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鹍鵬
套筒冠在牙周病牙列缺損中的應用
劉鹍鵬
目的探討套筒冠在牙周病牙列缺損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選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套筒冠義齒修復治療,分析其療效。結果套筒冠義齒修復后患者主訴固位穩定,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治療效果比較滿意。經檢測,本組患者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牙周袋深度修復前后存在明顯差距(P<0.0001),健康情況明顯改善;基牙松動度修復前后變化也發生明顯改變(P<0.0001),基牙松動度在修復后明顯好轉。X片影像修復前后對比,修復前牙周膜明顯變寬,骨小梁排列紊亂、疏松,骨質稀疏,修復后牙周膜變寬不明顯,骨小梁排列整齊、緊湊,骨質密致。結論圓錐型套筒冠義齒能有效修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牙列缺損,對病情發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金合金是目前較為理想的修復材料,可優先考慮。
套筒冠;牙周病;金合金
牙周病是最普遍的牙科疾病。在我國,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1]。牙周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常伴有牙列缺損,對口腔牙列的完整性造成破壞,余留牙的牙周組織力量則因牙周損害而不斷下降,其在承擔額外的力時牙周組織也遭受進一步的破壞,從而生成新的牙齒缺失,若無法加以控制,將會形成牙列缺失。修復治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損的首選方法,其中套筒冠義齒則是修復治療的最主要方式。臨床實踐研究表明[2],金合金圓錐型套筒冠義齒能有效治療牙周病伴牙列缺損,同時能夠幫助余留牙恢復并重建牙周組織,固定松動牙齒,有效降低牙周病的復發率。本文選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套筒冠義齒修復治療,取得理想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取2008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21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3例,女8例,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58.0±2.1)歲;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齒缺失情況,余留牙齒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經基礎及根管治療后,義齒基牙病情得到控制,牙槽骨吸收控制在牙根的1/3以內。
1.2 設備與材料
1.2.1 設備德國 Bego公司的貴金屬鑄造機及激光點焊機,德國Harnisch-Rieth公司的精密研磨儀,國產KQ2200DE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日本SHOFU公司的聚合瓷固化爐及超聲振蕩儀。
1.2.2 材料日本松風的高溫磷酸鹽包埋料、Ni-Cr鑄造合金及聚合瓷飾面材料,美國登士柏的硅橡膠印模,德國賀利氏的金合金。
1.3 治療方法拍攝患者口腔曲面體層片,全面檢查患者口腔,對無法修復的松動牙齒、牙冠、牙根做拔除處理;控制牙周炎,根管治療口腔內所有基牙;使用暫時性活動義齒修復缺牙,6個月后根據病情恢復程度進行套筒冠義齒修復治療,最后進行牙周支持治療。
1.4 觀察指標本組21例患者均獲得隨訪,時間最短為13個月,最長為46個月,平均為39個月,定期來醫院復檢,復檢科目包括牙齦指數、牙槽骨影像、菌斑指數、牙齒松動度、牙周袋深度,根據這些科目進行療效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2.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套筒冠義齒修復后進行隨訪,期間患者主訴固位穩定,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治療效果比較滿意。經檢測,本組患者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牙周袋深度修復前后存在明顯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健康情況明顯改善;基牙松動度修復前后變化也發生明顯改變,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配對設計秩和檢驗 u=9.2107,即基牙松動度在修復后明顯好轉。X片影像修復前后對比,修復前牙周膜明顯變寬,骨小梁排列紊亂、疏松,骨質稀疏,修復后牙周膜變寬不明顯,骨小梁排列整齊、緊湊,骨質密致。詳見表1、表2。
表1 菌斑指數、牙齦指數、牙周袋深度修復前后變化(±s)

表1 菌斑指數、牙齦指數、牙周袋深度修復前后變化(±s)
檢查科目 修復前 修復后 差值 t P菌斑指數 3.05±0.50 0.86±0.41 2.18±0.36 19.64 <0.0001牙齦指數 2.22±0.29 0.68±0.23 1.53±0.34 23.17 <0.0001牙周袋深度 4.83±0.39 1.86±0.33 2.96±0.33 32.84 <0.0001

表2 基牙松動度修復前后變化(n)
牙周病屬于細菌感染性疾病,能夠對牙齦及牙周組織造成破壞,形成牙周袋,增加牙齒動度,病情發展到中、重度時,容易造成牙齒松動、移位甚至脫落,致使咀嚼功能障礙。臨床研究證明[3],牙周病與菌斑內細菌的聚集度(特別是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密切相關,是該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治療牙周病的有效途徑為清除菌斑,并防止其再附著,這也是修復治療中的關鍵環節。
修復治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損的首選方法,其中套筒冠義齒則是修復治療的最主要方法。從制作材料看,套筒冠的性能穩定、結構密致,便面光滑細致,磨光、磨亮度較高,且機械性能、耐磨性、生物性能、抗腐蝕性均較為理想。其中外冠與內冠的精密度高,內冠拋光度高,并采用齦上或平其齦緣的設計方式進行冠邊緣設計,避免冠邊緣出現微漏、懸突、不貼合等情況,從而有效減少菌斑或致病菌的積聚[4]。筒冠義齒的外部結構能分離后取下,十分方便患者摘戴,并且能有效清潔基牙齦緣、鄰面等部位,從而有效避免食物殘渣的滯留,降低菌斑附著的可能性,同時內、外冠及基牙、內冠之間具有高密合度,食物滯留現象較少,對營造良好的口腔環境十分有利,也有助于降低牙周病的致病率。
大量臨床研究證明[5],不同金屬因化學穩定性存在差異,對牙周微生物繁殖的影響也有所不同,賤金屬的化學穩定性較貴金屬差,牙周微生物繁殖的影響較大。劉夢桃等[6]認為,鎳鉻合金析出液的毒性會抑制乳酸脫氫酶的活性,致使CO量增加,導致細胞死亡,增加炎癥的發生率。而金合金表面能夠粘附的細菌量相對較少,且致病菌G-球菌、G-桿菌所占比例很低,被認為是能夠抑制菌斑的材料。同時金合金具有較低的鑄造收縮率,鑄造性能優越,是十分良好的套筒冠義齒制作材料。在本研究中,患者在進行金合金套筒冠義齒修復后主訴固位穩定,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治療效果比較滿意。菌斑指數、牙齦指數、牙周袋深度的健康情況明顯改善;基牙松動度在修復后明顯好轉,影像學改變也較為理想,再次證明了以上觀點。
綜上所述,圓錐型套筒冠義齒能有效修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牙列缺損,對病情發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金合金是目前較為理想的修復材料,可優先考慮。
[1] 許力強,王毅,李曉宇.采用套筒冠義齒修復牙周病伴牙列缺損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2):1894-1895.
[2] 劉曉紅.套筒冠義齒修復牙周病伴牙列缺損的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0):134-135.
[3] 史驥斌,張儉,丁麗萍,等.牙周病伴牙列缺損患者經套筒冠義齒修復后的臨床療效[J].江蘇醫藥,2011,37(15):1827-1828.
[4] 苗麗亞.套筒冠義齒修復牙周病伴牙列缺損 9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03):72-73.
[5] 王娥,馬玉娟.圓錐型套筒冠義齒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體會[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0,12(01):76-77.
[6] 劉夢桃,賈安琦.鎳鉻合金烤瓷修復體對局部牙齦組織損傷的機制[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4,31(01):44-45.
R781.4
A
1673-5846(2013)07-0088-02
湖北恩施州中心醫院口腔科,湖北恩施 4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