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釋之
經濟增長不是官員喝出來的
◎胡釋之
中央整治公款吃喝,有人就擔憂會導致消費低迷進而影響經濟走勢,荒唐。這就好比說如果公務員不幫著納稅人花錢,納稅人就不知道該怎么花錢了。
每個人的消費本身是經濟增長的目的,而不是反過來,為了國家的經濟增長而去消費,為了保七保八而去消費。這是本末倒置。
改革開放提升了生產效率,積累了資本,是生產力賦予了我們消費的能力,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刺激出來的消費能力是虛假的,不可持續的。敗家子的消費,短期來看好像能提升對你的產品的需求,但因為他損害了自己的生產能力,他長期的消費能力是會逐漸減弱的。這也是為什么要趕緊放開人民幣匯率,讓中國經濟趕緊轉型,趕緊擺脫對美國消費者的病態依賴的原因。
只有生產能力提升帶來的消費提升才是真實和可持續的。地球不是仙境,不存在消費不足,只有生產不足和生產錯誤,也就是有效生產不足。要刺激內需,根本的是要減少政府主導的錯誤投資,刺激企業家主導的有效內供。
減稅,放開利率和匯率管制,取消審批,讓企業家自由地去組織生產和開發市場,這才是一勞永逸地刺激經濟。加稅、降息,讓官員和國企把看似豐裕實則稀缺的財富大肆消費掉,看似能快速刺激經濟,實則拔苗助長,殺雞取卵,會長久地損害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