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紅梅
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在69例腎臟疾病中的應用
惠紅梅
目的探討在腎臟疾病診斷中使用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69例腎臟疾病患者,檢測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的表達。分析各組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表達水平的差異,同時選擇60例健康查體者為對照組。結果無論哪一種腎病患者,其血液中的RBP含量均與對照組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慢性腎衰、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Cr濃度、UREA濃度、UA數據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是評價腎臟疾病的良好指標之一,可作為臨床診斷腎臟疾病的參考指標進行臨床檢測。
血清視黃醇;蛋白;腎臟疾病
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cin,RBP)為血液中視黃醇(維生素A)的轉運蛋白。1961年Berggard在免疫電泳中發現在 α2-球蛋白區域能形成一條長沉淀線的蛋白質,曾稱為長α2-球蛋白[1]。近年眾多研究已經證實,通過檢測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能早期發現腎小管的損害及腎臟功能損害程度有一定意義,是反映腎臟疾病發展、轉歸的敏感指標[2-3]。本研究選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69例腎臟疾病患者,檢測腎功能損傷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的表達,分析各組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表達水平的差異,同時選擇60例健康查體者為對照組。我院通過觀察比較和臨床分析,探討在腎功能損傷監測中使用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診斷的作用和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69例腎臟疾病患者,女33例,男36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3.2歲;其中慢性腎衰10例、糖尿病腎病9例、腎病綜合癥2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2例,慢性腎盂腎炎17例。另選取健康體檢者60名作為健康對照組,其中女26例,男34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為42.6歲。兩組患者間的性別、年齡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所有患者及對照組采取晨尿 5ml~10ml,并于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液3ml~5ml,37℃30min后離心(3000r/min),分離血清,用于血液RBP的測定,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測定。RBP檢測使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RBP視黃醇結合蛋白試劑盒,由上海北加公司生產,儀器設備為羅氏MODULAR DPP模塊,于2h內完成相關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7.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與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無論哪一種腎病患者,其血液中的RBP含量均與對照組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慢性腎衰、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 Cr濃度、UREA濃度、UA數據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1 各組間UREA、sRBP、Cr、UA的比較(±s)

表1 各組間UREA、sRBP、Cr、UA的比較(±s)
腎病綜合癥 21 6.85±2.17 75.43±12.71 83.22±21.20 312.0±41.0慢性腎衰 10 22.25±4.36 119.87±35.26 552.47±481.35508.0±140.0慢性腎小球腎炎病例總數UREA sRBPCrUA (mmol/L)組名(mg/L)(umol/L)(ummol/L)對照組 60 5.45±1.28 41.22±9.28 52.33±13.42 290.0±50.0 12 11.86±3.34 94.87±28.21 251.22±263.51430.0±120.0糖尿病腎病9 11.48±7.26 83.24±22.13 209.12±141.28430.0±150.0慢性腎盂腎炎1 7 5.31±1.24 68.97±16.23 73.88±36.92 440.0±160.0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組別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無論哪一種腎病患者,其血液中的RBP含量均與對照組之間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正常人血液和尿液中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含量很少,約為0.1μg/min以下,正常情況下視黃醇結合蛋白在經過腎臟時,血液中的RBP經過腎小球,絕大部分被腎臟上皮細胞重吸收[4]。而腎病患者血液和尿液中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含量顯著高于正常人群,其排量增加被認為是一種敏感的近端腎小管損傷的診斷指標,提示這部分患者的腎小球功能已有輕度損傷,臨床上應密切注意觀察或用藥治療[5]。在傳統的腎病診斷指標發生變化時,腎臟損傷程度已較嚴重,視黃醇結合蛋白穩定性好,是一個實用、可靠的腎功能指標,其操作方便、價格低廉,只需患者提供血液或尿液,對患者無傷害,適用于常規檢測,也可應用于腎臟損壞的動態監測,對腎臟損傷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1] 陳小莉,蔡東聯.視黃醇結合蛋白研究與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7:54-58.
[2] 王雷,莊亦暉,高峰.血視黃醇結合蛋白在腎臟疾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2,19:89-92.
[3] 孫培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價值[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09,26(4):573-575.
[4] 畢月華.測定視黃醇結合蛋白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實驗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17:754-755.
[5] 姜青龍,萬本愿.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在腎功能早期損傷當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中西醫雜志,2012,6(12):77-78.
R58
A
1673-5846(2013)07-0116-02
江蘇省徐州市礦山醫院檢驗科,江蘇徐州 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