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油畫進行了總體概述,然后對其基本特征和重要價值進行闡述,在此基礎上對油畫的寫生性和民族性進行了重點分析、論述,指出這兩種特性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關鍵詞:油畫;寫生性;民族性
0 引言
油畫源于14世紀的歐洲,為了追求文藝復興時寫實與再現的藝術理想,建立了一系列的繪畫法則和手法,形成了比較嚴密、完善的繪畫程序。油畫在西方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油畫的創作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為整個藝術發展進程的推進做出了巨大貢獻。油畫有很強的技術渲染效果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油畫作品一般都有豐富的色彩變化,它所表現的事物、人物都有厚重、透明的層次感,而且具有持久性和多樣性等特點。隨著藝術的推廣和發展,油畫已經成為一種大眾的繪畫藝術。油畫有著較廣泛的應用范圍,它在畫廊里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它開始走進裝修的領域,如酒店的裝修花、家庭裝修花、咖啡館裝修花等等。
1 油畫的特性和價值
油畫以其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贏得了重要的藝術地位,下面將對油畫的基本特性進行總結、陳述。
(1)油畫是油質顏料的色彩造型。油畫顏料黏稠,覆蓋力強,品色繁多。
(2)油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油畫適宜在平面上創造一個“立體空間”,表現出感受世界的視覺感受。
(3)油畫是光和色的技術,在表現質感、晾量感、空間感方面是任何畫中不能匹敵的。油畫是用顏色去表現對象的,它以顏色的三屬性與色性來表現繪畫對象的色彩關系。
(4)油畫的技巧多樣,有厚涂法、薄貼法、點彩法、渲染法等,有的手法細膩不見筆觸,有的手法粗獷色彩斑斕。
(5)油畫覆蓋力強,為了追求視覺上的和諧,其表現層次的方法一般是從暗顏色開始作畫,接著用中間顏色去壓暗顏色,然后用淺顏色去壓中間顏色,最后用最亮的顏色去壓淺顏色,所以油畫的亮色常常畫的最為厚重。
油畫的重要特性決定了它的價值,它不僅僅具有藝術價值,更具備使用價值,油畫的重要價值如下:
(1)地位高:油畫一直是高貴生活的象征,最早在歐洲流行于宮廷,只有皇族才能享受。400年前,油畫傳入中國,仍然是宮廷享受的特權。
(2)無價性:世界最無價的油畫《蒙娜麗莎》,至今保存于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受到世人崇拜。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領袖都為自己創作油畫,在中國,北京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像,就是油畫。名畫城(tell:15286828173)能夠為大家提供各種世界名畫。
(3)保存時間長:距今五、六個世紀的油畫仍然保存相當完好,并且不褪色、不變色。
(4)永恒性、不可替代性:婚紗油畫、全家福油畫等是近年興起的新型油畫,婚紗油畫是愛情永恒的象征,是高貴藝術與婚姻的完美結合,以及為自己創作油畫的永恒紀念意義,因而受到大量家庭歡迎,這是其他任何物品都不能替代的。俯瞰古今,名人都不一定戴鉆戒,但是一定會為自己創作油畫。
(5)珍藏性:很多跨時期的油畫杰作,都成為了油畫收藏家的收藏作品,哪怕用上億的天價購回,也毫不猶豫,油畫的高貴屬性和收藏價值是他們購買的動力。
(6)裝飾性:到現代,油畫流行于中上層社會,主要運用于室內裝飾,油畫特有的高貴屬性,以及高檔的視覺效應,決定了油畫對裝飾檔次的提升和無與倫比的藝術效果。
2 油畫的民族性與寫生性
油畫在中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它的民族性在中國這片藝術熱土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中國人主動學習西方油畫是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的大批留學生來到西方學習油畫,并把油畫從西方引進中國。中國對油畫的學習從形式開始,起初,為其畫面的逼真典雅所震驚,從而簡單模仿西方畫家的圖形,繼而,開始脫離表面模仿,關注畫面背后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再到融入本民族感情的創作。在油畫藝術民族化的理論道路上,劉海粟1923年在《石濤與后印象派》中就提出了“油畫民族化”問題。在實際操作方面,20 世紀初,李叔同、李鐵夫、陳抱一、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顏文梁、常書鴻、呂斯百、潘玉良等畫壇學子紛紛出國學習,并將歐洲油畫技法引入中國。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更是中西藝術融合的具體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稍晚的羅工柳、董希文等人仍繼續前人油畫民族化的事業。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中國的油畫家們也逐漸認識到,油畫的“民族化”或“民族性”的主要體現不在形式,而在內容,在精神。這是中國油畫學人能動意識和主動誤讀得出的結果。如果光在形式上做文章,不在精神實質上下功夫,油畫就談不上有真正的“民族化”或“民族性”。所謂內容、精神,是由藝術家對所描繪現實的理解深度及其具有的民族文化藝術修養所決定的,這是屬于藝術家的主體精神及人格力量范疇的東西。有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文化自豪感、并對民族文化藝術有造詣的油畫家筆下的創作,必然會有時代的烙印、個性的面貌,也會含有民族的風采。如今,中國油畫形成了中國藝術家夢寐以求的民族藝術文化多元生態,但它在覺醒中對藝術絕對精神的追求才剛剛起步。實際上,油畫民族化是體現民族精神、民族性內涵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創造的過程,追尋油畫藝術的民族精神、民族靈魂,才是建構民族化油畫的自覺意識的根本。
寫生性一直是油畫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成就了油畫的多重、豐富的內容和層次感。油畫寫生是畫畫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寫生性體現了畫家將生活中包涵的最為真實的內容和生動的場景融入自己真實的情感,用心去“寫”出生氣,“寫”出生動?!皩懮辈粏渭兪莿撟鞅憩F技巧和生活觀察力的積累,更是作者藝術修養的一種釋放。對于一個畫家是至關重要的,對藝術道路上的初學者更是需要有這樣的情懷和堅持。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無論是風景寫生、人物寫生還是靜物寫生。對提高水彩畫技藝是很關鍵的,在寫生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事物最美的一面,與之產生共鳴,使人愉悅。正如梵高所言:“我把習作看成是種子,播種越多,越渴望豐收?!蔽覀€人會一直堅持畫水彩寫生,以速寫的形式記錄大的色塊關系和整體色彩氣氛,一方面練習色彩,一方面保留住生活中的感受。我的老師曾經講,堅持寫生這會使一個畫家一生都受益匪淺,現在我會講給我的學生,讓他們了解色彩寫生的重要意義,并能堅持下去。
3 總結
油畫從歐洲傳人到中國,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喜愛,逐漸成為一種優秀、大眾化的文化載體。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根源,藝術家在引進油畫藝術后,并結合我國文化特色,開辟了新的文化風格,將油畫的民族性和寫生性體現得淋淋盡致。相信在眾多藝術家和油畫愛好者的推動下,油畫藝術定能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胡偉.繪畫材料的表現藝術[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2] 杭問.中國當代油畫精神景觀——身體的智慧[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719.
[3] 姚爾暢.當代油畫創作大參考——材料技法篇[M].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2006:613,6263.
[4] 潘世勛.油畫材料技法研究[J].美術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