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隨著韓劇的熱播使人們對于韓國衣著花樣繁多的服飾藝術設計倍感關注,而服裝樣式的模仿“設計”也到處可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韓國服飾文化在設計等領域逐步滲透。久而久之,韓服文化也成為我們生活中揮之不去的符號,本文通過韓國服飾文化來解讀和研究服飾文化藝術對于設計產生的躍變活力。
關鍵詞:韓國;當代藝術;藝術設計;韓服;色彩
1 韓國服飾的文化
韓國服飾文化包括傳統韓國服裝和現代韓國服裝,傳統的韓國服裝穿著起來顯得十分優雅且具有品位,也是韓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韓國服飾起初主要是受中國服飾(主要是唐代服飾)的影響。而韓服的個性發展開始于李氏朝鮮中期。從那以后,韓服特別是女裝,逐漸向高腰、襦裙發展,同中國唐朝服飾的區別逐漸加大。但是重要禮服如:官服、朝服等仍一直延續著較多的中國服飾特色。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人們覺得韓服太過繁瑣,穿著不便,因而在近代被洋服逐步替代。通常在在節日和特殊意義的日子里穿著。
傳統韓服的線條集曲線與直線兩者之美,特別是女式的韓服,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典雅。顏色則以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材料使用的色彩都不同。由此可見,傳統韓服對于色彩的使用,尤其得力于其對色彩的選用——立足傳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有的色彩非常艷麗,有的又非常純凈和高雅;無論是濃妝還是淡抹都很相宜,流行且引領時尚。
2 韓國服飾中色彩對設計的影響
色彩,作為服裝設計的三要素之一,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其力量在中外設計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驗證。而在韓國現代設計中豐富的色彩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很大部分是源自于韓國傳統服飾的色彩。通過對傳統服飾色彩的解構即:從選定的服飾色彩中抽取原色并將原色所形成的原格局打散、重組,經增減整合后再設計創作,對原來的整體色調、面積、形狀進行重新組合和設計,抽取原服飾中典型的色彩個體或部件特征,按照一定的意圖在新的設計中進行具有形式美的概括、歸納和重構,將原有的視覺樣式納入預想的設計軌道,重新組合出帶有明顯設計傾向的嶄新形式。色彩的解構過程包括兩個步驟:色彩的解構和色彩的重構。解構韓國傳統服飾中的色彩,需要從中篩選極具代表性的幾套傳統服飾如:節日服、花甲宴服、周歲服、男女婚禮服、生活韓服等進行研究,包括各種服飾的個體顏色特征、規律和成型原則等。
韓國傳統服的特征就是色彩、紋案、裝飾等十分隨性。顏色以白色為基本色,如果使用兩種以上的顏色,超越單純色彩的范圍,受陰陽五行思想影響。每件韓服的顏色分別根據“陰陽五行說”選定,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例如黃、青、赤、黑、白五色分別代表著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圖案方面,衣邊裝飾也增添了韓服的美。在韓國,孩子一周歲的時候要舉行祈求孩子,無病長壽的儀式。這時,孩子要穿周歲服。男孩子的淺色衣服,一般是藍色邊粉紅色短衣淺紫色褲子,上面穿藍色背心,草綠色衣帶。女孩子用深綠色或黃色做短衣,周歲或特殊的日子里穿亮色童短衣。傳統服飾的色彩總體來說,韓服的色彩主要形成兩種風格:一種是淡雅的基調。以白色為主要色調,再加入能夠和白色作為基調色的粉紅、粉綠、粉藍、淡黃等系列,在各種色彩中添加灰度形成咖啡、藏藍等沉靜色調;另一種則是對比鮮明、具有強力視覺刺激效應的基調。比如純度很高的亮黃色、大紅色、紫羅蘭色、綠色,甚至有明顯帶光感的色彩。
同樣,韓國當代服飾的色彩設計更是來源于傳統又超越了傳統,其當代服飾風靡整個亞洲引領整個地區的時尚。其飽和度很高、對比大膽的服飾色彩從來不會讓人感覺到艷俗,反而以更大膽的方式訴說著個性和前沿,淡雅至極的色彩格調能不失時宜地體現消費者的優雅氣質。
我們從傳統韓服和現代韓服中提取出最本質特征的色彩組合特征,即白色基調方式、高純度色方式、對比色方式、帶狀色方式等,按照一定的內在聯系與邏輯重新構建,組合成一個新的色彩畫面,也就是原來元素的異構體。先抽離韓服中的基本色,以帶狀把它們擬合到一起,以白色為底,既起到調和作用,也能夠體現韓國人對白色的崇尚。人們在看到這個解構圖之后會感覺到色彩構成依然是韓國原味的。有了這個聯想作基礎,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訴說傳統的語言方式。這些服飾中的色彩對于設計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在韓國現代設計中,外觀設計通常以白色等單色調為主,慷慨、造型簡潔、大方,整體呈現得十分典雅,深受當代青年人的喜愛和青睞,設計更適合年輕女性。例如,韓國的三星手機,是“韓流色彩”的完美體現,它純色殼的流線型的時尚設計,絕大多數人看了都賞心悅目,贊賞有加,對消費者來說更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3 結語
韓國服裝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它所運用的夸張手法,它能夠滿足現代都市忙忙碌碌的人們渴望宣泄的心情。個性的張揚,快樂,現代韓服,有寬就寬到極至的闊腿褲,有瘦便瘦到極至的緊身衣。這種夸張的手法,張揚的民族個性也廣泛的運用在現代的其他領域的設計中。
韓國服飾文化與教育影響著韓國的設計,它有混合的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從時間和空間,受到的關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日本、韓國的看過去和現代的西方文化混合在一起,形成韓國勇于競爭在其他國家“包裝文化”,設計和生產創新和創意文化,成為韓國最受歡迎項目輸出。有明顯的特征是:韓國設計概念的越來越多的概括,逐漸區域的擴張和滲透、時尚、和建設、漫畫和影視,周圍地區發生越來越多地關閉互動和一體化;充分挖掘消費者的需要,并會受歡迎與時尚設計元素使用產品的設計中,自可修改成了韓國電子產品獨特的風格。韓國憑借對于自己傳統文化的解析和提煉,對“現代設計”的理解與圓滑運用,并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韓潮”。LG、三星手機與電腦等企業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從制造型企業到設計創新企業的成功轉變。至今,韓國已經成為全球數碼強國手機、數碼相機、電腦等在國際市場占主導地位。
韓國舉辦的世界設計大會成為了世界設計各行的重點關注對象!通過對自己傳統文化的提煉,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它們的設計過程經過了引進,吸收創新和走出去的發展階段,這是值得我們設計者借鑒的。
參考文獻:
[1]何景浩.日韓現代設計歷史比較研究[D].江南大學,2008.
[2] 沈強.日韓文化產業發展比較研究HYPERLINK\"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832011013839.htm\"[D].吉林大學,2010.
[3] 《談韓國傳統服飾色彩與現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