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琴
58例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技術臨床分析
楊 琴
目的分析58例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58例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兒,隨機將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29例患兒選擇5ml肝素液作為封管液,對照組29例患兒采用5ml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觀察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包括堵管現象、淺靜脈炎癥狀、穿刺部位是否腫脹等,對比兩組患兒的留置針保留時間。結果觀察組患兒的靜脈留置針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進行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時,正確的封管方法可有效延長靜脈留置針的保留時間,減少患兒的穿刺次數,避免了患兒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疼痛感。
患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技術
小兒靜脈留置針與傳統的頭皮針對比,具有眾多優勢。靜脈留置針的套管較軟,且操作簡便,留置在靜脈血管中的時間較長,可有效避免血管穿破現象,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小兒輸液中。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為延長患兒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應提高醫護人員的封管技術,避免因封管操作不當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封管技術在小兒靜脈留置針中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對封管技術進行分析,對封管液、封管液劑量、封管推注速度、拔管方式等對靜脈留置針的影響,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即選取我院58例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兒,其中,最大患兒為9個月,最小患兒為3個月,平均輸液時間為6d。將58例患兒隨即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所有患兒在月齡、輸液方式、輸液時間等方面無明顯差距,具有比較性。
1.2 方法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為頭皮部位,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處理,靜脈留置針主要采用24號套管針,封管注射器為5ml,輸液成分包括維生素、生理鹽水、抗病毒藥物、頭孢類抗生素、葡萄糖液等,均為無刺激性藥物、非高滲透液。觀察組患兒選擇5ml肝素液作為封管液,封管針頭插入套管針的距離約0.4cm,封管推注平均速度為6ml/min,剩余1ml封管液時邊推注邊旋轉退封管針頭[1]。對照組患兒選擇5ml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封管針頭全部插入套管針內,封管推注平均速度為10ml/min,推注完封管液后直接拔針。觀察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情況,是否存在堵管現象、穿刺部位是否腫脹以及是否發生淺靜脈炎等,對比兩組患兒的留置針保留時間。
1.3 統計方法選擇SPSS l6.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中,有1例患兒發生腫脹現象,有1例堵管,無1例患兒發生淺靜脈炎,靜脈留置針留置平均時間為6d。對照組患兒中,共有3例患兒發生腫脹現象,有5例堵管,有2例發生淺靜脈炎,靜脈留置針留置平均時間為4d。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距。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對比(n,d)
靜脈留置針輸液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留置針屬于新型輸液設備,可多次利用,導管的柔韌性較高,可根據血管形狀作彎曲調整,防止針頭滑落。小兒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的應用十分廣泛,對于需長期輸液的患兒,靜脈留置針輸液可有效減少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疼痛感,安全性較高[2]。相關研究表明,輸液完畢后將適量的液體注入套管針內,再將輸液針頭拔出,可有效防止套管內凝血。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與對照組患兒的封管液均為5ml,觀察組采用肝素液封管,堵管率為3.4%,對照組采用生理鹽水封管,堵管率為17.2%,且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肝素液封管效果優于生理鹽水封管效果[3]。研究表明,在進行封管時,推注速度對封管效果產生影響,封管液的推注速度應保持緩慢,以免速度過快造成血管內部的壓力增加,導致不良反應發生。退出針頭的方式會對封管效果產生影響,如果將針頭全部插入套管內,推注完封管液后直接拔針,有可能導致血液流入套管內,造成凝血堵管現象。觀察組患者采取邊推注邊旋轉退針頭的方法進行封管,僅有1例患兒發生堵管,因此,應邊推注封管液邊拔針,保持留置針管內部壓力平穩,防止血液回流造成堵管。
綜上所述,封管技術是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中的重要環節,應不斷完善封管技術,延長靜脈留置針的保留時間,減少患兒的穿刺次數,提高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效果。目前對于封管液、封管方式、封管液劑量并無確切標準,但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時,應將患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并根據患兒的病情、年齡、及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及封管方式,減輕患兒的疼痛感,有效防止各種不良反應發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1]江桂芳.生理鹽水和肝素鈉用于靜脈留置針封管效果的比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0(02):124-125.
[2]高文月.兩種封管液在留置針封管效果的比較[J].醫療裝備, 2010,8(12):268-269.
[3]孫家俊.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方法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12(17):502-503.
R472.9
A
1673-5846(2013)08-0064-02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西景德鎮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