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單位有領導要退二線,我和朋友閑聊時說:“等領導退后,我要經常去看看。要不他猛然下來,心里空落,大家肯定不會對領導在位時那樣熱情了。”
朋友說:“領導提拔你了?”
我說:“沒有!”
朋友說:“那領導對你比對其他人好?”
我說:“也沒有!”
朋友說:“那你逞什么能,看什么勁。”
我說:“現在的人情太世故了,客剛起身茶就涼了,多寒人呀!”
朋友說:“是寒人,但你懂不懂什么叫潛規則?潛規則說白了就是利益,就是現實。領導在位的時候,對你并沒有特別照顧;人家不在位了,你還要經常去走動,這不是明擺著讓人家不舒服嘛!”
“怎么會?”我反駁說,“領導不在位了,我們曾經做過下屬的還經常惦記著,走動走動,這說明領導的為人不錯嘛!就算人家在位時沒特別照顧過什么,可人家也沒有為難過咱呀,單位人人該有的,咱也沒有少,這難道就不叫恩嗎?”“這是叫恩。”朋友說,“但那些被領導提拔過的人,那些個在單位什么光都沾的主兒呢,你能保證他們也能去看退二線的領導嗎?”
我說:“不能。”
朋友說:“這不就得了,還有那么多該去而沒有去的人,你為什么要去!你去了無非證明領導當年是有眼無珠,領導會想,瞧瞧,你都來了,我曾經提拔照顧過的那個誰誰現在連個短信都沒發過,在位那會兒殷勤著呢!你這不是明擺著在給領導添堵嗎?你以為人家看到你過去會高興。”
這時朋友的手機響了,是短信提示。朋友一只手翻手機,另一只手從包里拿出一個本本,一邊說一邊記。“奇怪了,王主任怎么會給我發短信,他兩年前就退了,我得把他的號碼記著,逢年過節要問候一聲!”
我說:“看你就記著發短信。”
朋友說:“這不一樣,是他先發給我的,再說,我和你的走動還有所不同。”
朋友接著說:“你剛才的想法,等領導退了你再過去走動走動,只是想證明,你比別人好,比別人有情意,比別人重感情,領導當初竟然沒有發現你這個大好人,你說當領導當得窩囊不窩囊,碰巧人家那里又有點什么你能幫上忙的事,領導便會羞愧難當,你說你閑著干點什么不好。”
我說:“好了好了,我不去了,聽你這么說我倒成不是東西了,我是有預謀地讓領導難堪了。”
“哈哈……不是那意思,”朋友說,“你知道什么是‘集市理論’嗎?”
“沒聽說過!”
朋友說:“集市你知道吧!”
我說:“廢話,當然知道。”
“大家起早去趕集的目的,就是那里有所需要的東西,如果去晚了,集就散了,什么也撈不到了。大家都去趕早集,去尋找個人所需,這無可厚非,偏偏有那么一個大笨蛋,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晚上去趕集,除了滿街的爛菜幫子,再就是趕早集人留下的馬糞了!”我沒好氣地白了朋友一眼,說:“你我敬重的高老師,退休時感慨‘有些人疏遠了,有些人變臉了,有些人不管了’!我是不想讓這世道太黑暗。”
(摘自《中國鐵路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