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培岳 圖/張期望
高考放榜后的自殺少年
文/黃培岳 圖/張期望
2013年海南省高考放榜后,小書(化名)從父親手中要走20元說到城里看分數。后來,他打給二哥的電話說,他成績是530分,離二本還差60分,感覺對不起父母家人,于是選擇自殺。小書高考失意自殺的消息傳出后,引發了海南當地輿論的密切關注。很快就有學校方面出來辟謠,稱該校根本不存在這個學生……
2013年6月27日清晨,海南省瓊海市龍江鎮藍山村委會藍山大隊,趕往胡椒地松土除草的村民亞弟,扛著鋤頭到離家里只有三里地的胡椒園。他除了一會草后,發現胡椒園不遠處好像有個人倒在地里,走近一看大驚失色:“是個死人呀!”
此時,地上躺著一個全無氣息、面部發黑的少年……現場慘不忍睹!
于是,亞弟迅速撥打手機向轄區龍江派出所報警。 很快,龍江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民警發現現場不遠處,還有一瓶劇毒農藥,經認定該少年系自殺身亡。
消息迅速傳遍周圍村莊,趕來看熱鬧的人不少。民警還未排查死亡少年是哪個村莊的人,就有圍觀者說:“咦,這不是藍山村委會的高考生小書嗎?”
不少人也跟著嚷嚷:“對,就是小書,不是聽說他今年也參加高考了嗎,為啥自殺?”
民警根據圍觀村民提供的線索,通知了小書的家人。小書的父親火急火燎地趕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小書。他立即號啕大哭:“你不是說到城里看高考結果了嗎,怎么躺在這里呢?”
小書的二哥也趕來了,他淚流滿面地大喊:“小書啊,你怎么能這樣對待我們呢?你說去看高考分數,是不是考試成績不理想啊?”
“真沒有想到,年紀這么小居然自殺,肯定是高考沒考好心情不佳自殺的。”不少村民長嗟短嘆。現場所有人都以為小書是因高考失意而自殺的,消息很快傳開,引發了海南民眾的熱切關注。

高考生自殺事件持續發酵。海南省瓊海市教育部門十分重視,立即展開調查。小書家人稱,小書是在瓊海市長坡中學讀的高三,并在長坡中學參加高考。但長坡中學立即出來辟謠,稱長坡中學并沒有這名高考生,不但沒有,高中部也沒有這名學生。長坡中學相關負責人還稱,通過查閱該校2008年至2013年在讀學生花名冊,也未找到這名學生在該校讀書的記錄。
小書家人不信,轄區龍江派出所非常負責,立即配合教育部門展開調查。經查證,學校反映情況屬實,小書根本就沒有在該校報名參加今年的高考,也沒有小書在該校讀高中的記錄。
教育部門和派出所同時也查了全市目前在讀及今年畢業學生的花名冊,沒有小書今年在市內任何一所學校就讀的記錄。
小書家人稱小書高二期間還到海口其他學校就讀,那么他是否參加了海口市今年的高考呢?調查人員立即請海口市及省教育部門的同志對全省進行排查,也沒有發現有小書參加中高階段讀書及今年高考的記錄。
至此,這起因高考不理想自殺的謊言事件不攻自破。
面對確認的事實,小書家人不得不相信小書沒有參加高考的事實。
小書事情在網上傳出后,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說小書“太離譜了”“太殘酷了”……
小書出生在海南省瓊海市,家就在博鰲亞洲論壇會址旁,依山臨海,是海南著名的風景區。1994年,小書出生,其父母是外來工,老家在廣西。他們早年來到瓊海,發展得不錯,不但有自己的事業,還承包當地荒山種植水果,日子過得挺滋潤。小書父親老尹生有三個兒子,他的期望就是讓三個兒子考上好大學。在他的培養下,大兒子考上了大學,二兒子中學畢業后到深圳等地打工。唯一讓他不放心的是小兒子小書。他的理想,就要把小書培育成知名大學的學生。
老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認準一個道理:兒子只要刻苦,把時間多用在學習上,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所以,他更加嚴格要求小書,甚至限制小書玩的時間。每天都詢問他在學校的情況,檢查他是否完成作業;他的考試成績好就做好吃的獎勵,成績不好就狠狠地數落。
小書自幼聰慧、機智,也的確很努力,小學到初中,他的成績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但老尹對兒子管得緊,讓小書很不開心。小書喜歡踢足球,他很羨慕班里有足球的男生。上初中一年級時,他對父親說:“給我買個足球吧。”老尹板起臉說:“買什么足球!踢那玩意最耽誤時間。”
在班里,許多同學都有MP3,小書也很想要一個,可他知道父親不會給他買。初中一年級年級期末考試完了,小書的成績不錯,他想:趁爸爸高興提出要求,說不定他會答應。于是,他滿懷信心地將成績單交給爸爸,見爸爸的臉上有了笑容,就趕緊說:“爸,我想買個MP3。”老尹卻極力反對:“有時間多看看書,聽什么MP3!”小書非常地不高興,悻悻地走了。
幾天后,老尹將一個復讀機遞到小書的面前:“兒子,聽人說用這個學英語特別好,爸就給你買了一個。你可要用功學呀!”
每天早晨小書上學前,老尹都要叮囑:“放學后別去瘋玩,趕緊回家做作業。”有一天,小書趁爸爸出去買東西,打開電視看。老尹回來后立即把電視關了,生氣地教訓道:“你這么愛看電視,能有什么出息?”
由于被父親管得太緊,小書覺得自己一點兒自由都沒有。他最高興的就是早晨離開家去上學,因為這意味著離開父親的視線。下午放了學,他壓根兒不想回家,但怕回去晚了遭父親數落,無奈地硬著頭皮往家走。大概由于與同學在一起玩的時間都被剝奪了,小書漸漸變得不愛與他人交流。原本開朗活潑的小書變得沉默了,性格越來越內向……

小書的變化引起了老尹的注意。老尹在生意場上混得很開,有一大批朋友,除了一些生意上的交流外,偶爾也交流起養育孩子的經驗。
楊海是他圈子里最成功的生意人,他不但擁有自己的廠房,還開荒種植水果,擁有上百畝果樹,富得冒油。楊海最得意的不是他的財富,而是他有兩個讀書非常出息的孩子。兩個兒子都考上了中國名校,一個是中國政法大學,一個是西南財經大學。他的成功育子經驗還被當地媒體重點報道。
老尹特別羨慕楊海的成功育子經驗,他多次纏住楊海,要求傳授育子經驗,并把小書的情況告訴楊海,請楊海分析分析,拿拿主意。楊海聽完就大聲批評老尹:教孩子怎么能像放鴨子一樣,管得那么緊呢?愛孩子就給他充分的自由空間,讓他在自由空間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老尹一聽,想想也是,大兒子考上大學,自己也沒管多少。于是,他一改過去的做法,把楊海的育子經驗當成了信條。老尹經常與小書散步,散步過程中,老尹對小書說,兒子,你努力去學習吧,爸爸過去的做法不對,管你太緊了,爸爸以后會提供足夠的經費給你,自己把握好,認真去學習吧。
不幸的是,老尹的話此時已經成為過去時。在老尹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小書早已厭倦了父親的管教,厭倦了學習,等到父親醒悟后,小書已經是網吧的常客了。這時小書已經讀初二了,這也是在中國網吧最火的季節,讀書成績很好的小書受到了外界的干擾,經常逃課到學校外的網吧上網,成績已經開始下滑。
這個時候,老尹的話又讓小書找到了歪理空間。小書當時就對同班同學說,我父親對我很好,家里又有錢,我們可以去網吧玩了,父親不管我了。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老尹的話給孩子種下了“自由”的種子,盡管小書此時不知道自由為何物,但他理解成父親允許他盡情地去玩,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書開始逃學了。對小書的變化,老尹也覺察到了一些,但他誤判了孩子憂郁的眼睛,他甚至感到很欣慰,認為兒子懂事了,懂得專注學習了。在學習上,老尹對兒子也越來越放松。這時,小書也學會了騙人,初二上學年期終考試時,他對父親說,自己考了第一名,父親一聽很是高興,隨口夸了他幾句,也沒要求看試卷就過去了。而這個時候,小書已經不上學了,他騙老師他轉學海口了,老師一聽轉到海口讀書好呵,還告訴小書不要忘記母校,有時間要經常回來看看等等。
從初二第二個學期開始,小書就不再到學校了,他每天的日程安排是,早上和其他學生一樣上學,但去的不是學校,而是瓊海市的網吧,在網吧上網到下午4點學校放學再回家。
開始一段時間內,小書神采飛揚,精神抖擻,父親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以為兒子學習沒有阻力,成績好導致心情好。老尹問小書,是成績很好嗎,小書說,學校期中考試,他的成績在班里排名第二。老尹不無遺憾地說,干嗎不是第一呢。
從初二下學期到高三高考結束的五年時間里,老尹及家人都沒有看到過兒子拿過書回家,他也問過兒子,為何沒有拿書回家,小書每次都說,自己的成績很好,不需要拿書回家復習。小書還告訴父親,高二的時候他自己通過關系轉到海口的一個職業中學就讀,高三再回到瓊海長坡中學就讀。
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小書是如何混過這五年的呢?網絡日記斷斷續續記錄著他一天一天的生活。
在他應該上初三的一年時間里,他就在市里一些偏僻的網吧打游戲上網,一個網吧一待就一個月或者半年,成為超級網蟲。一些網吧業主為了籠絡上網人員,提供了很優惠的政策,四百到五百元就可以包月。錢對小書不是問題,父親的錢,他瀟灑地用。以前在長坡中學讀書的時候,小書每周日離開家里,周五就回家。離開家的時候,就會要生活費。他以種種名目向父親要錢,今天說學校要交試卷費,明天說學校要春游等等,總之,只要小書說得出口,父親就盡量滿足。平時,疼愛他的二哥也會給小書匯款。五年來,小書光丟在網吧上網的花銷就5萬多元。
漸漸的,玩游戲便成了性格內向的小書唯一的消遣方式,并逐漸趨于癡迷。他放棄了學習,學會了網戀,與多個男網友網戀,與女網友網戀,在情竇初開的時節,他沉溺于虛擬的世界里,完全走歪了。他沒有朋友,不與同學來往,只有網友,但不敢公開自己的真名,甚至不敢公開自己是個男生。網絡是個江湖,他就用江湖的手段去生活去混日子。他以女子“莉莉”的面目與一個男網友談起了三年馬拉松戀愛,卻一次面也沒有見過。男網友要求見面,他不同意,一直到死,這個男網友仍相信“莉莉”是個女生,是一個在校但酷愛上網的女生。小書的QQ空間里,還留存著大量各色各樣的網絡游戲的照片。
今年上半年,小書稱馬上就要高考了,自稱學校讓他們放松一下,可以走讀。此后,小書每天早上9點從家里出發,下午4點左右就回到家。回到家后,小書也不看書,只是不停地玩手機。每天早上小書“上學”時,愛子心切的老尹都會送小書到離家幾公里遠的集鎮上坐車,有時候會帶著小書吃完早餐。臨走的時候,小書都會找父親要二三十元的零花錢。
今年高考前夕,小書向父親要了320元的高考報名費,稱自己要報名高考。6月24日,離高考放榜還有一天,小書二哥就問小書考得怎么樣,小書稱自己考了575分。但他細心的二哥發現,海南高考成績出爐的時間在25日,就把他罵了一頓。25日上午,小書向父親要了20元錢,稱要到縣城嘉積鎮查詢分數。當天上午,他的二哥打電話問他成績時,小書稱自己考了530分,沒有面目見人了。
25日晚上10時32分,小書做了他認為應該做的兩件事——給他的男友留言,說:“過了今晚我就不存在啦,紙包不住火的,我醒悟太遲啦!煙消云散,我已經很累了,不想再存在了,徹底結束吧。”然后,給二哥發短信稱:“哥,提(替)我跟爸說聲對不起,我已經不行啦,我這幾年,我把自己給廢了……”
“莉莉”(小書)的男友一看情況不對,立即回復:“莉莉,不要亂來,也千萬不要想不開,你要記住,你還有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你千萬不要亂來。”
小書二哥也立刻給其發短信詢問情況,但是小書一直沒有回話。
27日上午8時,鄰居在一片胡椒地里發現小書尸體,旁邊還有一瓶劇毒農藥……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反思
針對這一悲劇事件,海南省教育專家李克洲指出:小書好幾年都沒有上學,作為家長既不跟學校老師聯系,也不查閱孩子的學習書籍,僅聽孩子自己說說就相信孩子的話,這過分的信任是否等于放縱?孩子是否跟家長說心里話、說真話,其實家長只要多跟學校老師聯系,多問一問孩子在校的表現,也許就不難發現孩子是否在對家人撒謊。可悲的是,小書對家人竟然撒了多年的謊,直到高考成績出來,小書才知道“紙包不住火”。家長平時要多與孩子溝通,不僅關心孩子吃穿用,還應當了解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什么困惑?孩子平時在想什么做什么?如果家長注意了這些不應該忽視的問題,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