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松
(新疆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原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和施工后原生態不可逆轉等特點。公路工程施工期間,施工機械噪聲會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建筑材料存放以及運輸會對空氣造成粉塵污染。公路工程施工后,原有地形、生態環境和地貌發生相應變化,主要表現為:土壤生物環境破壞、地表土壤破壞、區域性水土流失、原生態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同因此,在實際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須在提高參與方全體成員環境保護觀念的前提下,運用科學管理手段以及具體措施,對施工行為進行硬性約束。
上個世紀中葉,美國首先對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提出了要求;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才逐漸成為發達國家公路工程科技的重要課題。發達國家用于環境保護的資金占公路工程總投資的10%。我國公路工程環保工作起步相對較晚,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相關研究成果不能徹底完善,環保立法比較落后。在實際公路工程施工中,缺乏環保意識,相關工作比較薄弱,導致欠賬現象嚴重。
公路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土地征用、拆遷安置和道路工程線性技術指標選用等,給乘客、司機以及當地居民帶來多樣的心理感受和視覺。同時,高速公路對沿線附近居民生活生產也會造成很多不便,不僅讓居民出行困難,而且互通式立交、大型橋梁構筑物造型、停車場、服務區實施風格以及布局對沿線景觀也有很大影響。
公路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環境影響,《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明確指出:生態環境是道路中心線200m范圍內的生態自然環境,例如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但是實際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工程筑路材料開采以及廢物棄置等通常會對200m范圍外的農田、人工林、水產養殖區、水庫、人居環境和水利實施等造成嚴重影響。
公路工程的空氣污染主要表現為建設中的揚塵以及通車后機動車輛的排氣污染。施工期間,過分開挖土基會產生嚴重的粉塵污染。運營期間,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二氧化氯、惡臭物質、鉛化合物、油霧和碳煙等顆粒物質,都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很多物質伴有致癌作用。
噪聲不僅會影響人正常生活,同時對視覺、聽力以及其他系統也會有一定損傷。公路工程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期間各種機械噪聲以及運營期間車輛行駛噪聲(輪胎噪聲、動力噪聲)。目前,國內高速公路由于普遍采用高路堤的方式,高速行車時,車輪和路面強烈摩擦的噪聲傳播很遠 (如圖1所示)。噪聲污染在高速公路發展中具有很強的長期性,因此,對環境的危害相當大。

在實際生活中,公路工程對動植物的影響是多樣的。部分動物因道路修建而直接遷移到其他地方。道路修建的土石方工程量過大會直接導致植被破壞。路寬、車速和交通運輸繁忙程度的不斷上升,使得公路工程對動植物的影響不斷增加。例如,一條四車道分割的道路,不僅對森林哺乳小動物造成阻礙作用,同時對淡水資源造成的嚴重分割,汽車交通以及地下水變動均會嚴重影響道路植物的多樣性。
景觀環境作為人類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質量日益受到環境科學的重視。公路工程作為人工構筑物對自然景觀的影響以及破壞作用主要有公路工程高填路基、深挖、直線形邊坡及噴漿砌石護坡等。因此,在實際自然景觀公路工程建設中,必須根據景區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差異,進行保護和修整。
設計階段是環境保護的首要階段,必須轉變設計理念,在預防為主的原則下,合理避免各種環境敏感點以及環境保護目標遭到破壞。
3.1.1 注重協調統一以及工程性能
在實際公路工程建設中,必須根據平縱橫技術指標,將地形、地質和地貌等環境特征和技術指標有機聯系起來,避免過分追求高指標對自然地形、地貌造成的影響。在注重協調統一的同時,重視道路工程性能,以及對視覺、心理造成的影響。設計規范對沿線景觀資源規劃設計缺乏具體指標和強制性規定,導致公路工程建設中出現大量的公路資源和景觀資源不協調的現象。部分地方由于只注重道路工程性能,給沿線居民帶來了嚴重的心理、生理和視覺感受問題。因此,在實際設計中,必須注重自然景觀合理利用和保護,在視覺環境美化的同時,合理采用設計指標。
3.1.2 注重新技術的應用
在交通地理信息系統中應努力完善空間信息可視化、數字化;在保障公路工程沿線三維空間直觀簡明的同時,讓數據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從而為公路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綠色設計服務創造更優質的服務。
3.1.3 保護飲用水資源,維護動植物生存環境
淡水資源是人類動物生活的基礎,公路工程在修建中,對于穿越飲用水源或者附近的區域,必須嚴格完善“封閉式”路基排水,有效保護自然水流形態。在公路運營期間,對可能造成排水污染的路面路基,通過系統排向,保護淡水資源以及水處理場所不受污染和破壞。
另外,對于山區、草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必須設置相應的橫向通道,在方便動物繁殖、覓食和遷徙的同時,采取保護措施有效避免動物進入公路受到傷害。對于水源地受到限制的區域,必須設置人工蓄水池,為動物創造良好的飲水條件。
施工階段是環境保護的直接影響階段,因此,在實際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須增強環境保護管理理念和方法。
3.2.1 改變觀念,落實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公路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施工中,監理、承包人以及業主必須落實環保措施,從根本上重視投標人提出的環保承諾要求,以法規形式進行強制實施。同時,地方政府必須根據國家法律制定符合實際的地方性法規,從根本上強化環保職能,樹立法規法律權威;在嚴格執法的同時,使用法律手段,保障公路建設環保工作。
3.2.2 落實植被保護,強化粉塵污染治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須盡量減少自然植被破壞,有效規劃場地、營地以及施工便道,在嚴格劃定車輛行駛路線以及影響范圍的同時,有效預防施工范圍植被破壞。同時,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以居民健康、農作物生長為己任,對水土流失、施工揚塵等環境問題進行有效治理。
3.2.3 噪聲防治以及廢棄物處理
在施工中,為了保障居民夜間休息,在規定時間內必須禁止施工,主動和施工路段單位、學校協商,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盡量減少噪聲對工作、教學的干擾。對于施工方階段可再生利用的廢棄物,在適當環節進行有效處理,對于不可再生利用的廢棄物,必須統一堆放、科學管理,以便之后進行處理。
公路運營階段的環境保護是公路環保的薄弱環節,在該環節必須足夠重視噪聲、空氣與光污染治理、廢棄材料以及養護垃圾處理,根據實際工藝、材料和施工等因素影響,減弱污染程度,增強廢棄材料養護以及再利用;考慮隨意堆放以及路面徑流等因素,對淡水資源進行有效修繕和管理,杜絕未經沉淀的路面排水進入濕地、農田以及河流,從根本上保障運營期間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進行。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工作是我國公路建設的重要方面,必須將公路建設和環境保護有機結合,依靠新技術、新制度,降低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加快公路事業發展的同時,讓自然、生態、建設和諧發展。
[1]張倩,趙一飛,彭余華,等.公路工程與環境保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5(2):162-165.
[2]王敏.淺談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J].科技資訊,2009,(8):39-39.
[3]聞波.公路工程施工與環境保護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29):89-89.
[4]邢天霞.公路工程與環境保護[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32(2):43-44.
[5]張瑞芝,李德超.公路工程與環境保護[J].中國科技博覽,2009,(15):211-212.
[6]陳君銘,傅永剛.公路工程與環境保護[J].中國房地產業,2011,(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