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磊,一個20歲的青年,工作努力,人也不錯。但是,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有點事就愛發火,而且與人發生沖突,甚至有兩次大打出手,造成很大的損失。雖事后他也很后悔,但不久卻又會舊病復發。曉磊感到自己的心理上出了問題,前來求助。
曉磊到底是怎么回事?經過溝通,發現曉磊存在明顯的爆發型人格。
爆發型人格,是指常會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而又無法控制的憤怒情緒甚至暴力行為的人格。具體表現為:①情緒和行為具有突發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吵或沖突,往往可以因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的憤怒或暴力行為。②情緒和行為具有不穩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認同的穩定性,因而不斷地尋求自己的生活角色,但又沒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導致變化無常的生活態度,形成了情緒的不穩定性。③情緒和行為具有反復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為之后,都十分內疚懊悔。在間歇期表現正常,能與人正常相處。但過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為等又會重新表現出來,呈現出明顯的反復性。④挫折耐受力差。這種人遇到刺激強度即使很小,也能觸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小題大做,這是因為挫折閾限低,挫折耐受力差。
爆發型人格是可以通過自我調控得到改善的。
首先是在間歇期里加強自控能力的培養。一是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用道德的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二是增強法制紀律觀念,用紀律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三是學會心理換位,經常替別人想想以使自己學會冷靜;四是學會運用“制怒”等座右銘來提醒自己,從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學會用愉快的情境體驗等來驅趕不愉快的情緒,學會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確對待挫折,認真分析挫折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緒化行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學會在激情爆發時自我調控的方法。①警醒法。當怒火即將爆發的瞬間,立刻卷起舌頭不講話,閉上眼睛,腦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②回避法。迅速離開產生激情的現場,去從事別的事情,如去跑、去跳。③暗示法。如果一時離不開現場,可在腦子里迅速默念:“大發脾氣有什么用?發火會使自己失態,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上一次發火自己已懊悔極了。這次千萬不要再發火了……”④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嚴重后果,盡量把自己激情爆發后的后果想象得嚴重些,以使自己息怒。⑤宣泄法。實在怒火難耐時,你就趕緊對準一堵墻,揮舞你的拳頭。這樣,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員財務的傷害。
(天津知名心理咨詢師 馬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