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攝影器材特別是數碼攝影器材普及,大大降低了拍攝影片的門檻,使得拍電影不再是大制片廠和高投資的專利,而成了大眾普遍的一種文化創作。但是,伴隨著低門檻而來的是,大量由愛好者拍攝的低成本電影,甚至是微成本電影,他們普遍投資在5000元以下,拍攝周期在1個月左右,其在內容上所承載的比主流的電影也更具真實性和生活性,而在表現手法上或大膽,或創新。但是,由于攝制者和資金等原因,大多數微成本電影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通過對影片《未明》的解剖,從編劇、導演、剪輯、聲音、攝影、布景等多方面,分析微成本電影應注意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進行反思。
關鍵詞:電影;電影制作;微成本電影
1 微成本電影的出現和現狀
微成本電影的出現,跟數碼攝影器材的普及以及信息時代有直接關聯。在數碼攝影器材普及之前,人們多使用8-35毫米膠片攝影機進行拍攝。這使得膠片費用在電影的預算中占有很大的份額。而數碼攝影器材的誕生,特別是帶有短片拍攝功能的單反相機出現并普及之后,這種成本的降低就很直觀了。租賃一部單反相機加標配鏡頭一天也就100多元整,一個儲存用8GSD卡約90元左右,一部三腳架200元左右。加上其他拍攝器材,并從重復利用的角度看一部片子的總投入也就幾千元左右。而且,數碼攝像機和數碼單反都會自動生成數碼格式的畫面短片,通過電腦非線性剪輯軟件可以很輕松的制作影片。這促成很多電影愛好者和電影從業人員可以用非常少的資金去完成自己的電影創作,推動了微成本電影的出現。微成本電影的發展,是緊隨著世界電影發展而發展,但是又有其獨特性。微成本的電影的主要創作人員,在創作時必定會受到的各種電影流派或者思潮的影響,而且多會模仿流行電影的元素;如低成本電影《如何與貞子啪啪啪》中,創作者就模仿了《大偵探福爾摩斯》、《貞子》、《葉問》等多部電影。這種模仿和借鑒,是建立在對這些成熟手法借鑒的,可以提高微成本電影本身的檔次和水準。另一方面,和其他電影相比,微成本電影因為資金等原因又有其獨特性。特別是導演對這個片子就有更多的發言權,所以很多微成本電影多具有導演的個人特色或者實驗性。而微成本電影在當下的發展是如何呢?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審美需求日益快餐化,手機、視頻等新興媒體出現,使得微成本電影的前景出現了機遇。首先,視頻網站的興起,使得微成本電影,得到了一處能展示自我的舞臺,其次很多的廣告商也瞄準了新興媒體市場,打造了很多軟廣告片,這也為當下的微成本電影發展奠定了基礎。
2 微成本電影作品創作的經驗與教訓
筆者創作過一部名叫《未明》的微成本故事短片,時長35分10秒,制作經費3300元,劇組人員7人、導演1人、攝影助理2人、男女主角2人、錄音1人場紀1人。故事中主要人物5人,拍攝時間10天。主要講述了一對青年戀人在生活與愛情之間的糾結于選擇。
2.1 筆者創作微成本電影的過程與遇到的現實問題
筆者創作一部微成本電影時,我是分三個步驟來操作的。前期籌備階段:這個階段主要由三個人來承擔,導演、編劇和攝影。主要是劇本臺詞本的創作校隊。以及拍攝前選景等前期籌備工作。以及編列拍攝預算。拍攝階段:這個階段共歷經了12天,其中拍攝10天,因天氣原因耽誤1天,機動一天。主要參與制作13人次。總攝制素材時常20個小時。后期制作階段:本階段主要分兩部分組成,一方面,開始后期制作,由于經費所限,后期制作只能用普通臺式電腦完成。另一方面,由主創組相關人員,統計拍攝經費使用情況,分步核銷后,共花費3300元整。筆者在創作微成本短片時,我主要遇到的以下幾個問題:(1)在形成拍攝劇本時,故事主線、伏線、以及關鍵節點的確立與文劇本的不同與差異。(2)拍攝場地的尋找,以及場地的條件限制該如何應對。(3)拍攝計劃與現實拍攝進度的矛盾與沖突。(4)劇組內部的思想統一與行動落實情況。(5)劇組成本的控制與財務的保管。(6)現場突發情況的應對。在應對以上問題是。首先,面對拍攝計劃與現實拍攝進度的矛盾,筆者通過編列預算,建立拍攝進度表,按需調節拍攝時間,做到時間的充分利用。其次、劇組難免會出現分歧和矛盾,為了保持劇組思想統一并了解拍攝落實情況,筆者例行組織劇組開會,引導劇組成員達成共識并布置之后的拍攝任務,另外細化分工落實每個人的職責,保證令通行,則有路。
2.2 從短片創作經驗分析微成本電影的創作應該怎么作
2.2.1 從編劇和導演層面看
一個片子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和明確的中心思想,切記不要讓故事的內在邏輯并不清晰,故事發展并沒有圍繞主旨和靈魂進行,使得故事只是零散的情節點,卻沒有穿成完整而又吸引人的故事。在此我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好的微成本電影,必須有一個具有清晰的故事脈絡、明顯的矛盾沖突、以及具有均衡發展節奏的故事做基礎,否則,片子的成功無從談起。
2.2.2 從攝影和剪輯層面看
對于任何一部電影,一個好的攝影就可以決定一部片子的質量,而一個好的后期制作則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攝影是影片眼睛,是決定一部片子好壞的關鍵。而在微成本電影中,資金制約了人員、設備、篇幅等多方面因素,這就對攝影師構建鏡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成本電影的攝影師在構思鏡頭時必須根據客觀條件,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在另一方面,照明是影響片子畫面質量的重要因素。微成本電影需要照明器具有反光板、補光燈、主照明、背景燈等。器材有了那微成本電影中布光的應該怎么來做呢,重慶大學傅泉森提出:“對于人物環境的反差,前后景物的對比關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物光的設定,應該有逆光、輪廓光、側光、造型光等。只有光的存在才能把人物拍的唯美漂亮生動。有了光才能使環境色彩得到還原。”[1] 筆者就通過人造光,人為造成了一種早晨日光投簾照射的假象,克服了時間空間上的制約。而從剪輯來說,微成本電影受資金所限,不會有很多的機位來提供太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相對于商業片來說,微成本電影資金少,所以用的演員道具就頗為受限,因此微成本電影對剪輯來說,是一種考驗。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微成本電影必須在剪輯和攝影上下大功夫,除了熟練應用電影手法這一基本要求外,還必須突破傳統思維,通過借鑒、模仿、創新、寫意等方式,緊緊抓住短片的定位和核心,才能真正拍出一部好的微成本電影。
2.2.3 在其他方面我們能從標本中得到的經驗教訓
在其他方面上。標本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1)在拍攝過程中,必須緊緊的抓住和落實拍攝進度表,不能造成不必要的拖延,很有可能因為特殊變故造成短片拍攝的受挫。另外按實際情況客觀的調節拍攝時間,防止出現畫面色調上的問題。(2)必須編列預算,并緊抓預算的落實。筆者在拍攝標本的時候,很早就編列了拍攝預算,并嚴格控制開支,才用3000元拍完整部片子。(3)拍攝期間財務素材保管,對于劇組而言,拍攝器材等貴重財產的保護工作尤為重要,往年經常發生拍攝器材丟失的狀況。筆者建議,為拍攝器材編號造冊、統一安排專人管理、并結合拍攝計劃租賃必須的拍攝設備,從而杜絕了拍攝期間財物損失的問題。
3 結語
一部微成本電影的創作,包含著普通電影愛好者不斷追求藝術進步和藝術理想的電影夢、也包含創作者的汗水、思考、勞作。因此,筆者希望以我為鏡,能總結出一套可行的微成本電影拍攝的經驗,給更多的懷揣電影夢的愛好者們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傅權森.燈光在“微電影”中的運用[J].現代電視技術,2012(1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