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6)
本公路主線(除罩面段外,罩面段維持原有標準)采用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12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采用28.00m,分離式路基寬度采用13.75m;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高級路面,標準軸載為BZ—100;橋涵與路基同寬,荷載標準采用公路—Ⅰ級。本項目雖然多處經過山區,但是由于多為低山~低中山,山體相對高差不大,一般不會發生大型的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但部分段山區見有小型泥石流溝,溝口有少量的泥石流堆積,由于該區降水量稀少,泥石流爆發性不強,并且設計時在溝口設置涵洞或小橋后,小型泥石流的影響不大。路線在山區個別段需開挖山體,部分段路塹較深,容易發生崩塌、碎落等現象。
本路段路基防護工程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方格網護坡、漿砌片石護坡、漿砌片石拱形骨架護坡、漿砌片石截水壩(人字壩、順壩、單壩)、水泥混凝土護坡、水泥混凝土截水壩(人字壩、順壩、單壩)、漿砌片石護面墻以及錨桿掛網噴漿防護。
針對本地區年降雨量較少的情況,考慮到互通式立體交叉區景觀以及體現地區民族特色的需要,結合一期工程的設施原則,為防止邊坡沖刷或方便綠化,分段落擬采用方格網護坡和拱形骨架護坡。
2.1.1 方格網護坡
方格網護坡設置于二堡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德外里互通式立體交叉區、柳樹泉互通式立體交叉區、砂墩子互通式立體交叉區。方格網護坡的優點在于可有效地避免實體式護面墻的坡面封閉效應,大大改善了路容景觀,效果良好,并且施工速度快,分割的面積小,其穩定性和抗雨水侵蝕能力要比拱形骨架護坡強。另外,一期工程在立交區段已實施了方格網護坡,本次采用此種型式與一期工程一致,同時坡面內可依靠天然降水綠化。但該護坡方法僅僅適用于有放坡條件的地段或高邊坡上部,一般要求坡率緩于1∶1。
2.1.2 拱形骨架護坡
拱形骨架護坡法是通過在拱形骨架上設置導水的鑲邊石,從而防止坡面被沖刷、剝蝕,避免了實體式護面墻的坡面封閉效應,并且大大改善了路容景觀,效果較好。拱形骨架護坡對坡面風化土體的支撐穩固作用較方格網護坡要好。另外,一期工程在相應區段已實施了拱形骨架護坡,本次采用此種型式與一期工程一致,同時坡面內可依靠天然降水綠化。但在降雨等條件下,埋置過淺的骨架將隨土體一起松動,并且其抗變形能力差,僅適用于穩定邊坡。拱形骨架施工要比方格網護坡困難,常常造成邊坡淺層滑坡,以至骨架遭到破壞。
2.1.3 三維植被網植草護坡
三維植被網護坡技術綜合了土工網和植物護坡的優點,起到了復合護坡的作用。土工網不僅具有加固邊坡的功能,在播種初期還起到防止沖刷、保持土壤的作用,對減少邊坡土壤的水分蒸發,增加入滲量也有較好的作用。但其在使用后期耐雨水沖刷能力較差,易出現坡面沖溝、表土流失、坍滑等邊坡災害。該護坡技術適用于邊坡穩定且邊坡較緩的地段,在干旱少雨地區應用較少。
2.1.4 綜合比較
在距離片塊石料場較遠的立交區路基(哈密火石泉—三道嶺段、三道嶺西—了墩段),邊坡防護與一期工程統一采用水泥混凝土方格網護坡,在距離片塊石料場較近的高填方路基(車轱轆泉—十三間房段、紅山口—鄯善東段),邊坡防護與一期工程統一采用漿砌片石拱形骨架護坡。
在地表水流集中且路基受洪水沖刷的路段,路基邊坡采用護坡防護;在地表水流呈漫流,且對路基造成威脅的路段,通過設置截水壩將水流匯集到橋涵進口處或排至路基以外,在沖刷較嚴重的路段應對截水壩做加固處理。
2.2.1 漿砌片石護坡和截水壩
漿砌片石護坡和截水壩施工工藝簡便,易于養生和養護,結構堅固耐久,防護性能好,外表較整齊美觀,一般在石料不匱乏的地段被普遍采用,造價較低,同時片塊石耐鹽堿、耐腐蝕能力較強。但片、塊石開采加工較困難,備料時間較長,砌筑工程量大,費工、費料、費時。
2.2.2 混凝土護坡和截水壩
混凝土護坡和截水壩施工方法的優勢在于適用于砂、礫石材料較豐富的路段,材料開采較方便,整體性能好,防護性能好,外表平整美觀。該方法的缺點是施工有一定難度,不易養生,混凝土薄板易開裂,后期養護困難,造價和養護費用高,同時水泥混凝土耐鹽堿、耐腐蝕能力較差。
2.2.3 綜合比較
哈密至吐魯番段路線起點和終點處片、塊石料場均較缺乏,片、塊石料場較集中于路線中段(一碗泉收費站段、車轱轆泉—十三間房段、紅山口—鄯善東段)。在哈密火石泉—三道嶺段、三道嶺西—了墩段、連木沁—勝金鄉段和火焰山—吐魯番段,片、塊石運距較遠,路基防護工程推薦采用水泥混凝土結構;在一碗泉收費站段、車轱轆泉—十三間房段和紅山口—鄯善東段,片、塊石運距較近,路基防護工程推薦采用與一期工程相統一的片、塊石結構。
在軟質巖體、較風化巖體的路段,路基挖方邊坡采用錨桿掛網噴漿或護面墻結合錨桿掛網噴漿防護。
2.3.1 漿砌片石擋石墻
該方法施工工藝簡單,易于養生和養護,結構堅固耐久,防護性能好,外表較整齊美觀,一般在石料不匱乏的地段被普遍采用,造價較低,同時片、塊石的耐鹽堿、耐腐蝕能力較強。但該方法的后期清理工作較困難,且行車視覺效果不佳。
2.3.2 漿砌片石護面墻和錨桿掛網噴漿防護
該方法施工工藝簡單,易于養生和養護,結構堅固耐久,防護性能好,外表較整齊美觀,一般在石料不匱乏的地段被普遍采用,造價較低,同時片、塊石的耐鹽堿、耐腐蝕能力較強。
2.3.3 綜合比較
在軟質巖體、較風化巖體的路段,路基挖方邊坡采用錨桿掛網噴漿或護面墻結合錨桿掛網噴漿防護。
本工程漿砌片石護坡施工所采用的片石應當是未風化的堅硬巖石,其容重一般不小于20kN/m3,強度不小于MU50,砌筑砂漿強度不低于M10。砌筑時采取擠漿法分層分段砌筑。當分段位置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時,分層水平砌縫要大致水平。各砌塊的砌縫應飽滿,且相互錯開。
同時應當要求各砌層先砌外圈定位砌塊,并與里層砌塊連成一體。定位砌塊適宜選取表面較平整且尺寸較大的石料,定位砌縫采取滿鋪砂漿,其中不得鑲嵌小石塊。定位砌塊砌完后,則可在圈內底部鋪一層砂漿,其厚度應使石料在擠壓安砌時能緊密連接,同時要求砌縫砂漿密實、飽滿。砌筑腹石時,要做到石料間的砌縫互相交錯、咬搭,砂漿密實。石料不得在無砂漿的情況下直接接觸,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鋪灌砂漿。石料應大小搭配,較大的石料以大的一面為底,較寬的砌縫可用小石塊擠塞,擠漿時用小錘敲打石料,將砌縫擠緊,不得留有孔隙。
砌體表面的勾縫應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在砌體砌筑時,每隔10~15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為20mm,縫內填塞瀝青麻筋或瀝青木板等材料,塞入深度不小于150mm,每條伸縮縫必須上下貫通。在基底土質有變化處,應增設伸縮縫。勾縫采用凹縫或平縫,勾縫所用砂漿強度不得小于砌體所用砂漿強度。當設計不要求勾縫時,隨砌隨用灰刀刮平砌縫。圖1為勾縫效果圖。

圖1 勾縫效果圖
本工程采取漿砌片石護坡,最下面一排泄水孔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泄水孔間距為2m,采用100mm×100mm的方孔,上下左右呈梅花形交錯布置,在泄水孔進口處應設置反濾層,反濾層后設置級配碎石堆。在最下面的泄水孔下部設置隔水層,阻止積水滲入基底。反濾層使用土工布,土工布尺寸為500mm×500mm。砌體砌筑完畢要及時覆蓋,并經常灑水保持濕潤,常溫下養護期不得少于7d。
各種地質災害對路基、路面、橋涵、隧道及其防護設施的穩定和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輕者導致交通受阻、行車舒適性降低,嚴重時會造成公路交通中斷、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給公路沿線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邊防鞏固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公路施工時應確認公路地質災害的類型與危害性,并掌握各種災害防護措施,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
[1]向喜瓊,黃潤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0,(1):118-119.
[2]謝波.公路路基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指標與方法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9.
[3]吳亞子.山區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