靠近子宮下段及宮頸肌瘤不適合腹腔鏡施術[4],因肌瘤過大會造成術中出血多和縫合困難、取瘤困難且費時,術者必須有豐富的開腹手術經驗和良好的鏡下縫合技能。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直徑5~10 cm的肌瘤比較適合腹腔鏡手術。
3.2 術式的選擇手術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選擇合適的術式,不能盲目追求微創而人為增加手術的難度、加重創傷[5]。術前應進行常規婦科及超聲檢查,了解肌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子宮活動度、附件情況及陰道條件等,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經陰道屬于可能污染手術,開腹和腹腔鏡屬于無菌手術,3種術式各有特點,但腹腔鏡優點十分突出,有發展空間,值得推廣。
[1] 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07-210.
[2] 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38-248.
[3] 張學輝,耿會欣.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分析[J] .河北醫藥,2010.32:167-168.
[4] 馮怡辰,馬彩鈴.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新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820-822.
[5] 朱蘭.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方式抉擇[J].疑難病雜志,2008,7:65-66.
R453
A
1673-5846(2013)06-0329-02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廣西河池 5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