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沈臻懿 胡裕嶺
美卸任總統保護法透析
文·圖/沈臻懿 胡裕嶺
Issue and Controversy of Protection Act of American Former President

2013年1月10日,隨著總統奧巴馬的簽署完成,《2012前總統保護法》正式生效。這一新法案的生效與施行,使得所有美國前總統及其配偶可以享受終身人身保護。然而,《2012前總統保護法》在出臺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爭議。前總統保護所花費的巨額納稅人錢財,也成為了當前這一新法案的主要詬病。
2009年6月29日,美國政府公布的國家反恐戰略,首次將其本土作為反恐活動的首要“戰場”。根據這一戰略,除“基地”組織外,美國本土的恐怖分子亦是反恐打擊的重點對象。時任美國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的約翰·布倫南曾說道:“國家反恐戰略是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項組成部分,該戰略的制定能夠有效保證國家安全利益”。然而略顯諷刺的是,針對美國的恐怖威脅并未因其反恐戰略的出臺而有所緩和。近兩年來,頻頻高發的威脅與恐嚇活動甚至直指美國現任及前任總統。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1月13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名男子近期因威脅吊死總統奧巴馬而被美國特勤局逮捕。這個名叫詹姆斯·艾倫·邁爾斯(James Allen Myers)的37歲男子,是一名有過前科案底的罪犯。該男子在2012年12月9日和12月10日兩天內,分別給國家地理頻道與聯邦通信委員會打電話,并威脅:“我會把奧巴馬吊死在白宮外的樹上!”其雖未在語音郵箱中留下自己的身份,但特勤局仍通過聯邦通信委員會呼叫者身份查詢系統檢索到了該男子使用的電話號碼,由此鎖定了邁爾斯位于底特律郊區的住宅地址并將其逮捕。此外,2013年1月2日,美國聯信銀行的一名出納曾聽到有顧客提起,希望奧巴馬被刺殺。該男性顧客還稱,他有朋友可以開車將其送去“執行刺殺奧巴馬的任務”。目前,美國特勤局對于這一針對奧巴馬的恐嚇案件,仍在進行調查。而自從美國政府宣布本·拉登被擊斃的消息后,奧巴馬本人及其家庭成員也時常受到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恐怖分子發出的威脅。甚至遠在肯尼亞的奧巴馬繼祖母莎拉·奧巴馬也未能幸免,成為了恐怖威脅的潛在目標。
除了現任總統奧巴馬及其親屬所受到的威脅、恐嚇外,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也成為了恐怖威脅活動的實施對象。2011年9月15日,美國官方稱,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男子因威脅刺殺美國前任總統小布什、現任總統奧巴馬以及其他政府高官而被判有罪。該男子名為格雷戈里·戴爾·布羅克曼(Gregory Dale Brockman),時年33歲。除先后寫信威脅刺殺、襲擊奧巴馬與布什以及其他政府要員外,布羅克曼也揚言將對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以及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實施綁架、拷打及性侵犯。根據檢察官提供的一份協議,該男子承認自己的罪行,并承認法院對其曾威脅、恐嚇刺殺前任總統小布什與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指控成立。最終,美國聯邦法院根據布羅克曼實施的威脅活動,判處其入獄服刑五年。
由此可見,上述威脅案件的針對目標,除美國現任總統外,也包括已卸任的前總統。威脅、恐嚇案件的頻發,往往并不因某一總統的期滿卸任而隨之終結。每屆總統期滿卸任后,其仍可能面臨來自各方的威脅與恐嚇。如何更有效地為卸任總統提供全面保護,也成為了奧巴馬政府出臺《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一項重要動因與背景。
2013年1月1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簽署了《2012前總統保護法》。該法案得以生效的同時,也令奧巴馬在卸任后仍可以終身享受美國特勤局保護的這一特權。《2012前總統保護法》雖是一部生效不久的新法案,但其實質內容卻源于美國上世紀90年代之前對于卸任總統的保護規定。
早在1965年時,美國國會就已立法授權特勤局對卸任總統及其配偶進行終身保護。但在1994年時,美國國會重新立法,規定1997年1月1日之后就任的美國總統,在其卸任后由特勤局繼續提供10年的特工保護,期限屆滿后可通過一定形式予以延長。而1997年之前已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仍可獲得特勤局的終身保護。1994年通過并生效的法律,使得克林頓成為了最后一位可以享受美國特勤局終身保護的前總統。其接任者小布什,則成為了第一位只能享有10年保護期限的前總統。除美國前總統外,第一夫人們的特權也因1994年法案的生效而發生了變化。尚且在世的美國前第一夫人中,貝蒂·福特、羅莎琳·卡特、芭芭拉·布什、南希·里根、希拉里·克林頓仍可繼續享受特勤局的終身保護。而勞拉·布什也成為了第一位只能享受10年保護期的前第一夫人。如根據1994年的國會立法,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與其配偶勞拉·布什受特勤局的保護期限至2019年時就將截止。
然而,美國近些年來面臨的恐怖威脅,再次改變了前總統保護法案的前行道路。當前生效不久的《2012前總統保護法》,完全顛覆了1994年美國國會立法規定的前總統保護期限。新法案最初由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眾議員特賴·高迪提出,2012年12月獲得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一致通過。根據《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相關規定,1997年1月1日之后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及其配偶,在其卸任后仍可終身享受特勤局的人身保護,而前總統的未成年子女也可享受特工保護直至其年滿16周歲。隨著奧巴馬簽署的這一法案生效,前總統小布什已然成為當前《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第一受益者。而四年后卸任的奧巴馬以及所有未來的美國總統們都可根據這一法案的規定,獲得特勤局的終身保護。同時,美國前總統的配偶及其子女也可享受到相應的人身安全保護。
可以說,《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出臺與生效,與美國國會改變立場,支持恢復對于前總統的終身保護密不可分。但客觀而言,美國國內對于這一法案的具體規定,仍存在一定爭議。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1月13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名男子近期因威脅吊死總統奧巴馬而被美國特勤局逮捕。基于每屆總統期滿卸任后,其仍可能面臨來自各方的威脅與恐嚇。如何更有效地為卸任總統提供全面保護,也成為了奧巴馬政府出臺《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一項重要動因與背景。
奧巴馬簽署生效的《2012前總統保護法》,已成為當前美國前總統保護立法的一大轉折點。然而,這一立法變革過程中,美國國內對于該法案的認同與否,亦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考察新舊法案的立法差異可知,制定1994年法案時,當時的國會議員普遍認為,將總統卸任后的保護期限定在10年之內,可以為聯邦政府節約至少數百萬美元的保護費用。而此次國會改變原有立場,參政兩院一致通過了授予前總統終身保護權利的新法案,則源于對全球性威脅增加下的現實考慮。多數國會議員普遍認為:“鑒于全球性恐怖威脅的不斷上升以及當前這一充斥著危險的現實世界,有必要為卸任總統及其家庭成員提供終身且全面的人身保護。”如根據《2012前總統保護法》生效前的立法規定,美國前總統只能享受十年的特工保護。但誰又能保證,其在保護期限屆滿之后,是否仍會面臨或遭到各類現實威脅與侵害?正是基于這一理念與考慮,《2012前總統保護法》又重新恢復了對于前總統及其配偶的終身保護特權。
誠然,《2012前總統保護法》已經正式生效,但仍有部分觀點對于該法案提出了異議之聲。目前對于《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保護費用的開支方面。此類觀點認為,即使無立法對于前總統們進行人身保護,其仍然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雇傭私人保安公司的保鏢進行護衛,而無需將這一筆價格不菲的開支強加于納稅人身上。的確,美國在政要保護這一領域的巨額開支,堪稱世界之最。作為專司政要人物保護的美國特勤局,除負責現任總統的安全保護外,也為卸任總統提供全面的人身保護。2011年,美國特勤局財政預算已達到14.83億美元,而2012年特勤局向國會申請的財政總預算更是高達16.9億美元。上述經費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即是對于前總統及其配偶的安全保護費用。可見,納稅人錢財的巨額花費,已成為該新法案的爭議焦點。
盡管爭議之聲仍然存在,但《2012前總統保護法》的正式生效,標志著目前在世的美國前總統們以及所有未來的總統都將終身享有人身保護特權。未來美國國會對于卸任總統保護法案立法的何去何從,仍值得我們予以繼續關注。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