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香 劉利群
24h內膽紅素測定對新生兒黃疸的預測探討
陳偉香 劉利群
目的探討24h內測定新生兒血清中膽紅素,對新生兒黃疸發生率進行預測。方法隨機抽取于2012年3~11月在我院出生的60例新生兒,在出生24h內對其采靜脈血測膽紅素,并分析24h內膽紅素測定在新生兒黃疸預測中的作用。結果隨出生后24h血膽紅素濃度增高,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發生率增加。結論早期監測血膽紅素水平,可預測新生兒黃疸及黃疸程度,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膽紅素;新生兒;黃疸;檢測
新生兒黃疸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此病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控制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盡可能在血清膽紅素迅速增加之前進行控制,這樣可減少對新生兒的傷害。我院于2012年3~11月對60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在新生兒出生24h內采靜脈血測膽紅素,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3~11月在我院接受經皮及經靜脈采血收集血清檢測膽紅素含量的 60例新生兒,其中胎齡滿37周的足月兒55例,早產兒5例,體重1500~4500g。肝功能正常,在嬰兒出生24h內,給予第一次血清膽檢測與經皮黃疸儀測膽紅素值,在3~4天做第二次測定。
1.2 檢測方法在新生兒出生后的24h內,對其進行股靜脈采血,一般是 2ml即可,進行離心處理,并對紅氮素測定。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診斷和治療參照 2001 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關于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對足月新生兒進行理性黃疸診斷,其標準為新生兒在出生之后的0~24h這段時間,其血清中的膽紅素值不可超過103μmol/L,在24h到48h之間時,不超過154μmol/L,48h到72h之后,則不超過205μmol/L,如果新生兒的膽紅素水平超過以上水平,則認為生理性黃疸。并將新生兒按照 24h里的靜脈血當中的膽紅素水平進行分組,分為Ⅰ、Ⅱ、Ⅲ這三組,Ⅰ、Ⅱ、Ⅲ這三組膽紅素水平分別為Ⅰ小于60μmol/L、Ⅱ在 60μmol/L~90μmol/L、Ⅲ則大于90μmol/L。
1.3 檢測時間出生24h內,抽血查血清膽紅素同時經皮測黃疸。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做統計分析,采用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將三組膽紅素水平進行比較,病理性膽紅素的誘發幾率和膽紅素濃度呈正比關系,新生兒出生24h后,膽紅素增高,發病率就越高。Ⅲ組病理性黃疸發生率明顯高于Ⅰ組和Ⅱ組,如表1所示。

表1 出生24h后不同血膽紅素濃度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率(n,%)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西南地區發病率較高,即使該疾病較為常見,也應引起父母的注意。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若是出現生理性黃疸,則出現的時間會比較早,時間短,病情程度較輕,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即可治愈,并且在愈后不存在任何后遺癥,但若是出現病理性黃疸,該疾病在臨床癥狀上或是治愈效果上,情況都比較嚴重。如果沒有采取及時的治療,當發生到一定階段時,會演變成核黃疸,死亡率增大,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在此情況下,就算治愈,也會產生聽覺、視覺等各方面的后遺癥。因此,一旦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癥狀,要立即采取措施治療。為了減少新生兒出現黃疸的幾率,建議24h內的膽紅素測定對新生兒黃疸的預測析,所有的新生兒在出院前都應該進行高膽紅素血癥發生風險的評估工作,若是發現新生兒有黃疸的發病跡象,可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抑制,若是病情較嚴重,則需要對新生兒進行血清膽紅素的測定。或使用經皮膽紅素測量儀來對膽紅素進行測定,觀察其變化情況,在黃疸之前最好評估等各項工作。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新生兒臍血膽紅素的數值大于36μmol/L的時候,誘發黃疸的幾率遠遠大于或小于30μmol/L的新生兒患者的幾率,且發病率和臍血膽紅素濃度呈正比,其弄高度越高,發病率也越高。孫革等研究也對此進行肯定,若新生兒臍血膽紅素數值不超過 30μmol/L易引發疾病,若超過42μmol/L則極易誘發理性黃疸病,此刻作為理性黃疸病的預測參考信息。Bhutani 等則在新生兒出生的幾天之后進行血清膽紅素的預測工作,來評估黃疸的后續發病程度。Seidman 等則表明,在新生兒出生1天或是1~2天膽紅素水平的變化是誘發高膽紅素血癥的重要因素。Alpay 等對多數新生兒進行了血清膽紅素的測定,在新生兒出生1天后進行,發現1/2的新生兒血清膽紅素值大于102.6μmol/L,在這1/2的新生兒中又有1/3的引發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膽紅素值小于102.6μmol/L的患者,只有幾例新生兒出現高膽紅素血癥。而且,美國對新生兒膽紅素水平進行了研究,表明72h內膽紅素水平對高膽紅素血癥的誘發幾率能夠起到預測作用,經靜脈采血測定膽紅素水平使用光療技術,反復檢測,是目前對療效評價最可靠的檢測手段。本研究采用經靜脈血測定膽紅素的方法測定60例新生兒24h內膽紅素水平,經靜脈采血膽紅素測定的方法可用于反映血清膽紅素的高低情況,發現膽紅素測定值異常即可采取措施。
綜上所述,24h內新生兒黃疸經靜脈采血膽紅素測定,能較好地推測血清膽紅素水平,值得在臨床醫學中推廣與使用。
[1] 中華醫學會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組.全國新生兒黃疸與感染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 2011,39(2):184-185.
[2] 辛建梅,趙曉艷,秦仲達,等.經皮測膽紅素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5(53):128.
[3] 郭鏈鈿.臍血膽紅素預測新生兒黃疸程度的價值[J].亞太傳統醫藥,2010,6(7):80-81.
[4] 王玲玲.經皮膽紅素測定在新生兒黃疸光療時的應用[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9,8(5):40.
[5] 張海英,黃宏遠,龔玉芳,等.尿微量蛋白測定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意義[J].陜西醫學雜志,2012,32(4):144.
R446.1
A
1673-5846(2013)07-0391-02
云南省玉溪市婦幼保健院,云南玉溪 6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