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宏
(1.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3;2.揚州電力設備修造廠,江蘇 揚州 225003)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用電量急劇上升,發電機組的容量不斷增大,電力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目前我國電廠主要通過燃煤來發電,發電過程中除了會產生大量的粉煤灰外,還產生了大量的爐渣等副產品。伴隨煤電企業的數量大幅增加,電廠累積的粉煤灰、爐渣等也越來越多,這些副產品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就會污染周圍環境。粉煤灰是從煙道中收集的粉塵顆粒,而爐渣則是燃煤在鍋爐及其他設備燃燒后所排出的廢渣,目前粉煤灰的價值已得到了充分開發,市場上粉煤灰供不應求。而相對于粉煤灰,大部分爐渣還沒有進行綜合有效地開發利用。經測定,煤渣的化學成分SiO2為40%~50%、Al2O3為 30%~35%、Fe2O3為 4%~20%、CaO為 1%~5%。其礦物組成主要有鈣長石、石英、莫來石、磁鐵礦和黃鐵礦、大量含硅玻璃體 (Al2O3·2SiO2)、 和活性SiO2、活性Al2O3等[1]。因此,就其成分和礦物組成而言,爐渣并非是完全無用的廢棄物,且目前該類廢渣在我國分布很廣,其利用量遠沒有排出量大。如何進行爐渣開發,變廢為寶,實現爐渣的回收再利用,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與粉煤灰處理的發展歷程一樣,以往粉煤灰一般采取水處理的方式,隨著粉煤灰綜合利用力度的加大,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粉煤灰采取了干排方式。目前由于對爐渣的綜合利用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上大多數采用了濕排渣系統,只有部分新上的電廠設備采用了干排渣系統。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加大了對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實施力度,減少生產用水量,在干出灰系統逐步替代了水出灰系統后,干排渣系統的設計運行逐漸被提上了日程,今后新上機組的渣系統基本上都會采用干排方式,有條件的話電廠原來的濕排渣改干排渣系統也將是一大趨勢。
(1)濕排渣系統排渣流程。爐膛燃盡灰渣落入裝在爐膛下部的注滿水的渣斗,經水冷卻后由撈渣機連續將渣排出,經碎渣機破碎后落入渣溝并輸送至脫水倉,瀝去部分水分,再用汽車裝車外運進行綜合利用,外運時含水量30%~40%。此種系統以老電廠居多。
(2)干排渣系統排渣流程。在干式排渣系統中,高溫爐渣經過爐底排渣裝置落到鋼帶輸渣機的輸送帶上,隨輸送鋼帶低速移動。在鍋爐負壓作用下,通過鋼帶輸渣機箱體外側風門進入一定量的冷空氣,使熱爐渣在輸送鋼帶上逐漸被冷空氣冷卻,冷空氣將吸收爐渣余熱與可燃物再次混合燃燒釋放出熱量,空氣升溫到400~500℃返送入爐膛,用此種方式將爐渣的熱量回收,從而減少鍋爐的熱量損失。被冷卻后的低溫爐渣進入隨后的碎渣機,經碎渣機破碎后進入渣倉儲存,通過卸料機構定期裝車外運[2]。
(3)目前爐渣的利用現狀。采用濕排渣的電廠直接將濕渣裝車外運,而采用干排渣的廠家,因干渣外運時易形成揚塵,因而在外運時需進行噴水處理,含水量約在30%。因此,無論目前電廠采用的是濕排渣還是干排渣方式,爐渣在裝車外運時,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基本上作為高速公路的路基建造材料或銷售給建材廠生產爐渣磚、保溫磚等。這些都沒有對爐渣進行進一步的深加工,并沒有完全開發出爐渣的價值,沒有實現對爐渣真正的綜合有效利用。
本文論述的爐渣深加工方案包括爐渣的烘干和爐渣的磨細2個環節,爐渣在經過磨細前必須對爐渣進行脫水處理,使得爐渣由含水量30%~40%降到5%左右,爐渣的含水量過高可磨性不佳,不易出料造成堵磨;含水量低可磨性雖好但會增加烘干系統的壓力,增加能耗降低出力。
爐渣的烘干是針對電廠濕排渣系統而言的,目前大多數電廠采用的都是濕排渣系統,對這些渣料進行磨細前必須先進行烘干。烘干原理是采用天然氣、柴油、煤炭等能源作為燃料加熱空氣,在空氣達到600~700℃后使得空氣流經烘干機,同時轉動的烘干機對進入其內的爐渣粉料進行攪拌,這樣被攪拌的爐渣和經過的熱空氣進行充分混合產生熱交換,從而使得爐渣中的水分氣化排出,最終達到爐渣脫水被烘干的目的。由于采用天然氣作為能源需要布設管道,這對供應商有一定的局限性,柴油作為燃料的成本又太高,因此選用煤炭作為燃料來加熱空氣是比較經濟的選擇,煤加熱烘干的工藝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煤加熱烘干系統工作示意圖
采用煤炭作為能源的爐渣烘干系統的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原煤通過碎煤機形成煤粉后,噴煤機將煤粉噴進燃燒室與空氣混合燃燒,產生600~700℃的熱煙氣,熱煙氣從烘干機的側面進入烘干機,同時待烘干的濕爐渣從烘干機的上方通過給料機均勻進入烘干機。爐渣在轉動的烘干機帶動下不停地翻動、揚起、落下,與熱煙氣充分混合接觸,進行熱交換。爐渣中所含的水分在高溫煙氣的作用下汽化與爐渣分離,從而達到爐渣脫水烘干的目的。烘干后的干渣通過輸送機進入成品渣倉,而含有粉塵、水蒸氣的煙氣則通過除塵器、風機最終排入大氣。
爐渣的磨細系統設備主要包括原渣倉、給料機、磨渣機、提升機、成品倉、卸料裝置等,其中磨渣機是系統的關鍵設備,磨型可以采用鋼球磨和立式磨,鋼球磨作為磨細系統的早期設備由于存在效率低、能耗大、噪音大、占地面積大等缺點,在本磨細系統中推薦采用立式磨。立式磨的工作原理類似于電廠制粉系統的中速磨煤機,整機結構由主機、選粉機、管道裝置、引風機、旋風集粉器、除塵器等組成。具有磨細、分選一體化的功能,設備的集成度較高,所需的安裝場地較小,易于安裝。同時設備在負壓下運行,除塵器除塵效率高,降低了粉塵噪音對環境的污染。磨細系統運行流程如圖3所示。其系統的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圖3 爐渣磨細流程

圖4 爐渣磨細工藝圖
圖4中,爐底渣由渣倉1通過稱重給料機2進入磨渣機3進行磨細加工,磨制后的細渣經過磨渣機自帶的分選裝置通過提升機4進入成品倉5暫存,之后通過卸料裝置6、7排出作為二級灰或細灰銷售?;蛘咴诔善穫}底部加裝輸送倉泵,通過空壓機氣力輸送至灰庫與灰庫內二級灰或細灰摻混銷售。
爐底渣作為濕渣外運綜合利用的效益不是很高,且在水渣外運過程中,由于含水量較大,運渣車輛密封欠佳,對運渣道路造成了持續的污染,并且濕渣雖然含水但仍然無法避免形成揚塵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將爐渣進行烘干磨細形成二級灰作為干灰細灰進行銷售,不僅銷售價格大幅上升,也將徹底解決二次排渣區域的污染問題,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按照國家標準,細灰(一級灰)的細度是指45 um方孔篩篩余量不大于12%。二級灰要求45 um方孔篩余量不大于25%,粗灰(三級灰)要求45 um方孔篩余量不大于45%。在目前的爐渣市場上,爐渣經噴淋形成含水量30%~40%的濕渣后市場銷售價格為5~10元/t(含水價),平均價格約7元/t;而爐渣磨細成二級灰(品質介于粗、細灰之間)銷售價格為旺季100元/t,淡季70~80元/t,考慮到淡、旺季價格浮動,年平均價格為80~90元/t。干渣磨細成細灰銷售價格旺季120元/t,淡季80~100元/t,考慮到淡、旺季價格浮動,年平均價格為100~110元/t。烘干、磨細設備的運行成本如人工、電耗、設備折舊等按照45元/t計算,則干渣磨細成二級灰時,每噸凈收益可達35~45元/t;如果干渣磨細成細灰(一級灰)時,每噸凈收益則可達55~65元/t。
以一臺600 MW機組為例。每天機組的耗煤大約6000 t,以灰分30%、渣占灰比例10%計,一年的渣量為6000×30%×10%×365=65700 t。折合每小時渣量為7.5 t(干渣)。
如果采用濕渣(含水量約30%)外運銷售,全年收益為(考慮到峰谷價格,取平均價7元/t計算):

如果干渣磨細成二級灰外運銷售,全年凈收益為(按凈收益40元/t計算):

如果干渣磨細成細灰外運銷售,全年凈收益為(按凈收益60元/t計算):

由上可以看出,在爐底渣經過磨細成二級灰或細灰后進行銷售,收益分別是磨細前的4倍和6倍,收益在原單售爐底渣(濕渣)的基礎上凈增長197.1萬元和328.5萬元。經濟效益極其顯著。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爐渣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應用,如作為高速公路的路基等,但爐渣的這種應用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其附加值并不高。如果將煤渣進行深層次的加工,按上述工藝將爐渣烘干磨細變成二級灰或一級灰后,達到要求的爐渣灰可直接用于水泥、建筑用磚、墻體等材料的制作中,真正實現了電廠爐渣的變廢為寶,對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烘干磨細后的爐渣價格也將成倍的上漲,大幅度提高了爐渣綜合利用的經濟效益。
[1]商曉峰,周曉平.礦粉磨摻加煤渣的應用[J],水泥工程,2012(1):38,54.
[2]沙 威,孫國通,劉新利,等.火電廠干排渣系統特點及國產化應用[J].天津電力技術,2008(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