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嗎?應如何看待酒精?
答:如果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并正在服用降糖藥物,就需要格外小心,當您的血糖水平低或空腹時不應飲酒。在飲酒后即時和飲酒后8~12小時,酒精可導致突發性低血糖。因此,如果您想飲酒,最好在飲酒前檢查血糖并在飲酒前或飲酒的同時吃些碳水化合物。您還應該在睡前再檢測一次血糖,以確保在安全范圍內。若血糖水平低,則應吃些東西來升高血糖。
問:運動真的會導致低血糖嗎?
答:對于采用胰島素治療或胰島素促分泌劑類口服降糖藥治療的患者而言,運動會使血糖過度降低,也就是所謂的低血糖癥。因此,您應當咨詢醫生自己所服的藥物是否會引發低血糖。
低血糖癥有可能發生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甚至出現在運動后的第二天。低血糖常表現為顫抖、乏力、神志不清、脾氣暴躁、饑餓或疲勞,也有可能表現為大量出汗或頭痛等癥狀。如果血糖水平下降過快,還有可能導致昏迷或癲癇發作。
問:關于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應該詢問醫生什么?
答:服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應詢問醫生以下問題:
*降糖藥物是否會導致低血糖?
*我適合服用或注射哪種降糖藥物?
*藥物用量是多少?
*生病時是否應繼續使用降糖藥物?
*運動前是否應調整用藥?
*如果漏了一餐,是否應調整用藥?
問:糖尿病患者應當做哪些孕前檢查?
答:懷孕會使一些糖尿病并發癥加重。從孕前開始,醫生就會告訴您很多關于糖尿病對妊娠影響的知識。如果您孕前做足了準備,按醫生的建議行事,比如用激光治療眼部疾病等,您就可以把糖尿病并發癥對妊娠的不良影響降到最小。
孕前或剛懷孕時進行全面體檢。醫生應當給您檢查是否患有以下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甲狀腺疾病。
懷孕期間,您還應當常規檢查血壓、血糖及尿蛋白等。
問:我已經年過60,是個老糖友,一直服二甲雙胍,血糖控制得也不錯,唯一擔心的是一直服用二甲雙胍是不是會有傷腎的問題?
答:很多患者都會誤認為二甲雙胍會損害肝腎,因而不敢再用。其實,“慎用”與“損害”之間并不能畫等號。
二甲雙胍主要從小腸吸收,在血液中較穩定,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不經肝臟代謝,主要以原形由腎臟從尿中排泄。盡管二甲雙胍從腎臟排泄,但其本身對于腎臟沒有毒性,并且不會損傷腎臟。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二甲雙胍,是因為此類患者發生乳酸酸中毒等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增加。
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常規用藥范圍內服用二甲雙胍,都不會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在密切監測腎功能的情況下,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此,對二甲雙胍肝腎“損害”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
問:糖尿病并發癥是在糖尿病剛剛發生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還是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的?
答:一般來說,微血管并發癥多見于診斷糖尿病以后,跟血糖高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并發癥肯定明顯增高。但是實際上也不盡然,因為有很多調查也發現,在糖尿病診斷之前已經有一部分人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微量蛋白尿。此外,有一種病叫肥胖相關腎病,那些人可能沒有糖尿病,但甘油三酯非常高,也可以出現腎病。
大血管并發癥一般在糖尿病診斷之前就開始發生了,因為糖尿病有很多危險因素,像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癥、家族史、高血壓,這些都是大血管并發癥的危險因素。盡管血糖在這時剛剛開始高,還沒診斷為糖尿病,但那些危險因素可能已經引起大血管并發癥。
問:我們平時的血糖測量只是餐前或餐后的測量,有很多潛在的人群并沒有被發現,醫學界是否有一些更好的篩查方法能夠發現這個人群?
答:糖尿病高危人群應該定期(至少一年一次)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不高,應該注意一下餐后血糖。因為有的人是空腹血糖偏高出現得比較早,但還在正常范圍內,在5.6~6.1mmol/L這個水平,就要考慮查餐后血糖。目前一些專家提出用餐后血紅蛋白作為標準,既反映空腹血糖的變化也反映餐后血糖的變化,但這在中國目前還不能實現。不過需要提醒有家族史、妊娠糖尿病的人群應該每年查一查血糖。
問:我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使用胰島素,我是不是可以停用口服降糖藥?
答:有兩個原因可導致血糖升高:一個是胰島素抵抗,就是胰島功能不好;另外一個是胰島素不足。胰島素不足可以用胰島素來補充,但是胰島功能不好就要靠生活方式改變、控制熱量、增加活動來改善,還有一部分需要用藥物干預。所以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的同時需要加控制胰島素抵抗的藥物,特別是二甲雙胍。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