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美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3)
“啃軌”是起重機(小車)的車輪輪緣與軌道的側面接觸,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摩擦與磨損的一種現象。車輪輪緣與軌道側面的單側理論間隙一般可定為5~15mm,只要起重機(小車)運行過程中車輪水平偏移量大于該值,就會發生啃軌,這是啃軌的邊界條件??熊壊粐乐貢r雖然起重機能繼續使用,但輪緣與軌道的摩擦會加劇,進而影響一些部件的使用壽命,給使用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對于大跨度橋式起重機,由于制造等因素,小車極易發生啃軌事故?;诖?,分析大跨度細高梁啃軌原因,提出相應對策與改進方法是很必要的。
對于大規格吊鉤橋式起重機,在使用一年多后,常發現起重機小車啃軌現象,而且均是小車外輪緣啃軌道重新調整小車車輪平行度、垂直度等達到符合要求后,仍未解決該問題。初步分析,懷疑是大梁變形造成小車軌距增大并超過啃軌邊界條件,從而導致啃軌。為確定分析是否正確,并找出啃軌的真實原因,本文對該起重機主梁上拱及水平旁彎進行了測量,發現主動車輪主梁水平旁彎測量最大測量值為11mm,被動車輪側主梁水平旁彎測量最大測量值為15mm。測出主動車輪側主梁上拱度為41mm,被動車輪側主梁上拱度為40mm,按GB/T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范》[1]規定,該規格起重機主梁上拱度為(0.9/1000-1.4/1000)Lk, 即 31.05~48.3mm。主梁水平旁彎度≤Lk/2000,即17.25mm。因此,該起重機主梁上拱度及水平旁彎度均符合規定要求。


接下來又對起重機小車軌道軌距偏差測量值進行測量,發現最大偏差值為+11mm,大大超過了小車軌距允許偏差值+7mm。
從以上測量結果可以看出,雖然起重機的上拱度及水平旁彎度均在標準允許范圍內,但由于其跨度大,所以水平旁彎絕對值就大,當兩根主梁均向外彎,且其值接近標準允許最大值時,就會造成小車軌道軌距偏差值增大并超過小車軌距偏差允許值,從而造成啃軌。根據進一步分析,該批起重機在制作、安裝及驗收過程中,其軌距均符合標準要求,旁彎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水平慣性力的作用產生的。因此,需要重新校核該起重機的水平剛度。起重機主梁及端梁截面如圖1、圖2所示。該起重機總重34.688t,小車總重2.89t。大車運行速度為116.8m/min。
(1)主梁 及端梁沿水平方向的慣性矩 I1,I2, 從圖 1、圖 2可以計算得出:
I1=2×1700×6×(540+6)2÷4+10×6003÷12+8×6003÷12=1.85×109(mm4)
I2=2×572×8×(270+8)2÷4+14×4603÷12+14×4603÷12=0.404×109(mm4)
(2)起重機水平慣性載荷[2]。當大車運行機構起動或制動時,載重小車引起的慣性力以一集中載荷PH作用于主梁,橋架質量產生的慣性力以均布載荷qH作用在橋架主梁上,如圖3所示。圖中:


31708÷34500=0.919(kg/mm);a—起動(制動)加速度, 按起重機設計手冊表選取a=0.22m/s2。
由此可以計算出 PH=1.5×8000×0.22=2640(N);qH=1.5×0.919×0.22=0.303(N/mm)。
(3)主梁水平剛度按框架計算:

而主梁的允許水平旁彎值 [f]=L/2000=34500÷2000=17.25(mm)。由此可見該主梁的水平剛度滿足要求,但由于其值較大為13.83mm,如果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常打反車或有其它野蠻操作,使兩主梁均旁彎至極限時,小車軌道軌距就會大大超差,并最終導致啃軌現象的發生。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積累經驗,在原起重機基礎上,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進:
(1)提高主梁的水平剛度,通過增加主梁的寬度:主軸寬度由540mm增加至600mm,端梁寬度由572mm增加至672mm,從而提高其水平剛度,改進后的主梁及端梁截面。如圖4、圖5所示。
由圖4、圖5可計算出主梁及端梁沿水平方向的慣性矩I1,I2如下:

(2)起(制)動減小水平慣性力。大車運行機構改為變頻調速裝置驅動,相比較原來,提高了慣性矩,減小起動(制動)加速度,從而減小起動(制動)水平慣性力。
m—運行部分的質量, m=8100(kg);q—橋架均布載荷,q=31900÷34500=0.925(kg/mm);a—起動 (制動)加速度,按起重機設計手冊取a=0.078m/s2。
計算出 PH=1.5×8100×0.078=948(N);qH=1.5×0.919×0.078=0.108(N/mm)。根據以上計算數據,校核主梁水平剛度計算如下:



與原來相比較,減小了68%。而主梁的允許水平旁彎值[f]=17.25(mm)。
由此可見該主梁的水平剛度足夠,且其極限值較小,即使兩主梁旁彎至極限尺寸,也能保證小車軌道軌距滿足使用要求,從而避免啃軌現象的發生。
(3)減少小車的歪斜運動。通知小車運行機構增加水平導向輪,減少小車的歪斜運動和沖擊載荷,使小車運行平穩,最終減小主梁的水平旁彎。
通過上述方法改進后,該起重機使用狀況良好,從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還沒有發生啃軌現象。
對于跨度較大的起重機(如25.5m以上),在計算其水平剛度時,其水平撓度雖然在標準允許范圍內(標準為[f]=L/2000),但隨著跨度的增大,其允許水平旁彎值也會相應增大。而小車軌距允差不變。當跨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如Lk=25.5m時,其主梁水平旁彎允許值 [f]=12.75mm,此時,若兩根主梁向相反方向旁彎,且其值接近允許值時,小車軌道軌距就會超差,從而引起小車啃軌。所以對于大跨度起重機,其水平剛度允差應考慮適當縮小,比如可縮小到L/3000;大車運行機構宜采用變頻調速裝置驅動,以減小沖擊;還應考慮小車運行機構,增加水平導向輪,減少小車的歪斜運動等因素,這樣才能避免啃軌現象的發生,以便提高起重機的使用壽命,為用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1]中國標準出版社.起重機設計規范[S].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2]張質文,等.起重機設計手冊[M].國鐵道工業出版社,1998.
[3]劉愛國,等.起重機械安裝與維修實用技術[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4]萬力.起重機設計規范簡介[J].起重運輸機械,1987,12.
[5]胡宗武.塔式起重機結構動載荷的數值計算法[J].水利電力機械,1986,2.
[6]劉紅兵.吊車行走輪啃軌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方法[J].水利電力機械,1995,4.
[7]李紅昌.橋式起重機車輪“啃軌”分析與檢測[A].人才、創新與老工業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