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紅敏
“運作達人”探囊國企
文/郭紅敏

今年50歲的張海營,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他曾留學意大利,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曾說:“我對土地有極深厚的情感,因為我出生在農村,深諳中國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對房子的情結。后來在意大利學習期間,看到歐洲各大城市建筑,尤其是對古羅馬百年經典建筑感觸很深。回國后,我原來在機關工作,對當時機關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風難以適應,總想踏踏實實地做些實事,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993年我在北京某集團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做了許多實事,受益匪淺。但在歐洲學習的生活對我的影響特別巨大,特別在建筑文化方面,讓我時時有一種沖動,想把所學所悟奉獻給中原的父老鄉親。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我毅然決然地回到鄭州……”
從1996年至案發前的2010年,在長達14年的時間里,張海營先后擔任貿發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貿發置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張海營不但長時間把持著這兩家國有企業,他還是河南省商務廳的一名正處級干部。
在2005年以前,貿發置業公司曾成功地建造了發展大廈和健康路外貿系統住宅小區。那時,貿發置業公司在鄭州業界聲名鵲起。發展大廈項目總投資超過一個億,包括大廈主體和停車場、賓館、餐廳等配套設施。在商務辦公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發展大廈實現了100%的出租率。貿發置業公司開發的健康路住宅小區最高價賣到每平方米3000多元,達到了一般商用樓的銷售價格,這在當時的鄭州是不多見的。2005年以后,還開發了花園小城等精品樓盤。
擁有博士頭銜、事業有成的張海營在公司不但擁有絕對權威,經常發號施令,最后還搞起了“一言堂”。慢慢地,大家發現張海營變了,他不再熱衷于公司業務,而是挖空心思地損公肥私。于是,公司內部舉報信不斷。舉報信稱,張海營月工資為3215元,其妻子沒有工作,但他在北京、廣州、鄭州名下卻有房產二十多套,全家均擁有國外綠卡。張海營采取侵吞、詐騙以及內外勾結的手段貪污國有財產,挪用公款用于其個人經營,并將貿發置業公司完全變為其個人名下的私有公司,利用借高利貸把貿發股份公司拖垮后,以房抵還高利貸的形式造成國有資產流失2000余萬元。
和大多數貪官一樣,張海營也生活腐化。現在,舉報張海營包養情婦的帖子還在網上靜靜地掛著。帖中稱,張海營包養多名情婦。2007年7月,張海營在美國加州度假時認識了一位智利選美小姐。為討美人歡心,張海營奉上豪華別墅,保時捷跑車。在張海營的強勁攻勢下,這位洋妞難抵誘惑,最后以身相許。
曾在歐洲留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張海營,不但是河南省商務廳的一名正處級干部,從1996年至案發,他還長期擔任兩家國有參股企業的老總。精通公司運作的張海營,卻不務正業,生活腐化糜爛,最后因經濟問題被查。
2012年年底,涉案金額達1180萬元,犯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張海營,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這位喝過“洋墨水”的經濟學博士、在業界曾聲名鵲起的國有公司老總的腐敗落馬,讓人痛惜。

1993年8月3日,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成立河南恒源實業公司,該公司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國有企業,張海營被任命為總經理助理。兩個月后,該公司更名為河南對外貿易發展總公司(以下簡稱“貿發總公司”),張海營職務不變。
1993年11月10日,經有關部門批準,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成立河南省對外貿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貿發股份公司”),該公司和貿發總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1996年2月,他任貿發股份公司副總經理。2001年8月,張海營成為貿發股份公司總經理,同時兼任貿發總公司總經理,貿發總公司法定代表人也變更為張海營。
1995年,貿發股份公司和貿發總公司共同出資1000萬元成立了河南省對外貿易發展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貿發置業公司”)。
1996年4月,張被貿發總公司委派至貿發置業公司,擔任公司董事及總經理。
2004年3月,貿發置業公司股東會議對公司增減股東、增加注冊資金及股權轉讓事項進行了表決。這時,貿發置業公司虛報注冊資本2200萬元。貿發股份公司出資額為600萬元,占20%的股份,張海營出資750萬元,占25%的股份。貿發置業公司改制后,張海營繼續擔任該公司總經理。2004年5月,貿發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易人,張海營登上了權力寶座。
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張海營,精通財務,善于公司運作。工于心計的他,玩起“空手套白狼”是游刃有余。案發前,張海營經手或參與經營的有天狐廣告公司、河南亨泰物業公司和金翡翠置業公司等五家公司。張海營在這些公司或明或暗都有股份,這五家公司都由張海營操縱,他一人說了算。
河南亨泰物業公司名義上是由貿發置業公司出資注冊成立,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實際由張海營掌管控制。2007年8月,張海營安排自己的親信——貿發置業公司的女副總經理薛某往他銀行卡上轉賬100萬元,薛某將河南亨泰物業公司的房屋配套費81萬元打入張海營的這張卡內后,又安排貿發置業公司出納王某從貿發置業公司領取19萬元,匯入張海營的卡上。
張海營用上述的100萬元,在鄭東新區買了一套房子,為了平賬,張海營煞費苦心。2007年11月,張海營給河南亨泰物業公司打了20萬元的欠條,又安排薛某讓貿發置業公司的兩位副總給河南亨泰物業公司各打40萬元的欠條。2010年10月,張海營讓寧某找一些票據,用虛假支出將兩位副總的借款各沖抵30萬元,共計沖銷60萬元。剩余20萬元,因為沒有找到發票尚未沖銷,張海營非法侵占公司資金80萬元。
在張海營的眼中,貿發置業公司成了自己的提款機。2008年3月,張海營安排牛某以及自己的親屬為股東,注冊1000萬元成立金翡翠置業公司。實際上,其他股東均未出資,金翡翠置業公司成了張海營的個人公司。他仍舊先安排薛某借貿發置業公司600萬元,從自己經營的萬智公司借款100萬元,共計700萬元。隨后,薛某從上述款項中,通過轉賬、提現金等形式,按照張海營事先安排好的股權分配比例,完成了金翡翠置業公司的第一次注冊驗資。
接著,又從上述款項中提取現金300萬元,分別以兩個股東的名義存入金翡翠置業公司賬戶220萬元、80萬元,完成第二次注冊驗資。就這樣,自己沒有出一分錢的張海營,擁有了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的金翡翠置業公司。2008年4月至6月,薛某將600萬元陸續還給貿發置業公司。
2010年初,河南省審計廳成立審計組,對貿發股份公司財務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海營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在轉讓國有資產時,違反國家規定的轉讓程序,非法占有國有資產,挪用公款用于個人公司注冊等涉嫌犯罪行為。后來,河南省審計廳將此案移交給省直紀工委,紀檢部門迅速對張海營立案調查。
早在2009年9月,自知早晚要出事的張海營向河南省商務廳提出辭職,但未被批準。2010年1月25日,張海營持綠卡外逃時在北京被抓獲,次日被押回鄭州。因涉嫌經濟犯罪,2011年2月14日,經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決定,張海營被鄭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6日,涉嫌犯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張海營經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批準,次日被鄭州市公安局執行逮捕。此案,由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泌陽縣人民檢察院審查,向法院提起公訴。
法院審理認為,張海營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在轉讓國有資產時,違反國家規定的轉讓程序,采用隱瞞事實,少計算公司資產虛增后充實部分,變相壓低股值的手段,讓自己的公司購買獲利,從而非法占有國有資產逾137.628萬元,其行為構成貪污罪。
被告人張海營身為國有公司委派到國有參股公司從事管理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600萬元用于個人公司注冊,屬于進行營利活動,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被告人張海營利用其作為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下屬公司的特殊影響,將下屬公司的80萬元資金采用虛假支出的手段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被告人張海營犯數罪,應數罪并罰。鑒于被告人張海營將挪用的款項已歸還,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并退出贓款100萬元,在量刑時可酌情從輕處罰。
2011年11月8日,泌陽縣人民法院對張海營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海營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總和刑26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追繳被告人張海營犯罪所得逾197萬元。
接到一審判決書后,張海營提起上訴。2012年1月19日,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2012年4月9日,泌陽縣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審理此案。
法院審理后認為,指控被告人犯職務侵占罪,屬定性錯誤,應為貪污罪;指控被告人犯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事實清楚,本院予以支持。鑒于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實供述其挪用公款600萬元、貪污公款80萬元和挪用資金500萬元的犯罪事實,且將挪用公款600萬元、挪用資金500萬元的大部分已經歸還公司,并在偵查階段退贓100萬元,依法予以從輕處罰。
2012年12月21日,泌陽縣人民法院一審以張海營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沒收個人財產100萬元;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總和刑期19年,決定執行14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100萬元。接到一審判決書后,張海營服判,不再上訴。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