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企業研發人員抱怨,公司規定上班時間不能上網(也沒有可上網的電腦),連使用手機時間長了點都被認定違紀,下班之后就是加班,節假日也容不得清閑,每天回到家里只是睡個覺,基本沒有機會與外部溝通,基本沒有時間從網絡獲取信息,公司的這些規定大多出于保密需要。
嚴重的是,這是他們的工作常態,是整個研發團隊的工作常態(或許也是公司大多數人的工作常態)。
企業大了,人員多了,渠道雜了,保密也難了。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一些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一些被競爭對手纏住的企業,對自身商業和技術秘密的防控都當成頭等重要的大事。
封閉是最好的保密措施。
嚴控員工參與外部的一切活動,禁止使用個人電子信箱和QQ等網絡通訊工具(包括使用個人手機上網),徹底斷開公司內部網絡與互聯網的聯系等等。總之,一切可能泄露企業秘密的渠道都在嚴控或阻斷之列,實屬無奈之舉。
然而,對于從事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來說,實時獲得新信息、新知識、新資料都是本職工作不可缺少的,通過與外界的聯絡尤其是通過互聯網手段實現上述目的,又是當今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
與外界的聯系途徑被封閉后,什么研究、什么開發,無疑等同于閉門造車,什么提高、什么創新,無疑難以獲得突破。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的企業難以持續創新,在這中限制中成長的技術人員難以提高水平。
行業里難以出現實質性創新技術和全新產品,是否與這一情況有關?
或許說,公司還會有其他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如請人專項培訓、買來競品拆解等等,但對于研發人員來說,僅此未免太過較為單一、被動、低效率和受束縛,似乎你的思維只能沿著一條線展開,你的視線只能順著一個方向延伸,你的需求只能從一個渠道獲取。
對于研究或開發人員來說,所需要的是發散性思維、多方位視角,需要的是實時的信息和靈感、需要的是信手拈來的資料和參考數據、需要的是隨時補充新鮮知識和技能。這些需求,其實由手邊的一臺電腦和一根互聯網網線就可滿足大部分。
這些要求并不算高,但在紛雜的公司管理體系下,在公司與員工互不信任的氛圍中,在粗放低下的管理水平下,這些要求均難以實現。即使公司把技術創新視為生命,把科研人員當做寶貝也無濟于事。
在當今互聯網技術和保密技術發達的今天,有沒有兩全其美的可能呢?我想是有的。這需要跳出現有的思維模式,需要顛覆性創新手段,需要融合各類技術。
這其中或許潛藏可觀的商機,無論是上述公司還是一些技術服務商,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