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
“二奶、小三、情人、藍顏、紅顏”,這樣的稱呼大家都很熟悉。“第四者”,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詞匯,既是人稱代詞,也表示目前頗為時髦的一種男女情感。從表面上看,“第四者”不會像“第三者”那樣富于攻擊性,登堂入室,以破壞對方婚姻為目的;“第四者”站在一個相對邊緣的位置。這種看似“有益無害”的新型男女關系,被一些人稱之為“綠色情感”。
薇與宇是大學同學,薇是靚女,宇是帥哥。宇與哥們兒打賭一定要追到薇。薇上大學前認識了一位大自己十幾歲的成熟男人,兩個人萌生了愛意。但因年齡、地位、環境的差距,薇感覺前途迷茫。這時,宇的追求讓薇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他。可是,僅相處三個月,薇就感到了成熟男人與小男生的區別,她與宇和平分手了。
薇畢業后嫁給了那位成熟男人,到上海發展。10年后,薇和宇意外邂逅,兩人發現,他們居然在同一棟寫字樓里工作了很久。宇向薇述說了這些年他對她的思念,從此兩人開始密切交往。薇的老公對薇寵愛有加,但是工作極忙,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那時,宇的妻子剛剛懷孕。但這些都與彼此無關,兩人就這樣交往著。他們以互不干涉和影響各自的家庭生活為前提,各取所需,站在婚姻城堡之外發展著彼此間的感情。他們就是所謂的“第四者”。
“第四者”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有別于一夜情,當事人可能相識已久,由開始的曖昧關系發展成兩性關系。二是沒有企圖和承諾,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三是當事人日常聯系并不頻繁,不打擾,不糾纏。
“第四者”有時會有性愛,但又缺少與愛情相伴的那種責任感。雖然什么時候想見面就聯絡一下,平時也會相互幫忙,但他們心里都明白,兩個人最終不會走到一起。他們的游戲規則就是“不破壞雙方的家庭,你的家庭要完美,我的家庭也要完美,我們兩個之間還要完美”。“第四者”不為婚姻而存在,沒有養家、生子諸多考慮,更不考慮門當戶對與存折上的數字,甚至不關心對方的事業前途。他們可以在生活中互相安慰、互相理解、互相取暖,可以有一點兒想念、一點兒關心。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同于傳統的“第三者”哭著鬧著欲取而代之——他們從來沒考慮過“篡位”,也不要那么多,只要一點點。對男人來講,擁有“第四者”實在是樁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她不會跑到他老婆那里進行雙邊會談,不會因懷上孩子進行要挾,不會揪著他反復說只許愛她一個,更不會讓男人覺得為她花錢是天經地義。而對女人來說呢,添一個無成本的心靈相通者,生活似乎也溫馨了很多。
有人說,別把“第四者”說得那么美好,無非就是“婚外戀”的變形嘛;古代叫“偷”,農村叫“相好”,沒文化的叫“鐵子”,有點兒文化的城里人才叫什么“第四者”;別為罪惡找理由,別為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出軌找遮羞布。“第四者”說,離婚的成本多高啊,婚姻是有經濟學成分的,對于成功人士、中產階級來說,離婚就相當于破產,誰會那么傻呢?既然婚姻之城枯燥無味,偶爾出來散散步、透口氣也無傷大雅。和那些隨隨便便就能和任何異性上床的人相比,“第四者”的感情還是多了一份慎重和高雅。
“第四者”這種婚外的情感真能一點兒不侵蝕自己的婚姻嗎?答案絕對不是肯定的。感情是最難把握的事,有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會處理得游刃有余、云淡風輕;而有的人也許就會不由自主地陷進去,以至于影響家庭、親人。
婚姻是嚴肅的,男人與女人的交往是有法律底線的。圍城中的人還是應該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維護夫妻感情比什么都重要。對“第四者”這種概念模糊的邊緣情感,還是嚴肅、謹慎對待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