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三峽大學 期刊社,湖北 宜昌 443002)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10年高被引論文分析
張莉
(三峽大學 期刊社,湖北 宜昌 443002)
以《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10年高被引論文為研究對象,統計分析作者群的相關信息、基金論文分布和欄目分布情況。結果表明:該刊5年的高被引論文中,內稿比例雖然較高,但總體呈下降趨勢,外稿的比例在逐漸上升,分布范圍在緩慢擴大;31~40歲的中青年作者是高被引論文的主要力量;國家級基金論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水電論壇欄目被引頻次最高。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高被引論文;作者群;基金項目;欄目設置
影響因子是目前科技期刊評價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與期刊論文的被引頻次密切相關。因此,期刊的高被引論文對提高期刊的影響因子至關重要。筆者對《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以下簡稱《學報》)2006-2010年高被引論文的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以期對期刊的組稿和選題策劃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期刊的影響力和辦刊水平。
分年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搜索《學報》上發表的全部論文,并按被引頻次排序,記錄各年排名前20位論文的相關信息。由于2011-2012年所刊發論文的最高被引頻次較小,因此只選擇2006-2010年5年間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如遇到被引頻次相同的情況,則按電腦排序取至第20篇。
2.1 作者地區分布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第一作者地區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第一作者的地區分布統計
2006-2010年5年間,高被引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布在10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5年的作者地區分布數分別是3、4、3、5、5,分布范圍在緩慢擴大,2010年刊文范圍擴大到了遼寧和新疆。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湖北和江蘇。
2.2 作者機構分布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第一作者所屬機構的分布情況見表2。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大多來自高等院校,只有4篇來自其他單位。除三峽大學以外,校外高被引論文的主要產出機構是河海大學,這與這兩所高校在水利水電方面的研究水平較高有關。
2.3 內外稿分布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的內外稿分布情況見表3。由表3可看出,2006-2010年5年間,在每年被引頻次排名前20的論文中,內稿比例呈下降趨勢,到2010年,內稿比例下降到55%,從側面反映了外稿的稿源質量在不斷提高。近年來,《學報》采取了一系列優稿優酬的措施,加強約稿力度,在穩定內部優秀稿源的同時,逐步吸引了外來的優秀稿源。
2.4 作者年齡狀況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第一作者的年齡分布情況見表4。31~40歲的第一作者合計為36篇,占36%,并且逐漸成為《學報》高被引論文的主要力量;其次為41~50歲的作者;再次為30歲以下的作者;51歲以上的作者的文章被引次數較少。統計中還發現,31~40歲的作者多為在讀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職稱的教師,他們面臨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或職稱評定,發文的熱情較高,是學校科學研究的骨干力量。因此,編輯部應穩定31~40歲之間的作者,大力發展40歲以上的科研中堅力量,積極扶持培養30歲以下的作者,吸納優質稿件,提高《學報》的學術水平。

表3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的內外稿分布

表4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第一作者的年齡分布統計
2.5 作者合著率
合著論文即由2位或2位以上的作者共同署名的論文。合著論文占論文總數的比率即為論文的合著率。目前,很多研究屬于交叉學科,僅憑一人之力無法完成,因此,論文的合著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論文研究內容的復雜性和所涉及的知識結構。一般來說,合著率越高,學科發展水平就越高[1]。另外,一篇文章作者數越多,這些作者在今后的相關研究論文中,都極有可能引用到此篇論文,所以作者數越多越有可能獲得較多的被引用次數[2]。從表5可以看出,100篇高被引論文中有94篇為合著論文,合著率高達94%。最高是2010年,為100%。

表5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的作者合著率
就一種學術期刊而言,基金論文能夠較好地反映本專業領域的新動向、新成果,有助于發揮科研導向作用,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從而進一步提高期刊的綜合質量[3]。有分析顯示,基金論文與學報的影響因子呈正相關關系,從期刊的基金論文比可以看出該刊的學術實力[4]。由表6可知,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中國家基金資助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被引論文的學術質量在不斷提高。統計中發現,基金資助論文的第一作者大多是項目的參加者,而不是項目主持人。因此,《學報》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強高質量基金資助論文的組稿力度,重視與項目主持人的溝通與聯系,進一步提高基金論文比和《學報》的學術質量。

表6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的基金資助情況
《學報》從2004年設置欄目開始,共設有8個欄目,分別為:水電論壇、土木工程、機電工程、信息技術、化學與生命科學、數理研究、環境工程、工程管理。從表7可以看出,5年高被引論文最多的為水電論壇欄目的論文,其次為機電工程和土木工程。另外,化學與生命科學所占的比例也較高。

表7 2006-2010年《學報》高被引論文的欄目分布
對《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10年高被引論文情祝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1)《學報》高被引論文的第一作者大多為校內作者,但外稿的比例在逐漸上升,分布范圍在緩慢擴大,且校外高被引論文的主要產出機構是河海大學。今后在穩定內部優秀稿源的同時,要繼續加強對外宣傳,采取一系列優稿優酬的措施,逐步吸引外來的優秀稿源。
2)編輯部應穩定31~40歲之間的作者,大力發展40歲以上的科研中堅力量,積極扶持培養30歲以下的作者,吸納優質稿件,提高《學報》的學術水平。
3)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強高質量基金資助論文的組稿力度,重視與項目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的溝通與聯系,進一步提高基金論文比和《學報》的學術質量。
4)繼續加強水電論壇這一重點欄目的建設,同時不放松土木工程和機電工程欄目的約稿組稿力度,化學與生命科學欄目也不能忽視。
[1]黃曉鸝.1989-2002年我國核心期刊研究成果統計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62-264.
[2]劉雪立,徐剛珍,方紅玲,等.如何提高醫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從《眼科新進展》論文分類被引情況談起[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59-661.
[3] 許卓文,俞立,李娜.17種醫學內科核心期刊基金論文統計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29-31.
[4]常志衛,鄭霄陽,何佳鳳.吸引基金論文 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121-122.
(責任編輯:曾 婷)
G252.8
:A
:1673-0143(2013)04-0057-03
2013-06-18
張 莉(1982—),女,編輯,碩士,研究方向:編輯出版學、電力系統負荷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