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輝
臨床醫護人員對手衛生認知程度和洗手依從性調查分析
傅 輝
目的探討醫院重點科室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認知和洗手依從性情況,為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抽取我院各科室共220名醫護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對手衛生認知程度調查表根據《醫護人員手衛生規范》設置統一的調查表格,洗手依從性調查方法由專業人員每周不定期進行隱蔽式現場觀察。結果調查的220名醫護人員有212名(96.36%)接受過培訓。內科、外科、婦產科、針灸推拿科醫護人員接受手衛生的培訓比例無明顯差異(P>0.05);醫師接受過手衛生培訓比例低于護士(P<0.05)。220名醫護人員中手衛生執行率為80.45%;外科醫護人員洗手依從率明顯高于其它科室(P<0.05);手衛生執行率上護士依從率高于醫師(P<0.05)。結論有效的監督對于確保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落實非常重要,應從加強培訓、督導檢查及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等方面保障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
醫護人員;手衛生認知;洗手依從性;現況調查
手衛生為洗手、外科或衛生手消毒的總稱,是指清除或破壞手表面皮膚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最簡便、經濟和有效的方法,手衛生如果控制良好被認為可減少30%的醫院感染[1]。較多資料顯示,當前醫護人員手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手衛生看似簡單,但由于涉及到醫療行為的各個環節,在臨床工作中執行起來卻非常不易。本項研究對醫護人員手衛生狀況進行調查并實施干預,以促進與改善手衛生工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觀察對象為全院各科室醫護人員(可分為內科、外科、婦產科、針灸推拿科四大板塊),包括醫師、護士、相關醫技人員。本次共調查醫護人員共220名,其中醫生76名(高級職稱12名,中級職稱人45名,初級職稱19名),護士89名(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43名,初級職稱42名),醫技人員55名(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13名,初級職稱38名)。
1.2 調查方法根據衛生部《醫護人員手衛生規范》設置統一的調查表,對醫護人員手衛生認知程度進行調查,內容包括:科室、職業、洗手指征(接觸患者及使用物品前后、臨床技術操作前后、摘手套后等)等。洗手依從性調查由院感專職人員和受過專門培訓的3名調查人員進行,方式為每周不定期到全院各科室進行隱蔽式現場觀察,選擇在上下班以及診療操作高峰時,對當班醫護人員隨機抽樣觀察并做好記錄。
1.3 干預措施①公布基線調查期間各科室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提出存在問題并督促整改。②采取播放視頻、現場講解等方式加大手衛生培訓力度,將手衛生執行情況納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手衛生執行與個人績效掛鉤,如果執行不力將扣發個人績效和科室績效。③干預措施實施半年后,以相同的方法對干預項目進行觀察記錄。
1.4 統計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與u檢驗對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醫護人員手衛生認知情況調查的220名醫護人員有212名(96.36%)接受過手衛生知識培訓,看過手衛生知識宣傳的有214人,占97.27%。內科、外科、婦產科、針灸推拿科醫護人員接受手衛生的培訓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醫師(醫生、醫技人員)接受過手衛生培訓比例低于護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分析在隱蔽式現場觀察的220名醫護人員中,實際執行手衛生177名,手衛生執行率為80.45%。內科、外科、婦產科、針灸推拿科的手衛生執行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外科醫護人員洗手依從率明顯高于其它科室;醫師和護士的手衛生執行率分別為77.10%和85.39%,護士依從率高于醫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醫護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調查結果(n,%)
手衛生的執行對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意義重大,是醫護人員與周圍環境持續作用的結果[2]。手衛生是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最經濟、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曾光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曾指出:手衛生是提高醫院醫療水平和保證醫療質量的大事,關乎醫療質量和醫患安全。手衛生必須采取多層面、多模式策略進行控制,因為其在醫院內是一種固定的行為[3]。
當前部分醫務人員對于洗手的重要性及意義認識不足,不知道洗手是控制醫院感染傳播的主要途徑。以往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對臨床醫護人員的調查顯示,醫務人員自我防范意識較強,知道診療患者前后要洗手消毒,但對洗手指征的認知存在著很多誤區。譚玲等調查顯示護士對手衛生存在認知誤區:普遍重視操作后洗手而忽視了操作前洗手;認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出入ICU和手術室不需手消毒。本次調查發現,被調查對象中看過手衛生知識宣傳的達97.27%,接受過培訓者達到96.36%,調查醫院的培訓和宣傳工作做的比較好。各個重點科室中婦產科、內科、外科、針灸推拿科醫護人員接受手衛生的培訓比例無明顯差異(P>0.05);但醫師接受過手衛生培訓比例明顯低于護士(P<0.05)。說明護士對手衛生的認知程度和無菌操作觀念明顯高于醫生,這與國內相關報道一致[4]。內科、外科、婦產科、針灸推拿科的手衛生執行率均在70%以上,外科醫護人員洗手依從率明顯高于其它科室。外科依從率高于其它科室的原因在于手術比較多,科室手衛生設施完備,醫護人員無菌觀念較強,如醫護人員手衛生執行不到位,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而本次所調查的其它幾個科室(內科、針灸推拿科、婦產科)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均低于80%,情況不容樂觀,原因在于科室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手衛生執行的意義和重要性,醫護人員防范觀念不強,個人對手衛生重視程度不夠。
提高臨床醫護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需要醫院多層次、多方面進行入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應重點加強手衛生管理,制定嚴格的洗手消毒制度,進行考核與獎懲,將提高醫護人員的無菌觀念放在重要位置。定期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對于手衛生依從性發現問題及時分析,提出持續改進措施[5-6]。醫院院內感染監控小組不定期對臨床醫護人員消毒后手進行抽樣檢測,充分發揮其對醫護人員執行手衛生制度的監督與指導,按規定每月對采取消毒措施后的手采樣并做細菌培養,對監測結果進行院內公布,并將檢測結果與科室醫療質量評價掛鉤,從而使廣大醫護人員真正做到“一人一診療一洗手”,增強其執行手衛生規范的自覺性,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交叉感染的發生。
[1] 姜煊華,駱瑩瑛,張一超,等.基層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10,22(6):55.
[2] 譚玲,文若蘭.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7(4):259-261.
[3] 楊少芳,余算,趙麗琴.手衛生干預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效果[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2):48-49.
[4] 武文青.應用全面質量管理提高醫護人員衛生手消毒依從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l0(1):44-46.
[5] Homberg C, Koller A,Kipp F, el al. Incidence and detection of nosccomial infections in technical orthopedics[J]. Orthopade, 2008, 30(3):176-181.
[6] 譚玲,林湛,陳冬梅.對醫務人員實施手衛生行為干預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院,2011,11(3):23-25.
R472
A
1673-5846(2013)06-0414-03
濟寧市中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山東濟寧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