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 450005) 薛衛東
我公司某產品墊塊采用GCr15鋼制造,材料供應狀態為熱軋軟化退火。熱處理淬火后,在磨削加工平面過程中,零件表面出現裂紋,造成零件大量報廢,給公司生產帶來了巨大壓力。
原工藝流程為:供料→車削→銑削→鉗工鉆孔→淬火+回火→磨削→磁粉無損檢測→發藍。淬火、回火工藝參數:采用鹽浴爐加熱(840±10)℃,保溫20min,油冷(180±20)℃,回火3h,空冷,淬火后硬度要求60~65HRC。
裂紋形態為表面網狀裂紋,判斷為沿晶脆性斷裂,經分析確定出現裂紋的環節為:淬火過程冷卻速度過快,造成組織應力過大而出現裂紋;磨削過程應力過大致裂紋出現。
(1)進行小批10件零件生產,淬火后磨削前增加磁粉無損檢測工序。試驗結果:淬火后磁粉無損檢測未發現裂紋,合格。但是磨削后依然出現了裂紋,說明出現裂紋的環節在磨削過程。
(2)進一步改進工藝流程,在供料序后車削序前增加球化退火(見附圖),進行多批次上千件零件的加工后,沒有再出現裂紋,合格率達到100%。

球化退火工藝圖
改進工藝前,碳化物大量堆積在晶界處,組織為片狀珠光體+網狀滲碳體,應力集中,脆性大。磨削加工過程,當應力超過晶界處材料的強度時,就出現了裂紋,而且迅速沿晶界擴展,出現網狀裂紋。
進行球化退火后,珠光體呈球狀分布,碳化物呈顆粒狀均勻分布,局部應力大大降低。磨削過程中產生的應力不足以超過材料的強度,因此不會出現裂紋。為了避免出現裂紋,應采購供應狀態為球化退火的原材料,或采購后先進行球化退火,然后再投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