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 鵬/文

與會者合影留念
2013年5月30—31日,以“推動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亞洲”為主題的2013亞洲政黨專題會議在西安舉辦。來自亞非拉地區33個國家、60個政黨和政黨組織的近200名代表和觀察員出席,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部、陜西省發改委和環保廳及國內部分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領導和專家等參會。會議從生態文明建設角度切入,就亞洲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會議深化了亞洲政黨交流,達成推動亞洲共同發展的重要共識,取得了圓滿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共建美麗亞洲》的主旨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聯部部長王家瑞,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婁勤儉,中聯部副部長艾平,陜西省委副書記孫清云,中聯部部長助理楊燕怡等出席會議開幕式。會議期間,李源潮、王家瑞、趙正永等會見參會所有政黨及組織的主要領導人,還分別與一些政黨代表舉行雙邊會晤。
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簡稱“政黨會”)是亞洲地區多邊政黨論壇機構,2000年成立以來,規模逐步擴大,成為涵蓋亞洲40多個國家主要政黨的重要多邊交往平臺,為促進亞洲政黨交流合作、推動亞洲和平與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政黨會就亞洲各政黨普遍關注的發展、民生等議題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經驗交流,受到亞洲各政黨的普遍歡迎。建設生態文明、倡導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國家克服危機影響,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引擎作用;同時由于建立在高能耗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受到沖擊,各國環保意識提升,紛紛積極探討經濟轉型升級,探索符合自身國情和具有亞洲特色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此次專題會議以綠色發展為題,契合亞洲廣大政黨關注焦點,吸引了各國政黨的積極參與。

李源潮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
2013年5月30日上午,會議在西安陜西賓館舉行開幕式,與會中外嘉賓悉數參加,現場氣氛熱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給會議發來視頻賀辭,斯里蘭卡總統、自由黨主席拉賈帕克薩,老撾國家副主席、人革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本揚,柬埔寨政府副首相兼首相府大臣、人民黨中央常委索安,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常委會聯合主席德貝內西亞和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會議籌委會主任、中聯部副部長艾平等分別致辭。李源潮發表主旨講話,闡釋了對亞洲發展的看法。他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亞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在追求共同發展的歷程中,亞洲形成了發展優先、和平合作、求同存異、開放包容的共識,在實現亞洲自身發展的同時有力促進了世界發展。中國是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與亞洲同呼吸、共命運。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亞洲發展需要乘勢而上、轉型升級,亞洲穩定需要共同呵護、破解難題,亞洲合作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應該以更開闊的眼界、更開闊的思路、更開闊的胸襟,積極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充分發揮亞洲人民的聰明智慧,努力走出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亞洲發展繁榮之路,齊心建設美麗亞洲。李源潮強調推動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他說,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亞洲各國要重視保護環境,要節約使用資源,要倡導適度消費,要致力造福民眾,加快走上生態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綠色發展之路。李源潮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及近些年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愿和亞洲各國人民一道,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共同建設美麗亞洲,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李源潮最后呼吁亞洲各國政黨自覺做亞洲持久和平的維護者、共同發展的開拓者、友好合作的促進者、互利共贏的倡導者,在推動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亞洲中發揮獨特作用。講話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反響,會場不時響起贊同的掌聲。
潘基文在視頻賀辭中表示,聯合國是政黨會堅定不移的伙伴,希望與大家共同努力,建設更加公正、公平、包容的社會,保護好我們的人民和地球。拉賈帕克薩在致辭中說,綠色發展這一理念在亞洲文明中處于核心位置。當前,亞洲在發展的同時面臨嚴峻的環境挑戰,推動綠色發展符合時代要求和各國利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豐富經驗一定能給世界提供寶貴借鑒。本揚和索安在致辭中高度贊賞中國改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成績,介紹了本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經驗,表示愿就此與亞洲各國政黨加強經驗交流,合作應對環境挑戰。德貝內西亞指出,政黨會、聯合國以及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建立全球性聯盟,切實應對環境問題,推動解決氣候變化等。
5月30日下午和31日,出席2013亞洲政黨專題會議的中外代表圍繞“亞洲國家探索推動綠色發展的實踐”和“亞洲政黨合作應對綠色發展的挑戰”兩個分議題進行了五個時段的研討。48個政黨和組織的代表進行了會議發言,就推動綠色發展等達成重要共識。
第一,贊賞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期待與中方加強合作,共謀發展。為讓與會者實地了解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所開展的實踐,29日,主辦方安排與會代表赴陜西西咸新區規劃館、渭河沿岸生態治理區、浐灞濕地、禮泉白村等地考察綠色發展項目。西咸新區區位優越,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當前正圍繞“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發展目標,打造大西安的綠色生態廊道,渭河將逐步變得“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

王家瑞會見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副主席、黨群關系部部長卡普蘇茲。

閉幕式上,主席臺上代表慶祝通過《西安倡議》。
白村現代農業園區是陜西省第一批現代農業園區,當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使民眾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麗環境中實現增產增收。與會代表對這次“體驗之旅”印象深刻,在旅途和會議期間紛紛贊賞中國經驗及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吉爾吉斯斯坦祖國黨代表葉爾捷紹夫說,通過會前考察,我對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中國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發言時段,國家環保部中國——東盟環保中心副主任周國梅及國家發改委官員從宏觀角度介紹了中國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轉型、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進展與成效。陜西省環保廳副主任王新榮、陜西省發改委總工程師樊維斌結合陜西綠色發展實踐,介紹了陜西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做法。中方代表發言內容既涉及綠色發展領域的全國規劃,也包含了陜西省和相關地方的實踐經驗,既講成就也講不足和困難,引起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越南共產黨中央對外部副部長王乘風表示,西安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近年來在促進生態保護、綠色經濟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堪稱綠色發展的典范。蒙古、日本、韓國、尼泊爾等國政黨代表均表示,將中國的發展視為機遇,希望與中方加強相關領域合作。
第二,交流推動綠色發展的實踐經驗,為建設美麗國家出謀劃策。眾多與會政黨代表在發言中介紹了各國推動綠色發展的做法,交流治國理政經驗,互學互鑒。馬來西亞巫統代表羅比雅、泰國為泰黨代表娜麗妮等表示,要將綠色發展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予以政策扶持,馬來西亞和泰國政府成立專門機構,制定特別計劃,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統籌保護生態環境。部分政黨代表建議將生態效益納入政府考核指標。拉美與加勒比政黨常設大會執行秘書巴納特認為,綠色發展應該注重以人為本,推行良政。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并不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但該地區的貧富差距卻十分嚴重。“綠色經濟”必須具有包容性,要能起到重新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特別要照顧到農村、原住民和婦女等弱勢群體利益。澳大利亞自由黨前聯邦主席肖恩介紹了澳大利亞成立環保基金的做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治理環境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要提高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營造推動綠色發展的有利氛圍。
第三,強調亞洲各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實現綠色發展的道路應各具特色。亞洲一些國家與會政黨在發言中表示,亞洲各國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有的發展得快一些,有的仍處于發展初期,綠色發展道路不盡相同,推動綠色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各異。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拉克等政黨代表強調,各國受國內形勢動蕩影響,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推動綠色發展的任務極其艱巨。馬來西亞等政黨代表表示,受資金和技術限制,各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進度也并不相同,應加強立法保障,促進技術革新,為綠色發展不斷提供支持。同時,與會政黨在發言中強調,綠色發展沒有固定模式,應當鼓勵各國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綠色發展道路,在綠色發展進程中注意尊重和保護文化的多樣性。伊朗伊斯蘭聯合黨中央委員、前副總統法爾德說,亞洲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進程中要尊重亞洲團結和各國團結,尊重各國發展目標和文化傳統差異,尊重各國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的權利。
第四,呼吁加強政黨交流與合作,協力推動綠色發展。與會各政黨代表表示,綠色發展是大家面臨的共同課題,加強相關領域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政黨強調首先要維護亞洲的穩定和團結,和平穩定是綠色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穩定了,才有更多精力關注綠色發展。印尼、緬甸、韓國、土耳其等國家政黨代表指出,政黨在推進國家發展和地區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呼吁加強政黨合作,推動綠色發展取得實效。部分政黨指出,目前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機構在推動綠色發展和全球議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亞洲政黨國際會議作為亞洲各國政黨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應致力于促進亞洲開展更多務實合作項目,同時加強與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增強引導地區和國際議程的能力。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央書記處書記博斯,印尼民主斗爭黨代表貝拉·拉克薩那,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資深領導人、前副總理奧利,馬來西亞馬華公會總會長蔡細歷等在發言中強調,環境問題并非由發展中國家單方面造成,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推動各國節能減排。同時,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進程中應注重保護脆弱和貧窮國家利益,不能硬性設立時間表。
除了亞洲各政黨外,參加此次專題會議的還有來自拉美與加勒比政黨常設大會及非洲政黨理事會等區域性政黨組織代表參加。近年來,政黨會在推動亞洲內部合作的同時,致力于開展和拉美與非洲政黨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目前政黨會和拉美與加勒比政黨常設大會協調機構已形成機制化交往,自2009年起舉行過三次聯席會議,同時籌備建立經社理事會等機構推動兩大洲經貿交流。非洲政黨理事會于2013年4月剛剛在蘇丹成立,但政黨會與非洲各政黨的交流在此之前就已開始。政黨會曾邀請非洲政黨作為觀察員列席政黨會大會、常委會及與拉美政黨聯席會議等活動,探討推動亞非拉三大洲政黨交流。非洲政黨理事會成立后,對加強亞非拉政黨交流與合作十分重視。應政黨會秘書處邀請,非洲政黨理事會主席、贊比亞愛國陣線總書記卡賓巴,理事會副主席、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黨政治局委員西阿維夫,塞內加爾進步力量聯盟政治局委員法勒,理事會秘書長、蘇丹全國大會黨副主席、總統助理納菲阿等聯袂來華出席此次會議。亞洲、非洲和拉美三大區域性政黨組織在2013亞洲政黨專題會議上實現首次聚首,暢談三大洲友誼,為推動三大洲政黨進一步開展交流與合作獻計獻策。卡賓巴表示,應邀出席此次會議對非洲政黨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希望能夠通過非洲政黨理事會這個平臺,推動和拉美與加勒比政黨常設大會、亞洲政黨國際會議之間的多邊合作。西阿維夫代表非洲政黨理事會執委會在閉幕式上介紹了非洲政黨理事會的成立過程,宣讀了非洲政黨理事會的章程——《喀土穆宣言》的主要內容,強調非洲人民希望進一步加強統一和團結,實現非洲的政治、經濟、文化夢想。同時非洲政黨理事會重視加強亞非拉三方合作,將進一步制訂方案和行動計劃,致力于推動建立亞非拉政黨三方合作機制。最后,他滿懷深情地高呼“亞非拉人民友誼萬歲!”
31日下午,會議召開閉幕式,通過了成果文件——《西安倡議》。《倡議》指出,在亞洲大發展、大合作的背景下,政黨合作有著更廣闊的空間。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應堅持聚焦發展和民生議題,成為推動實現“亞洲夢”的獨特渠道,為促進國家關系、實現亞洲共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至此,2013亞洲政黨專題會議圓滿落下帷幕。正如《倡議》中所指出的,亞洲處于發展進程的關鍵階段,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亞洲各國政黨深入交流共謀發展的意識愈加強烈,政黨會作為多邊平臺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此次會議進一步推動了亞洲政黨及亞非拉政黨的交流與合作,相信在各政黨攜手努力下,政黨多邊合作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