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護理人員針刺和銳器傷發生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
王玲玲
目的評估我院護理人員針刺和銳器傷發生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篩選護士,通過結構化和預測問卷對我院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共收回有效問卷344份,平均年齡(30.35±7.73)歲。在過去12個月內,106(32.4%)名護士發生NSSIs,缺乏職業健康和安全培訓、工作>48 h/周、對工作環境和工作文化不滿,工作經驗>10年具有低和中度風險意識是發生NSSIs的相關危險因素。結論護士NSSIs發生率高,醫療機構應進行有效的培訓,強化風險意識,采取預防措施如工程控制,及暴露后預防,以降低發生NSSIs的風險。
護理人員;針刺和銳器傷;發生率
針刺和銳器傷(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NSSIs)已被確認為是護士最嚴重的職業危害之一,加上割傷和刺傷,NSSIs是血源性病原體感染的主要來源,并可能導致護士及其家人發生嚴重的健康隱患和心理壓力[1]。超過30種危險的血源性病原體通過污染的針頭傳播,這些職業性感染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其護士血源性病原體患病率和職業傷害的風險高[2]。目前,國內關于護士NSSIs的職業暴露率等方面的研究尚少有報道。因此,本研究對我院護士NSSIs的發生率及其風險因素進行了評估。
1.1 一般資料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2年1~12月在鄭州市兒童醫院隨機抽取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為:從事臨床工作1年以上,直接從事患者的日常護理,有過直接接觸針頭和其它尖銳物體者,年齡18歲以上,同意參與本研究者。
1.2 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由護士獨立填寫調查表,調查表采用結構化和預測試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行為和工作環境的特點、NSSIs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資料采用Epidata 軟件進行數據的雙人錄入,并進行邏輯校對糾錯。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篩選護士387名,共收回有效問卷361份,回應率為 93.3%。平均年齡為(30.35±7.73)歲。在過去12個月內,117(32.4%)名護士經歷NSSIs,經歷NSSIs一次以上者達39.3%。涉及NSSIs最常見的設備包括注射器針頭(48.7%),靜脈插管(導管)(13.7%)。大部分的傷害發生在注射過程中(24.8%),其次是收集使用后的銳器(12.8%)及操作中清理用過的針頭(11.1%)。護士工作場所缺乏安全說明和工作方針的分別為 65.8%和38.5%,應答者曾接受過任何職業健康與安全培訓的僅有27.4%。表1顯示,NSSIs發生率與年齡、性別無關,與在職時間(>10年),缺乏職業健康與安全培訓,高負荷工作(>48h/周),低度和中度的風險認知和不滿工作環境和工作場所顯著相關。

表1 NSSIs相關危險因素[n(%)]
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面臨感染血液傳播病毒的風險,這種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或針刺傷經護理人員的皮膚或黏膜接觸感染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引起的[2]。本研究發現,護士NSSIs發生率達30.8%,注射器針頭引起的NSSIs最常見,大多數發生在注射過程中,這可能是由于護士執行大多數的注射和負責靜脈輸液和其它需要使用針頭和其它銳器的操作,在注射過程中意外發生或患者突然移動,或短暫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傷害。
本院研究還發現,NSSIs發生率與在職時間(>10年),缺乏職業健康與安全培訓,高負荷工作(>48 h/周),低度和中度的風險認知和不滿工作環境和工作場所顯著相關。由于缺乏職業健康與安全培訓,醫務人員可能不熟悉預防與其活動有關的NSSIs的不同機制,因此可能會存在傷害風險[1]。一些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士經歷NSSIs的幾率反而增加,這說明工作經驗對于預防 NSSIs的發生是不夠的,而預防行為的培訓和安全設計的針頭的使用是必要的[3]。衛生和醫院管理機構應采取重要措施,促使安全針頭配備,增加護理人員數量降低工作負荷,制訂并實施監視系統和組織培訓,從不同層次預防和減少NSSIs的發生。
總之,護理人員NSSIs發生率較高,有效的培訓和意識可減少危險行為,組織對策以防止暴露對于減少傷害風險和暴露后預防是必要的,并可進一步減少醫務人員可能感染的風險。
[1] 趙艷紅,姚春暉.臨床護士發生針刺及銳器傷的危險因素與預防[J].吉林醫學,2008,29(12):1052-1053.
[2] 龔光明,周紅芳,李桃,等.醫護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監測分析與預防策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5):3303-3305.
[3] 佟亞宏.臨床護士被銳器刺傷的危害及對策[J].中華全科醫學, 2011,9(12):1937-1938.
R472
A
1673-5846(2013)07-0438-02
鄭州市兒童醫院,河南鄭州 4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