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君
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應用于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鎮靜效果評價
康慧君
目的觀察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應用于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鎮靜效果及其對患者呼吸、血壓、心率、血樣飽和度等指標的影響。方法32例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無痛電子支氣管鏡組(Ⅰ組 16 例)和常規電子支氣管鏡組(Ⅱ組16 例)。Ⅰ組靜脈先后緩慢推注咪達唑侖2.5mg和芬太尼50μg,待患者進入睡眠狀態,但可喚醒時開始操作,Ⅱ組按常規方法進行檢查,分別觀察術前、術中及術后的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及患者的不良反應。結果Ⅰ組患者能在無知覺和無痛苦中接受檢查,出現嗆咳、憋氣及體動等不良反應很少,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呼吸變化不明顯。Ⅱ組上述不良反應多,程度重,與Ⅰ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采用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應用于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鎮靜效果好,對循環和呼吸影響小,并發癥少,是一種安全且不良反應少的方法。
咪達唑侖;芬太尼;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無痛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做為一種侵入性檢查手段,因其簡便、快捷、直觀,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以往未開展無痛支氣管鏡檢查時,術前采用黏膜局部麻醉,但仍有不少患者感到不適,難以忍受,對支鏡檢查懷有恐懼心理,直接影響檢查效果。我院自2010年 10月起在黏膜局部麻醉采用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鎮靜條件下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使患者在無知覺和無痛苦中接受檢查,取得很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32例患者,男25例,女 7例,年齡43~78歲,平均(70±6)歲,體重 50~70kg,平均(64±6)kg。受檢者,分成無痛組(Ⅰ組)和常規組(Ⅱ組),其中Ⅰ組男13 例,女3例;Ⅱ組男12例,女4 例。兩組的年齡、性別、體重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受檢者檢查前4 h禁食飲,檢查前兩組患者均給予2%利多卡因10ml咽喉部氧化霧化15分鐘,后平臥于檢查床上,監測血壓(BP)、心電圖(ECG)和血氧飽和度(SpO2),鼻導管給氧,建立靜脈通道,各組受檢者均予以鼻導管持續給氧,流量4 L/min,Ⅰ組開通淺靜脈,靜滴生理鹽水,先后緩慢推注咪達唑侖2.5mg和芬太尼50μg,待患者進入睡眠狀態,但可喚醒時開始操作。Ⅱ組血氧飽和度按常規方法進行檢查,術中據情況氣管內注入不等量2%利多卡因。
1.3 監測兩組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血壓(BP)、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及患者的躁動、嗆咳、憋氣、檢查中斷等不適反應。
1.4 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Ⅰ組患者支氣管鏡進入順利,無口、鼻腔不適,惡心亦不明顯,聲門反應輕;檢查過程中基本反應少,部分患者有咳嗽表現,停止操作或注入少許2%利多卡因后,即可繼續檢查。鏡檢過程,患者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與術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血氧飽和度監測均未見低于93%。Ⅱ組患者檢查過程中出現嗆咳、憋氣及體動等不良反應,引起心率快,血壓高,血氧飽和度下降,其中,有1例患者不能繼續檢查而停止操作。與術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Ⅰ組患者術后無不適感,無術后恐懼感;Ⅱ組患者80%有上述不適感,表示拒絕再次檢查。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及體動、嗆咳、憋氣、檢查中斷等詳見表1、表2。
常規支氣管鏡檢查時,內鏡通過咽喉時會導致患者出現應激性嗆咳、憋氣等強烈不適反應,常同時伴隨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改變而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使內鏡檢查操作出現困難或無法完成操作。 近年來,無痛支氣管鏡檢查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就是在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應用一定量的靜脈鎮靜、鎮痛藥物逐步誘導患者進入淺睡眠狀態,而在檢查完畢后,患者又可以迅速清醒,對整個檢查過程基本無痛苦記憶,避免了常規支氣管鏡檢查時對患者心理上造成恐慌,生理上造成不適,使檢查得以順利完成。
本文中在Ⅰ組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中,受檢者在給藥后都能安靜入睡,均在檢查完成后 10min內清醒,對整個檢查過程無明顯痛苦經歷的記憶,術中嗆咳、憋氣、體動等不良反應少,患者愿意接受必要的復查;而Ⅱ組常規支鏡檢查在操作中多有嗆咳、憋氣、體動等不適反應,多數患者感覺明顯不適,大多數患者不希望再次接受檢查。因此,與常規支鏡檢查相比,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縮短了檢查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種安全且副作用小的方法,值得積極開展。
表1 兩組心率、血壓(以收縮壓表示)、呼吸、血氧飽和度(±s,n=16)

表1 兩組心率、血壓(以收縮壓表示)、呼吸、血氧飽和度(±s,n=16)
注:與檢查前比較,*P<0.05
組別 心率(次/分)收縮壓(mmHg)呼吸(次/分) SpO2(%)術前78±6 132±12 16±2 96±2Ⅰ組 術中89±10 122±6 18±4 95±4術后82±5 135±7 16±2 96±2術前84±4 126±6 17±3 95±3術中94±12*141±12*19±6*92±6*Ⅱ組術后87±8 136±8 16±4 94±4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1] 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6-42.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診斷性可彎曲支氣管鏡應用指南(2008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1):14-17.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3):254-261.
[4] 趙俊.新編麻醉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665.
R453
A
1673-5846(2013)06-0262-02
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職工總醫院呼吸科,山西太原 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