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美的舞蹈離不開音樂的支持,音樂在舞蹈藝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也要掌握,要同時考慮舞蹈的真實意義,舞蹈的綜合性很強,舞蹈還包括:音樂、美術、文學、戲曲等許多藝術種類,在這些因素當中,應把音樂放在首要位置,它與舞蹈密不可分。
關鍵詞:音樂;舞蹈;輔助相依形式
舞蹈的綜合性很強,包括很多藝術種類,其中舞蹈與音樂的關系最為密切,音樂的特性是以美妙的聲音刺激人的聽覺系統,舞蹈是以優美的動作刺激人的視覺系統,兩者在人的頭腦中實現完美結合。舞蹈能給人以美的震撼,通常都是用音樂來伴奏,兩者相互配合,共同創新美的享受。
1 音樂和舞蹈的聯系
舞蹈藝術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舞蹈和音樂實現完美結合,是由于兩者具有相同的追求與根據。音樂是時間沉淀演化的藝術,舞蹈具有空間表現力,是一種空間藝術,同時也具有時間的特性。兩者都重在過程的表演與體現,音樂依賴聲音的延續講述豐富的內容,而舞蹈依賴的是優美的動作來表述自己的情感和內涵,舞蹈也重在連續畫圖的呈現,一個單獨存在的動作不具有連貫性,不是舞蹈藝術所追求的目標,音樂重在聲調和節奏,舞蹈重在動作表現,舞蹈連續的動作要依靠音樂的有力支持,音樂的節奏給予舞蹈本身注入鮮活的展現力。
音樂與舞蹈都重視本身的連續特性,表演過程中間不能停止,一旦停止,就表示演出已經結束,必須保證作品的完整性,保證全部內容的整體展現。這方面和文學、美術存在很多的不同點,比如,文學當中的小說藝術,雖然每個故事都有其不斷發展的故事情節,也存在“動”的因素,但在敘述過程當中也可以適當插入回憶或某個人物的形象描寫。
再比如藝術當中的美術,它的畫面與繪制的形體一般情況下都是靜止不動,因此從時間因素來考慮,文學與美術,都存在靜止的現象,甚至有時紋絲不動,但音樂、舞蹈與此不同,所以音樂和舞蹈有機結合就成為一件必然的趨勢。但就音樂和舞蹈的自身特性來說,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比如舞蹈重在人的視覺感受,人能看到但不能聽到,音樂重在人的聽覺感受,人能聽到但卻不能看到。所以有人認為舞蹈不能沒有音樂,也有人認為音樂表現力差強人意,使人不易聽懂。
筆者認為,舞蹈發展至今,已趨于完整和齊全,能夠這樣理解,是音樂賦予了舞蹈強大的生命力,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反之,是舞蹈把音樂要表現的內容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把音樂的內涵視覺化。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相互補充,比如桌子和椅子等,音樂與此物質沒有任何的關系,所以不能給予表現。音樂與舞蹈能夠完全融合,是由于兩者具有相同的特性,從深層次的理解意義上說,在音樂與舞蹈當中,是音樂賦予了舞蹈以音符,是舞蹈體現了音樂的實質,它們兩者一個重在形體的動作,一個重在聲音的體現,應該說兩者的融合是必然的、是科學的,人類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兩者的結合,是一種藝術完美的結合。
2 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的綜合性很強,當中包含著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但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最為顯著,也是至關緊要的。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伴有音樂的和諧配合,能夠使得舞蹈要表現的內容更加形象化,更具個性化表演,提升表演氣氛,獲得完美的演出成功。與此同時,音樂還能保證各種舞蹈元素、舞蹈小節在演出過程中的連續性和整體性,音樂可以幫助舞蹈更具表現力,這些都是音樂在舞蹈表演中的巨大作用,其他元素不具備這一特性,還有,舞蹈的表演也不能沒有音樂,它內容的體現必須要有音樂的配合,對于這一觀點,有人認為不然,音樂只是配合舞蹈的表演,是次要因素,而舞蹈動作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兩者之間存在“主次”之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非常錯誤,舞蹈當中配備音樂只能使舞蹈更具表現力,具有促進作用。在通常情況下,有些時候人們只把舞蹈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音樂對舞蹈具有襯托的作用,比如舞蹈演出結束后,當全體演員向觀眾道謝時,才感覺到音樂的存在。
每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都離不開音樂的有力支持,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被觀眾所接受。但在現實當中,對于優秀的舞蹈音樂,有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于人們的理解力稍微差一些,比如俄國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為《天鵝湖》寫作的音樂,最初并不為人們所接受,在第一場的演出中也沒有獲得成功,但在以后的發展中,人們逐漸認識到這部作品的神奇魅力,有的舞蹈家評論說,自己在音樂的伴奏下跳得時間越長,越能感覺到音樂的魔力,從而使得自己的舞蹈動作有所創造。音樂可以促進人的表現欲望,能夠引起人的沖動。上面這些例子告訴大家,不管是舞蹈藝術家,還是一名普通的欣賞人員,都要不斷學習和理解音樂,在舞蹈的長期發展中,音樂將是它永不分離的伙伴。
3 音樂與舞蹈完美融合
第一,音樂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舞蹈必須配以音樂的支持,要想使舞蹈具備豐富的展現力,必須要有優秀的音樂作品給予配合,可以使其中的舞蹈動作更加豐富,有利于舞蹈當中情感的展現,能夠充分表現舞蹈的思想。音樂不但能配合舞蹈的每個動作,還能激發舞蹈的情感,只有舞蹈和音樂完美在結合在一起,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舞蹈作品。因此在舞蹈表演中,兩者協同配合,取長補短,共同表現作品的內涵,打造豐滿的人物形象,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可以把音樂的內容和意識全部展現在觀眾面前,使人被音樂的流動美所深深打動。
第二,如果一部作品主要以舞蹈的形式表現,音樂在其中具有配合作用,音樂可以把作品要展現的主題盡情展示在人們面前,一部舞蹈想要表現怎樣的主題,想宣揚怎樣的內涵,就要選擇與之想匹配的音樂。在舞蹈作品中,音樂是為動作而服務的,不能倒置,這個觀點分為兩部分來分析:1)編導可以先確定作品的主題,以及中心思想,表現形式,再考慮作品的構造和詳細的內容,這些工作完成以后,再請作曲家依據編導對作品的理解,創作符合作品內容的音樂;2)舞蹈編導也可以先確定一部音樂,在深入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編排舞蹈動作,這種形式必須要準確掌握音樂的風格,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利用技術手法,再現音樂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在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樂協同合作,共同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展現作品的發展情節,創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只有實現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才能使舞蹈作品更具藝術魅力。
在音樂和舞蹈發展過程中,曾經有一句經典的名言,能夠給人以欣慰和溫暖的感覺,“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事實發展證明,在舞蹈的發展進程中,音樂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舞蹈的發展。現在,音樂和舞蹈的關系更加密不可分,這也說明了舞蹈藝術正以嶄新的姿態向前發展。在舞蹈與音樂的歷史發展長河中,能夠準確地看到,兩者一直以來就有緊密的聯系,把它們形象地比喻為姐妹和兄弟。不容忽視的是,兩者都有自己的特色,各自是一門獨立的藝術種類,發展趨勢也不盡相同,可是在舞蹈藝術當中,音樂永遠和舞蹈是一種協同發展的關系,兩者相互融合,互相補充,不可分離,音樂可以借助舞蹈表現自己的內容,舞蹈也能夠借助音樂增強自己的表現力,在將來的發展中,兩者必將緊密配合,共同創造舞蹈藝術發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鵬.我國傳統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展[J].大舞臺,2013(02).
[2] 鄒嬋娟.淺析舞蹈藝術之情感表現[J].大眾文藝,2012(24).
作者簡介:朱艷梅(1991—),女,河北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編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