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闖 黃晶晶 馮 晨 高 鸞
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在腦出血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王 闖 黃晶晶 馮 晨 高 鸞
目的觀察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4例急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神經節苷脂6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一日一次靜點。對照組不加用上述藥物。兩組均給予降顱壓、控制血壓、脫水、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總療15天。對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動量(ADL)評分進行比較。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DS及ADL評分均明顯改善(P均<0.05),治療組改善更為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在急性腦出血治療中的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動量,值得推廣應用。
腦出血;神經節苷脂;醒腦靜
腦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傷性原發性腦實質內出血。多因高血壓、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引起腦血管破裂出血,并伴有相應神經功能缺損[1-2],已成為一種發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均較高的疾病。本研究選取我院神經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應用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的急性腦出血患者34例,并與同期對照組30例患者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神經外科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急性腦出血患者,均經頭CT檢查證實為腦出血,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腦出血診斷標準,采用多田氏公式計算出血量均大于30ml。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治療組34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37.95±12.08)歲;基底節區出血19例,丘腦出血11例。治療組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37.23±10.90)歲;基底節區出血21例,丘腦出血1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深度昏迷、腦疝形成、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疾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在給予常規脫水、利尿、降低顱壓,控制血壓,營養支持等治療基礎上,治療組采用神經節苷脂6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一日一次靜點。對照組只采用常規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5天。
1.3 觀察項目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5天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DS)和日常生活活動量(ADL)進行評分,組間比較分析。評分標準參照中華神經學會 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關于腦卒中患者NDS和ADL評分標準[3]。
1.4 療效判斷標準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 91%~100%,病殘程度 0級;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46%~90%,病殘程度1~3級;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18%~45%,病殘程度4~6級;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病殘程度 7級;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死亡:治療無效。
1.5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治療前后NDS及ADL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DS及ADL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DS及ADL評分均明顯改善(均P<0.05),治療組改善更為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DS及ADL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DS及ADL評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
組別 例數 時間 NDS評分 ADL評分治療組 34對照組 30治療前 28.85±03.57 36.19±04.27治療后 15.73±03.94*▲62.45±05.47*▲治療前 28.45±04.08 37.05±03.51治療后 20.16±03.33*54.22±04.09*
2.2 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顯效14例(41.2%),有效10例(33.3%),總有效率 88.2%;對照組顯效 10例(33.3%),有效 8例(26.7%),總有效率66.7%。病死率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對比(n,%)
2.3 不良反應兩組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的急危重癥,其發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如能及早正規治療,預后相對較好。本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腦出血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應用效果更佳。
神經節苷脂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外源性神經節苷脂能明顯抗神經細胞損傷及促進神經細胞生長,有效抑制神經元的凋亡[4]。它還有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作用[5],并且對腦血流動力學參數以及腦水腫有積極的改善作用[6]。此外,還可通過改善細胞膜的活性減輕神經細胞水腫。可見,神經節苷脂能夠促進各種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功能恢復,在急性腦出血的治療中作用顯著。
醒腦靜注射液是由祖國醫學傳統名方“安宮牛黃丸”經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中藥制劑。它具有退熱、減輕腦水腫作用,還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大腦循環,增加大腦對各種神經損傷因子的耐受性,同時可以促進腦細胞的修復,其發揮作用主要通過以下機制:①抑制細胞毒性;②抑制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過氧化反應;③抑制 IL-4、IL-6及TNF-α等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與血管內皮素的表達,保護腦皮質微循環;④抑制病理性凋亡;⑤穩定血腦屏障,維持其正常的通透性,防止滲出物流入組織間隙及血液中,從而減輕腦水腫;⑥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腦微循環[7]。
本研究顯示,治療組在常規脫水、降顱壓等基礎治療上應用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15天,其總效率達到 88.2%;而單純給予基礎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 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治療組在治療后的神經缺損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本研究資料提示對急性腦出血患者,在脫水降顱壓和控制血壓等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醒腦靜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可明顯提高其總有效率,并且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動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Tobin AM, Wilson JD. Management of metronidazole resistant trichornomasVaginalis-a new approach[J]. Int J Std Aids, 2005,16 (7):488-490.
[2] 賈建平.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87.
[3] 中華神經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學雜志,1996,29(6):382.
[4] Sabel BA. Slavin MD1GM1 ganglioside treatment facilitatesbehavioral recovery from bilateral brain damage[J].Science, 1984,225:340.
[5] 張淋坤,張引成.神經生長因子和神經節苷脂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0):89-92.
[6] 侍曉萍,劉雪梅.神經節苷脂G M1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刊, 2010,45(5):24-25.
[7] 賈維剛,張燕.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腦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6,15(2):154.
R743.34
A
1673-5846(2013)07-0257-02
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王闖(1981.3-),男,神經外科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腦出血及其并發癥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