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沈開金王曉靜李 娜趙 慶
還原型谷光甘肽治療雙硫侖反應臨床療效觀察
馬志強1沈開金1王曉靜2李 娜1趙 慶1
目的觀察還原型谷光甘肽搶救治療雙硫侖樣反應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急救治療的 88例雙硫侖反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用還原型谷光甘肽1200mg+生理鹽水 100ml 靜脈滴注;兩組其它一般性基礎治療相同,觀察用藥后兩組癥狀緩解快慢。結果治療組緩解癥狀較對照組快,無明顯副作用。結論還原型谷光甘肽搶救治療雙硫侖樣反應見效快,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
還原型谷光甘肽;雙硫侖樣反應;療效
雙硫侖樣反應是指飲酒后用藥或用藥物后飲酒而引起的多系統不適癥狀,重者可危及生命。雙硫侖樣反應起病急驟,臨床表現多樣,容易漏診及誤診,目前治療一般以抗過敏及支持治療為主,我院在臨床實踐中,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光甘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2013年2 月我院急診雙硫侖樣反應患者 8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5例,男40 例,女5 例,年齡在 18~78 歲,平均年齡(42.7±9.12)歲;對照組43例,男 39例,女4 例,年齡在19~75歲,平均年齡(42.7±10.21)歲。兩組均為用藥后 1~ 2d飲酒或飲酒后 1~2d 用藥。兩組在病情程度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況統計表(n)
1.2 治療方法在常規吸O2、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均常規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脈推注和異丙嗪25mg肌肉注射,給予5%葡萄糖液500ml+維生素C2.0+維生素B6200mg靜滴(如血糖高者給予0.9%氯化鈉液500ml或果糖500ml),納絡酮0.4mg靜推;治療組加用原型谷光甘肽1200mg+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觀察臨床癥狀和體征緩解所需的時間。
1.3 觀察指標分別觀察兩組治療后30min、60min、90min時患者的癥狀、體征治療情況,并記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Prism 4.0軟件對各組治療時間進行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癥狀體征比較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所需時間有顯著差異(P<0. 05)治療組短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消退時間的比較(n)
2.2 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均未產生明顯不良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發病急,臨床表現重,是急診科常見的急性疾病,臨床醫生一定要詳細詢問病史,根據飲酒史、用藥史及其臨床表現,診斷雙硫侖樣反應并不困難,關鍵是如何治療,為了更有效的治療,就要熟悉藥物的藥理及藥代特性;雙硫侖樣反應是患者應用某種藥物后飲酒導致體內乙醛蓄積所致的中毒反應,雙硫侖又名雙硫醒,是一種工業抗氧化劑的化學產品,臨床上用于防治酒精中毒患者戒酒后酒癮復發[1],乙醇在體內的正常代謝過程為乙醇先通過乙醇脫氫酶作用脫氫,或通過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氧化為乙醛,最后在醛脫氫酶或醛氧化酶氧化為乙酸進入三羧酸循環[2],雙硫侖分子結構中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團,它不可逆地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導致飲酒后乙醛在體內蓄積引起的中毒反應。雙硫侖樣反應臨床常見于應用頭孢類及硝基咪唑類抗菌素后,以頭孢類抗菌素最常見。雙硫侖樣反應臨床表現主要胸悶、心悸、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四肢無力麻木,重者可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昏迷。雙硫侖樣反應以心血管系統表現多見。目前治療一般以抗過敏及支持治療為主,我院在臨床治療中發現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后,患者胸悶、心悸、氣短、頭暈、惡心、嘔吐及呼吸困難等癥狀消退明顯快于對照組,取得較好療效,原因于其藥理特性有關,還原型谷胱甘肽是甘油醛磷酸脫氫酶的輔基,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脫氫酶的輔酶,參與體內的三羧酸循環及糖代謝,使人體獲得高能量;它能激活人體內多種酶,從而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調節細胞膜的代謝過程,參與多種外源性、內源性有毒物質結合生成減毒物質,臨床上用于解毒、保護肝臟、抗過敏等[3]。本組試驗表明,還原型谷光甘肽搶救治療雙硫侖樣反應見效快,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
[1] 朱子揚,龔兆慶,汪國良.中毒急救手冊[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楊藻宸.醫用藥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59.
R453
A
1673-5846(2013)07-0276-02
1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急診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2烏魯木齊市120指揮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