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素宏 余光明 盧澤康
失蹤十年的槍四川資陽警方偵破部督連環持槍搶劫殺人案紀實
文/楊素宏 余光明 盧澤康

2013年5月28日凌晨一點,專案民警在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童家鎮五通村梁開武家后山坡地窖里起獲了用塑料布包裹著的81-1式自動步槍1支、子彈54發……至此,那支從被害執勤武警戰士手中搶走的軍用81-1式自動步槍終于重見天日——同時,也意味著公安部督辦的陜西省寶雞市鳳縣“2002·8·30”殺害武警執勤戰士搶劫槍支案即將水落石出!
6月5日,資陽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隨著81-1式自動步槍及數支火藥槍的起獲和犯罪嫌疑人梁開武、石勝強的落網,公安部督辦的資陽“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和陜西省寶雞市鳳縣“2002·8·30”殺害武警執勤戰士搶劫槍支案這兩起懸了10年之久的重大連環持槍搶劫殺人案宣布成功告破了!
2002年12月1日凌晨五時,一絲微弱的曙光穿透黎明前的黑暗,試圖將沉睡中的四川省資陽市輕輕喚醒。街道上空蕩蕩的,路燈還未熄滅,小鳥兒還未開始歌唱,市民們都還在做著香甜的夢,四周仍然安靜祥和,只有極少數需要早起的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忙碌的生活。
5時30分,一輛野狼牌125型摩托車沿著資(陽)樂(至)公路急馳,五分鐘后,摩托車停在資陽市雁江區城西一家經營生豬買賣屠宰生意的名叫四海實業有限公司的大門外,摩托車上的兩個人下了車后,迅速閃進公司院內。
頭戴一頂皮氈絨帽的矮個子黑影貓著腰走近一處花臺邊蹲下觀察,稍高一點兒的另一個黑影手持一把短槍躲進墻角望風。不一會兒,透著燈光的公司出納室窗口圍上了幾個農民模樣的人,問里面的工作人員什么時候開始領錢,工作人員回答說“等一會兒”。這時,蹲在花臺旁邊的黑影站起身湊上去,“同志,什么時候發錢?”“一會兒!”剛才問話的人順便回答了他。他沒再說話,轉過身回到了花臺邊——因為,這個地方能直接觀察得到出納室內人員的一舉一動。
5時40分,出納室的鐵門“哐咣”地響起,黑影抬頭看見女出納拎著重重的一個袋子正準備開里面的鐵門。黑影從棉衣里取出一支長槍,瞄準女出納的后背……在鐵門打開的瞬間,“啪——”一聲清脆的槍聲響起,女出納應聲倒地,左手仍然拽著裝錢的袋子,另一位女工作人員被這突如其來的情形嚇蒙了。
黑影迅速閃身闖進出納室,從已經受傷的女出納手上搶奪錢袋子,女出納的同事雖然被驚嚇,但見有人進來搶錢,她本能地沖過去想抓住錢袋。“放開!不然打死你!”黑影用黑洞洞的槍口對著她,她無奈地松了手,黑影左手提上錢袋子,右手握著槍退出了出納室。
黑影朝公司大門外大搖大擺地走去。
剛才的那一聲非同尋常的槍聲驚飛了樹枝上的鳥兒,也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更嚇壞了正準備上班的四海公司員工和前來取款的群眾。
刺耳的槍響就發生在公司內的出納室,而且出納室內還傳來了一個女人的尖叫聲:“搶錢了!殺人了!”
驚恐中的人們回過神來,有的撥打110報警,有的扶著傷者慌亂地包扎傷口,有的望著遠去的摩托車竊竊私語。
5時45分,資陽市110指揮中心接到雁江公安分局報警后馬上將警情報告給局領導:四海實業公司發生了持槍搶劫殺人案。“此案非同小可!”時任局長官鵬飛著實一驚,立即翻身起床,急奔市公安局指揮中心。
由于案情重大,官局長邊走邊打手機指揮調度警力,邊向省公安廳相關領導報告情況。數分鐘后,資陽市、雁江區兩級公安機關的相關領導何宗志、梁圣全等帶領刑警趕到案發現場。在案發現場,民警通過仔細勘查,提取到一枚彈殼和子彈披甲殘片,在距中心現場155米和500米處分別找到疑似嫌疑人遺落的摩托車頭盔和皮氈絨帽。
現場發現,死者名叫曾某,32歲,系四海實業公司女出納員,她是在從金庫取錢返回出納室時,被一名男子開槍殺害,男子在打死她后,搶走她手中裝有41.2萬余元現金的布袋子……
專案組立即將收集到的所有物證進行送檢,并對部分提取物進行了DNA檢驗。但是,由于當年的檢驗設備和技術還沒有達到所需精度,檢驗結果不盡如人意,而且由于缺乏標本參照物,就算檢驗出來了,也一時無法比對成功。
在循蹤追捕方面,盡管當時緊急成立的“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專案組,布置了一道道追捕犯罪嫌疑人的防線,也派出了一個又一個追捕小組,可由于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條件,再加犯罪嫌疑人的狡猾和較強的反偵查能力,使民警在數天的追捕中,竟然一無所獲。這樁當年曾轟動一時并驚動中央領導的持槍搶劫殺人案成為了公安部掛牌督辦大案,當然,也成了一宗謎案。
自從2002年12月1日凌晨,四海實業公司出納室發生那起持槍搶劫殺人案后,資陽市公安局歷任領導就沒有放松過尋找破獲這起命案的突破口。10年多來,資陽警方對這起大案的偵破工作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沒有放松過!
“沒有攻不破的堡壘!”雖然“2002·12·1”專案組幾度轉換成其他專案組,但“2002· 12·1”專案偵破任務始終沒有變。所有當年的物證、照片、筆錄、案件卷宗全部保存完好。這就為那些懸而未破的案件的重新偵破提供了有力保障。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盡管制造了驚天大案的犯罪嫌疑人躲藏得很深,但只要他作了案,就必定要被捉到——也許,這就是定律。有了這個定律,讓這樁懸了10余年之久的大案,在2013年的初夏迎來了轉機。
2013年4月,四川省公安廳部署開展“三個一百”命案“實戰破案”比武競賽活動中,將“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列為重點督辦案件,并明確資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陳正權為破案第一責任人。
5月10日,市局黨委會議上,陳正權宣布成立“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專案指揮部,由他自己親任指揮長,分管刑偵副局長游敦禮、刑偵支隊長姚武雄及網安支隊領導、雁江區公安分局負責人等全力參與破案指揮和協調工作。
“作案的槍是哪兒來的?”專案組第一次案情會上,這個話題成為大家討論重點。在“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中,槍是作案工具,也是最為關鍵而重要的直接物證。
“槍是哪兒來的呢?”——圍繞“槍”做文章肯定沒有錯。那支槍出現在作案現場并且是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不可能就這樣銷聲匿跡了啊!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對了,案子離偵破的時間也不遠了。
專案組圍繞“槍”字做文章,理出了一條又一條清晰的思路和線索——
槍是哪兒來的?是什么槍?案發現場出現過兩支槍,一長一短。根據現場收集到的子彈殘片披甲及死者體內取出的彈頭分析,其中一發是軍用槍子彈。另一支短槍所發射的子彈,則是自制火藥槍的自制子彈。可是排查完全省10年來所有涉及槍支彈藥的案件后發現,無一例與此案有關聯。
現在就只剩下在現場提取的疑似嫌疑人的物證了——那只摩托車頭盔和那頂從路邊拾到的皮氈絨帽。陳正權決定把物證再次送到公安部檢驗。可物證分別在案發當年與2004年都送給公安部檢驗過了,并且還自行鑒定了多次都無結果。那么,這次又能找出讓人驚喜的線索嗎?眾人期待地望著陳正權。
陳正權長舒一口氣:“再試試吧,畢竟現在的數據庫相比以前大了很多,技術也先進了很多。這10年,刑事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和進步,希望這次能依靠科技手段找到有利于破案的線索。”
5月14日,專案組將當年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那頂皮氈絨帽再次送往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檢驗,以期從中發現新的線索和證據。5月24日上午,從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傳來消息,送檢物證檢驗結果出來了:通過利用最先進的刑事科學技術進行DNA檢測比對,比中了資陽市樂至縣童家鎮五通村六組的農民梁開武!
這真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啊,專案指揮部所有成員都摩拳擦掌起來。專案組更是一馬當先,組長王美文即刻帶領組員來到樂至縣童家鎮,對梁開武在2002年12月1日前后的活動軌跡、人員交往、生活背景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經縝密偵查發現,梁開武有重大嫌疑。王美文立即報告指揮部,指揮部當機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梁開武實施抓捕。
案件有了重大突破,民警們看到了曙光。在案偵中,分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游敦禮和刑偵支隊長姚武雄親力親為,組織大家對每一點偵查進展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不能有任何差錯和閃失!”他們緊急部署對嫌疑人的查找、抓捕、審訊和槍支的搜繳等工作步驟。
抓捕工作中最困難的是犯罪嫌疑人逃亡時間太長,活動軌跡過大,多地來回逃竄,而梁開武正是此類人。所以,此次追逃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了。專案組并沒有被現實條件給嚇倒,相反地更加昂揚了刑警們的斗志,他們集體發誓:三天內抓不到梁開武絕不罷休!根據手頭所得線索,王美文決定將專案組分成三批,分別前往陜西、遂寧、樂至等地多方開展抓捕工作。經過三天的不眠不休艱辛奮戰,終于于5月26日,在遂寧船山區南津路一出租房內將犯罪嫌疑人梁開武抓獲。
在抓捕梁開武時,民警在梁開武租住的房間內,查獲了一部梁開武使用過的手機,并在手機內發現了數張拍攝于2013年5月21日的自制火藥槍及數十發各類子彈的照片。
“這里面有戲!”犯罪嫌疑人梁開武被押回資陽市后,審訊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審訊前,專案組仔細研究了梁開武的個性特點,制定了周密細致的審訊方案。盡管梁開武心理素質很好、抗審訊能力強,對自己的問題閉口不談,但王美文和專案組以手機里的槍彈照片為線索,從圍繞“槍”而又避開“槍”的外圍話題入手,以“閑扯”龍門陣的方式,測試梁開武的社會交往、為人、喜好、經歷等。然而,梁開武是個老狐貍,經過好幾個回合交鋒,都不吐半個字。王美文還是決定用他“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套攻心術來完成這次對梁開武的審訊。王美文相信自己“還沒有遇到審不穿的人”!
王美文決定在審訊中,把涉及案子的事先晾一晾,專挑一些什么“這些年來你在外頭是怎么過的呀”?“你木匠手藝很不錯,做過哪些活路”?“你到過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的菜好吃呀”?等問題引其回答。其實,王美文心里明白,只要有機會說到槍,就能找到突破口。一旦有了外圍物證,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獵人。
在王美文與梁開武“閑聊”的同時,另外幾個組按指揮部分工負責以手機照片中的槍彈為線索搜尋真正的槍支彈藥。可是,負責搜查槍支的雁江分局、樂至縣局偵查民警,僅憑著收繳手機中的幾張槍支圖片,對其家里及曾租住地進行了地毯式搜查,仍一無所獲。
“東西(槍)肯定有,就是不知道這個狡猾而聰明的梁開武把它們藏在了什么地方?”怎么辦?面對一個生性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專案組及時調整審訊策略。
新一輪的審訊開始了,主審員王美文不動聲色地看著坐在對面審訊椅上的梁開武。梁開武除了比前一天憔悴些,氣焰不再那么囂張,但還是一副打死我也不說的德性,滿臉不在乎地東張西望,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抽煙,一會兒要上廁所。王美文一改之前急躁的脾氣,對梁開武不理不睬,最后干脆合上案卷閉目養神——來個以沉默對慌亂。王美文還示意坐在旁邊的民警也轉過身去不說話了,整個審訊室安靜得掉根繡花針都能聽到。
此情景,讓梁開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他雖然也想閉上眼睛,可是他無論如何也睡不著,心里像在煮一鍋餃子,七上八下,越來越焦急。他睜開眼睛看看對面的王美文,坐著的王美文竟然“睡”得很香,還“打”起了呼嚕。梁開武只好又閉上眼睛裝睡。聽著呼嚕聲,梁開武潛意識中開始煩躁起來,他時不時地扭動一下身體,又時不時地清一個嗓子,有時還跺跺腳,但是王美文像根本沒聽到一樣,繼續“鼾聲如雷”——這功夫是王美文還從來沒有用過的。長時間的沉默讓梁開武受不了了,他弄出更大的響聲企圖招來王美文的關注,哪怕是一兩句罵聲也好,但是王美文仍然在“睡夢”中。
幾個小時過去了,梁開武實在受不了,大喊了起來:“王支隊!你們要問什么就問嘛,不要這樣磨時間!我瞌睡都來了!”
經過幾個回合的“太極療法”,梁開武漸漸被審訊民警從相關物證的旁敲側擊和攻心戰術中,將思路引到了“自己的罪行已被公安機關掌握了”這一心理上來,最終打消了僥幸隱瞞罪行的念頭。當梁開武自己說到“從小就喜歡槍”的話題時,專案組抓住縫隙直逼主題,問起他:“你用過的槍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槍?”
“槍?什么槍喲?”梁開武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我……沒……沒有槍……”他虛掩著的心理防線一下子被擊碎了。接下來,又是一陣長時間的沉默。
“你犯的事我們都已經掌握了!問你,只是想讓你自己說出來!”他摸不清民警究竟掌握了多少情況,但口子既然已經撕破,話題也就扯到了正題。“我們不掌握你的情況,會帶你到這地方來?”王美文立即睜開眼睛,負責筆錄的民警也轉過身來準備記錄。梁開武將自己所做的事情,竹筒倒豆子般全交代完后,整個人如釋重負,他癱在椅子上說了句讓所有人噴飯的話:“王隊長,你太厲害了,栽在你們手里我服了。”
梁開武不但交代了資陽雁江區四海公司“2002·12·1”持槍搶劫殺人案,還把他在陜西鳳縣犯下的“2002·8·30”殺害武警執勤戰士搶劫槍支案也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他于2002年8月30日在陜西省鳳縣將執勤武警戰士曹某殺害,搶走81-1式自動步槍1支,然后有預謀地攜帶槍支潛回四川,伙同其表弟石勝強于2002年12月1日在資陽市雁江區四海實業發展公司槍殺女出納、搶劫現金41.2萬元的犯罪事實。
審訊結果似乎是出奇的順利——一件10年沒破的案子,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突破了!梁開武說,他以前根本就看不上那些土不拉幾的警察,“而王隊長確實太厲害了,他會鉆到我心里面來掏話,真的很佩服他!”
根據梁開武的口供,專案組及時固定證據,并從梁開武的交代中獲悉了其藏匿槍支、子彈的地方。5月28日凌晨一時,專案民警根據梁開武的口供,在梁開武家后山坡起獲梁埋藏于地窖里的81-1式自動步槍1支、子彈54發。
5月28日下午,梁開武的同案嫌犯、也是梁開武的表弟石勝強在樂至縣童帥鄉廣場落網。經審訊,石勝強對其與梁開武實施共同犯罪的事實供認不諱。18時30分,專案組再次在梁開武家后山地窖旁一棵柑橘樹下起獲其埋藏的自制火藥槍三支、鋼珠槍一支、鐵砂子若干。至此,“2002·8·30”、“2002·12·1”兩起部督持槍搶劫殺人案件成功告破。
每每偵破一個重大案件,人們忍不住要問:那些窮兇極惡的罪犯們長什么樣?是不是頭上有角、一副妖魔鬼怪相?沒有,他們既沒有頭上長角,也沒有身上長刺,長得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要說有區別,那全在于他們的內心。寫這個案子的偵破過程,我們不能漏掉這一點。現在就讓我們來揭開搶槍殺人案主犯梁開武的神秘面紗吧。
在資陽市公安局采訪專案組的同時,筆者特意請示市局領導,要求當面采訪一下梁開武。在征得市局批準后,筆者在資陽市看守所見到了梁開武。
在看守所民警的押解下,身高一米六幾,體態結實,面容憔悴,身著囚服,戴著手銬,邁著沉重的步伐的梁開武,來到審訊室,與筆者隔著鐵欄相對而坐。眼前的梁開武,似乎與制造兩起驚天大案的惡魔判若兩人,殺人時的兇殘早已蕩然無存。
“你作了兩起大案,多起小案,潛逃了10余年,今天終于成了階下囚,你對現在的結局有什么想說的?”
梁開武略思片刻,低沉地回答:“我從小生長在農村,讀書時不努力,調皮搗蛋,沒學到多少知識,對法律法規也是一知半解。第一次犯盜竊案后,心里并不知道什么叫害怕,而是認為自己當時還有點能耐,因為公安沒抓到我。后來有一次雖然抓到了,但我又戴著手銬逃脫了,而且那次還受了槍傷。再后來陜西鳳縣那件案子和四海公司那個案子一直都沒有破,也沒有抓到我,我慶幸自己作案時沒有留下什么線索。但我知道,案子一旦破了,自己被抓了,那是必死無疑,誰也救不了我。所以我就只有一直到處躲藏,過著見不得光的日子。”
“說真的,這些年來,我經常做噩夢,夢見那個執勤戰士端著槍向我沖來,公安給我戴上手銬,特別是四海公司那個被我打死的女出納,倒地前的神態,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她那雙憤怒而絕望的眼睛隨時隨地在盯著我。我已經是一個罪犯,愧對親人,更對不起兩名死者。我很后悔,請你轉告我兒子,要好好地學習法律,違法犯罪的事干不得,千萬不要抱僥幸心理,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訓……”
縱觀這兩起案子,都與“槍”有關。梁開武說他從小就喜歡槍,并認為槍能讓他壯膽。可為什么不走正道去成就自己的喜好呢?
然而,梁開武喜歡槍,不是為了扛槍保家衛國、維護民安,而是為了以槍壯膽、稱霸威風、搶錢作強。梁開武生在農村,但他缺少農村孩子那種勤勞樸實。他從小不愛讀書,在當地吃喝嫖賭,小偷小摸樣樣都來,他的骨子里就是貪圖享受,怕苦怕累,不愿意靠勞動的雙手來換取幸福的生活,這些都為他后來制槍殺人搶錢埋下伏筆。
2002年8月29日中午午飯后,梁開武帶上石勝強,將火藥槍藏在身上,乘長途汽車趕往作案地點,中途停車時,他在距作案地點不遠的一個小賣部買了一個手電筒和一個面包。天剛擦黑時,他趕到了頭天踩點觀察哨位的小山坡。蹲了一個小時,又繞到正在修建的營房后面的草叢中埋伏,近距離觀察執勤戰士。
24時許,兩個戰士換了崗。8月30日零時40分,正好有一列火車經過。機會來了,梁開武彎腰接近哨棚里的戰士,一旁拴著的軍犬發出“喔喔”的犬吠聲,似乎戰士有所察覺,他狗急跳墻,幾大步沖向哨棚的觀察口,雙手舉槍向戰士的背部射出了罪惡的子彈,哨兵應聲倒下,年僅22歲的年輕戰士犧牲在哨位上。
梁開武沖進哨棚,抓起戰士手中的那支81-1式自動步槍逃離現場。得手后,他將槍用衣服裹著,順著一條公路逃竄,到了秦嶺火車站,他爬上停在站內裝鋼管的火車車廂,等了約20多分鐘不見火車開動,他又跳下了車。走到嘉陵江邊時,為了防止軍犬追蹤,淌河到了對岸。
2002年12月1日凌晨,當他和石勝強在四海公司作案后逃離現場并將搶得的41.2萬現金分贓后,梁開武把槍埋于自家后山上地窖里。從此以后,梁開武與石勝強一同走上了逃亡之路。
2011年6月,梁開武到成都某建筑工地打工。在此期間,正值全國開展“清網行動”,梁開武因涉嫌2001年在文峰繭站偷蠶繭被列為網上在逃人員,樂至縣公安局通過做其親屬的大量工作,同年9月,梁開武投案自首后被取保候審。然而,2012年7月,在等待公訴期間,梁開武因害怕坐牢而再次潛逃。慶幸的是,也正是在梁開武這次投案自首后,公安機關對他采取了DNA血樣。梁開武的DNA血樣數據入庫,為這次破獲“2002·8·30”案和“2002·12·1”案提供了科學的DNA比對數據。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