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
將烏云吹散
——如何化解矛盾
舒曼

陸美洋和劉小悅是同班同學,可是最近矛盾不斷升級,原來都是“當官”惹的禍!
陸美洋是班長,向來受到老師的寵愛,班里的大事小事都由她處理。陸美洋的成績也很好,每次考試都能排在班里前幾名,一些學生還以她為榜樣呢。可在劉小悅看來,這些美麗的光環都成了妒忌的對象。所以,她一直耿耿于懷,因為班里的好事都被陸美洋搶去了。上學期,陸美洋又被評為“優秀學習標兵”,這讓劉小悅更加接受不了,因為自己考的比她好,老師為什么把名額給她呢?
事后,劉小悅的心里極不平衡:“憑什么班長非得她當呀?如果我當的話要比她強!”初三伊始,劉小悅向老師提出“想當班長”的請求。老師說:“這得需要民主選舉,你報名參加競選吧。”
一周后,陸美洋和劉小悅站在講臺上進行演講,結果陸美洋還是占了上風。劉小悅的表情有些難堪,不停地說:“不就是班長嗎,不當也罷,還得和別人低三下四的,沒勁兒!”
沒當上班長,劉小悅自然高興不起來,兩個人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張。結果,矛盾接二連三地出現,把班里弄得烏煙瘴氣的。劉小悅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去找麻煩,甚至還大吵大嚷的。一天中午,陸美洋通知全班同學進行大掃除,劉小悅卻把紙屑扔了一地。陸美洋上前制止,劉小悅卻說:“一會兒不是大掃除嗎?掃一掃就干凈了。”她甚至把拖布丟在水房里,為難陸美洋。
此時的陸美洋頗有大將風度,她不但不生氣,反而耐性十足。她找了半天,終于把拖布拿回來了,一聲不響地拖地。放學后,劉小悅走在前面,她追了上去,說:“小悅,我們能不能友好相處呀?我哪里做的不好,請你指出來,我會改正的。”劉小悅回頭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心中的怒氣似乎還沒有消……
其實,劉小悅的日子并不好過。她的行為已經引起別人的不滿,班里很多人都不怎么和她說話了,使她處于孤立的狀態。那段日子,劉小悅感到特別無助,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其實,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對立的統一體,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在純潔的友誼之中,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其體現在“意見相左、看不慣”等方面。首先,我們要明確矛盾點在哪里,然后針對矛盾點尋找解決的辦法。上例中,劉小悅對陸美洋有意見,主要是“當官”惹的禍!陸美洋是班長,成績突出,自然就成了班里的焦點人物,而劉小悅認為是老師偏袒,才讓她備受關注的,而且對她的意見越來越大。這是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有了矛盾不要緊,關鍵是如何化解。此時,我們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認識自己。這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前提。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從而心平氣和地對待事情,處理問題。上例中,劉小悅只看到別人光鮮的一面,覺得當班長是一件很瀟灑的事兒,所以也想去試試。其實,她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而沒有抓住本質性的東西。在學校,與其把班長稱為“官”,不如說是“仆”。陸美洋也是帶著服務的態度去執行班長的權利的,所以才能得到同學們的信賴。劉小悅想當班長,這也沒有錯,只是她忽略了自己的群眾影響力,也高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說,劉小悅沒有給自己準確定位,單方面地制造矛盾,最終處于被動之中。
2.擺正心態。良好的人際關系依賴于自身的努力,只有擺正心態,才能友好地與人相處。上例中,劉小悅覺得老師偏袒陸美洋,而自己并不比她差,所以才針鋒相對的。這種敵視心理,必然使矛盾不斷升級,弄得彼此都不愉快。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們都要保持頭腦冷靜,真誠待人。真誠待人會讓人有安全感和被信任感,這樣兩顆心就會拉得更近,所謂的“矛盾”也就煙消云散了。與人交往,先得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尊重,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如果劉小悅能友好待人,又怎么會被孤立起來呢?要懂得尊重別人,維護別人尊嚴,切不可態度傲慢,語氣硬,揭人短。
3.化解矛盾。矛盾一旦產生,就要學會化解,才能達到“家和萬事興”的目的。如果大家都把矛頭指向班長,那可能是班長有問題;如果只有一兩個人覺得班長不稱職,這也在情理之中,人無完人嘛!在這一點上,劉小悅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除了要從自身找原因之外,還要有勇氣去面對現實。劉小悅已經給陸美洋出難題了,已經達到目的了,為何還要繼續下去?而且,陸美洋已向她真誠坦白,希望她能就事論事,可是……化解矛盾的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是敢于承認過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劉小悅也一定能悟出一些道理,那就向陸美洋道歉,把事情說開了也就好了,為何總是悶在心里,搞得兩個人都不愉快呢?其實,她們之間也沒有太大的過結,忘記過去,面對未來吧。
4.培養親和力。在一個集體里,那些受歡迎的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親和力。親和力是一種讓人感覺親切溫和的吸引力,要做到主動微笑,主動打招呼,主動自我介紹……總之,讓人覺得你非常友善,很容易接近。劉小悅的成績也不錯,應該也能受到別人尊重,可是人緣兒不好,就使她“腹背受敵”!在處理問題時,很多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結果“趨利避害”變成了“趨害避利”。換個角度想問題,也許能給自己打開一扇窗,不僅煩惱事兒沒了,還能看到一片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