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紅
固定床位的新版護理模式探討
金 紅
目的通過改變護理模式,力求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效率。方法把固定床位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專人負責新護理模式。結果患者觀察組患者滿意率94.7%、病情知曉率88.7%,治療用藥品種、次數、目的等知曉率97.6%,打鈴呼叫次數3.2次,護士行走米數411米;對照組滿患者意率80.2%、病情知曉率76.4%,治療用藥品種、次數、目的等知曉率90.8%,打鈴呼叫次數8.1次,護士行走米數2468米。組間比較,觀察組滿意率,病情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打鈴呼叫次數,護士行走米數明顯下降,經統計學比較,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采用專人負責新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提高病情知曉率,減少護理強度。
護理;模式;探討
隨著社會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工作的重心已從疾病的護理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綜合護理[1]。新版護理模式,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能不斷豐富和拓展對患者的護理服務[2]。我科自2011年以來,在本病區開展新版護理模式,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對我科 2011年1、8、11月,2012年4、7、12月住院的患者進行調查,同時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進行同期調查。
1.2 方法將整個病區固定42張床白天日常的臨床護理工作分成二大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由3名護士按照常規護理模式共同完成整組護理工作,即分散地進行常規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及各種治療、健康宣教,共管21張床位患者;觀察組由3名護士按照新版模式,采用白天固定分管病床模式,即一名護士固定分管7張床位,負責固定床位患者從入院至出院整個患者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及各種治療、健康宣教工作。整個觀察期為30天為一個時間段。重點觀察患者的總體滿意度,相關醫療保健知識的知曉率,患者本次治療的用藥、次數、目的等知曉率,每天患者打鈴呼叫次數,護士服務患者所行走的所行走的米數。護士資格,資歷,患者病種,藥物使用的品種,輸液總量,患者的總人數,年齡,性別等方面沒有統計學意義。
1.3 統計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全部資料均輸入SPSS 11.5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以P<0. 05為判斷標準。
兩組患者滿意度、醫療保健知識的知曉率、治療用藥品種、次數、目的等知曉率,打鈴呼叫次數,護士所行走米數的比較,見下表1。
表1 患者滿意度、知曉率等對比表(±s)

表1 患者滿意度、知曉率等對比表(±s)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總體滿意度 醫療保健知識的知曉率所行走的米數(每人每天)打鈴呼叫次數(每天)治療的用藥品種、次數、目的等知曉率觀察組 94.7±10.5* 88.7±9.7* 97.6±10.0* 3.2±0.4** 411.0±25.1**對照組 80.2±9.2 76.4±6.2 90.8±9.6 8.1±0.7 2468.0±94.3**t 2.08 2.47 2.95 4.16 5.17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與對照組比較,固定病房的護理模式,患者滿意率明顯提高,知曉率明顯提高,打鈴呼叫次數明顯下降,同時護理人員行走次數明顯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所謂護理工作程序,應該是護理工作者在從事護理工作時把護理對象、護理事件和護理工作時間的有機統一、科學組合的過程[3]。它是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組成部分,是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的體現,是減輕護理工作者勞動強度,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增強護理效果的重要方法。根據分級護理要求,抓好基礎護理,做好環節質量控制,使基礎護理工作制度化、責任化、詳細化、及時化,這樣既可提高護理質量,又能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巡視工作本身既是關注患者,關愛生命的體現,也是保護自己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目前護理人員嚴重缺編的情況下,如何既能節省人力資源,又能人性化服務于患者,是護理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我科認為采用責任到人,工作目標明確,護理對象固定的護理方式,能節省人力資源,減少護士來回往返病房的時間,真正把時間還給患者。這樣護士有充分的時間和患者交流,還可減少因不熟知患者的病情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固定床位,駐扎病房這種方式,護理人員能夠及時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處理患者的要求,還能有充分的時間和患者交流,宣傳醫學知識,患者也能明顯感覺到人性化服務,大大提高滿意率。本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固定病房的護理模式,患者滿意率明顯提高,知曉率明顯提高,打鈴呼叫次數明顯下降,同時護理人員行走次數明顯減少,在其它不變的情況下,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固定的工作方法,只有統一的工作目標,能夠在有限的工作條件下,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是護理工作的共同目標。所以,護理人員要認真學習統籌方法,靈活運用統籌方法,結合具體的護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強護士職業自豪感,使護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1] 張德芝.宮頸癌手術患者的整體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7):2069-2070.
[2] 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7-708.
[3] 王金芝.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程序的探討[J].家庭醫藥(醫藥論壇),2010(3):202-203.
R472
A
1673-5846(2013)07-0475-02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 上海 200000
金紅(1966-),女,漢族,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1病區護士長,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