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族器樂中極具表現來的樂器之一,它擁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托感情的藝術,不論說、唱或奏,都內涵這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可以說,音樂是人類內心情感流露的產物,是人的聽覺審美的感性顯現。對于器樂演奏者來說,所有的內心感悟和內心體驗,惟轉換為聲韻時才有其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演奏技巧;情感表現
“琵琶”是我國最具有悠久歷史的彈撥樂器之一,相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琵琶以它獨具的結構及演奏技巧而獲得堅實、柔美而富有詩意的音響。由于它的音域較寬,演奏技法復雜,音色上高音區清脆堅實,中音區柔和而又明亮,低音區醇厚,且琵琶的音響有濃郁的民族色彩,與其他樂器結合起來的混合音色也很相宜,因此,想要達到對樂曲內涵的完美體現,必須實現演奏技巧與情感表現的統一。演奏技巧與情感表現在琵琶演奏中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演奏技巧談不到情感表現,脫離了情感表現,演奏技巧也失去了它自身的存在價值。
1 演奏技巧在琵琶演奏中重要性
琵琶演奏技巧在琵琶表演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技巧”?“技巧”是指在技能基礎上形成的熟練。是各個環節動作經過練習后,達到自動化的效果,是意志行動的動作方式。真正的琵琶演奏家是將演奏技巧完全融入到深刻的情感表現之中,真正作到兩者的統一。這樣的表現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也能表現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情感。要想達到情感的有機表現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從右手演奏的技巧談起,常用的琵琶演奏技法大約有六七十種,如此大量的右手演奏技巧使得琵琶樂曲可以更豐滿和完善地表達作曲者譜寫樂曲的初衷,很多指法是在彈挑的基礎上而衍生出其他指法,如雙挑、雙彈、拂 、奏等指法,能通過對音色、音量變化對不同樂曲刻畫意境、渲染氛圍、展現樂思。
例如短促跳躍的彈挑運用可以更好表現悠揚的音樂;而掃拂的運用可在描繪戰爭等樂曲的重音與高潮處氣氛的烘托,演奏強而有力的音樂,突出節奏,使得樂曲在賞析的時候給人更加跌宕起伏,更加雄壯豪放的意境,很多柔和優美的樂曲中通常會用到琶音,以琶音來演奏一個分解和弦,可以使得音樂更飽滿,更婉轉動人;用輪指、滾指、搖指等指法來表現長音。
同樣,演奏樂曲時不僅僅使用右手的指法來表現,音色的變化,曲調韻味的表達仍需要左手的技巧發揮。泛音、吟滑音、推拉音以及打帶等技巧在對于控制及改變音響的共鳴狀態,通過不同的音色對比,突顯樂曲風格、感情內涵等方面都起著無以倫比的作用。
2 如何在琵琶演奏中表現出情感表現
在琵琶演奏中不僅需要高超的技巧,還需要完美的情感表現,這樣的表現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也能表現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情感。想要做到情感的完美表現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善于準確分析音樂作品,領悟其內涵,結合演奏技巧表現樂曲。以抒情為主,并用秦腔牌子曲《永壽庵》為素材創作的《渭水情》意在表現對三秦故土的思念。理解樂意,就要對作品進行分析,掌握表現手法。樂曲引子借鑒秦腔花音的方法,大調性G宮調與D徵調交替使用,情緒明朗。而當樂曲進入優美的抒情慢板部分,旋律具有民族民間音樂特色,借鑒秦腔苦言方法,音樂圍繞著E商調進行,表現了對故鄉的追憶和懷念。在慢板中運用綽、注、推、拉等技巧使本曲有著濃厚的韻味。在快板部分,技法采用了掃佛與輪指的交替運用的方法,將音樂推向高潮,更加體現了游子的思鄉之情。
(2)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人的各個行為、風格以及情感生活等復雜的心里活動形式,都從整體上服從其特有的心理機構系統。人的生活閱歷和知識才學越豐富,他在藝術活動中獲得的情感體現也就越豐富,當你在演奏樂曲時你就會打開“情感庫存”出去與樂曲內容相符合的情感信息進行組合,從而完成演奏者的情感表現。
(3)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藝術離不開想象力,只有通過想象才可能從音樂中獲得美感。在塑造藝術形象的過程中,音樂留給人們的想象領域很大,它不同于視覺藝術那么直觀,也不同于文學藝術那么具體。他留給人們一個上接千古,下接萬里,包括宇宙萬物的思維空間,塑造一個個生動的音樂形象。雖然這種形象帶有意象性,比較模糊抽象,并且要和人們豐富的想象相結合,但它同樣是栩栩如生,深切感人,同時又是具體的。
(4)情感表現的人性化。由于人的自身條件、藝術經驗、修養和思想氣質有差異。所以,人們對樂曲的理解與處理也有所不同。但是要想具有較強的感人力量,還要有較高的獨創能力。
總之,將高深的演奏技巧融入到樂曲的情感表現中,即在演奏技巧中注重旋律感、節奏感音樂審美感的培養,同時也將情感表現勇于演奏技巧,通過音樂節奏、節拍去表現高深的演奏技巧。只有將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琵琶演奏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李曉鷗.琵琶演奏技巧在樂曲中的重要性[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10).
[2] 謝文靜.情感表現在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性[J].藝海,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