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林 胡 丹
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蔣 林 胡 丹
目的探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住院支氣管肺炎患兒 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霧化吸入、體位引流、胸背部叩擊、吸痰及家屬健康教育等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或緩解情況、住院時間及家屬滿意度。結果兩組患兒總有效率差異不顯著,但觀察組顯效者明顯多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討論除常規護理外加行霧化吸入、體位引流等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使患兒盡早出院。
支氣管肺炎;臨床護理;小兒
支氣管肺炎是嬰幼兒時期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不規則發熱、頻繁咳嗽、氣促及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小兒支氣管肺炎多見于3周歲以下兒童,其發病急,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冬寒冷季節較易發病[1]。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小兒肺炎患者約占住院兒童總人數的40%,發病率高,對小兒健康十分不利。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是支氣管肺炎患兒治療過程中早期康復的重要手段。本文就2012年8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78例患兒均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3月間收治的住院兒童,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齡1個月~4歲,平均年齡(15±4)個月。所有患兒經診斷后,均確診為小兒支氣管肺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 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年齡(15 ±3)個月;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1個月~4歲,平均年齡(15±4)個月。兩組患兒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抗生素、化痰止咳類藥物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保證患兒充足睡眠、嚴密觀察患兒情況、降溫、合理喂養、糾正缺氧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霧化吸入、體位引流、胸背部叩擊、吸痰,并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講,促使家屬配合。
1.3 療效標準依照支氣管肺炎相關診斷標準,結合患兒臨床癥狀,分顯效、有效、無效三級對療效進行評價,以顯效和有效計算總有效率。顯效:咳嗽、氣促、不規則發熱等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患兒精神、食欲恢復正常;有效:主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患兒精神、食欲基本恢復正常;無效:主要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或基本無改善。以患兒住院時間及患兒家屬滿意度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采用自擬滿意度表格對患兒家屬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SPS 13.0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癥狀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患兒經治療和護理后,顯效21例,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顯效13例,總有效率為86.84%。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但觀察組顯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情況[n(%)]
2.2 住院時間及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為6~10d,平均住院時間為(7.7±1.3)d,家屬滿意32例,一般8例,無1例不滿意,滿意率80.00%;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為 9~19d,平均住院時間為(15.1±2.2)d,家屬滿意20例,一般14例,不滿意4例,滿意率52.63%。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及家屬滿意度進行比較,差異均顯著(P<0.05)。
小兒支氣管肺炎多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炎癥[2],炎癥蔓延到支氣管時,支氣管管腔因黏膜炎癥水腫變窄,肺泡壁因充血水腫增厚,影響通氣與氣體交換。由于小兒呼吸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氣管支氣管相對狹窄,清痰功能差,導致炎癥進一步加重,加之幼兒尚不能有效咳嗽,易引起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進而導致小兒多器官功能障礙和代謝障礙[3]。精心有效的臨床護理是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常規護理包括保持室內通風、整潔,防止交叉感染,糾正缺氧,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注意觀察患兒情況以及高熱小兒降溫、給予充足營養等[4]。霧化吸入能夠利用氣流促使小兒將藥物吸入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中,使藥物達到更深處,更為有效地稀釋痰液,降低痰液濃度,濕潤氣道,使痰液能夠更好地排出;利用重力和氣流作用的體位引流、胸背部叩擊、吸痰等,促使痰液隨氣流沿氣道壁流出,減少呼吸阻力,改善通氣,同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對家屬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可促使家屬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明確護理操作的必要性,減少患兒家屬焦慮心理,促使其配合,提高家屬滿意度。
我院采用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霧化吸入、體位引流、胸背部叩擊、吸痰及家屬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方法,經治療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癥狀消失例數明顯多于單純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更高。表明除常規護理外加行霧化吸入、體位引流等護理措施,能更好地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使患兒盡早出院。
[1] 張妍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干預觀察[J].包頭醫學,2012, 36(3):170-171.
[2] 葉靜靜,鄧花,朱艷文,等.多頻體外振動排痰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5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上旬刊),2012,18(31):101-102.
[3] 朱玉珍.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康復影響[J].北方藥學,2011,8(10):102.
[4] 張荊武.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5):106-107.
R473.27
A
1673-5846(2013)07-0111-02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北荊州 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