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梁 孫秀春 左金福 李江菊
血清ICA、GAD測定在鑒別糖尿病中的臨床意義※
王棟梁 孫秀春 左金福 李江菊
目的探討血清谷氨酸脫羧酶(GAD)、胰島細胞抗體(ICA)聯合檢測對在糖尿病篩查及鑒別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門診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LADA)2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MD)30例為研究對象,并選取同期在本院行身體檢查的正常健康體檢者30例為對照組,分別采用ELASE酶聯法測定三組ICA、GAD陽性反應率。結果LADA組ICA陽性反應率為80.00%、GAD陽性反應率為85.00%,T2MD組ICA陽性反應率為10.00%、GAD陽性反應率為13.33%,對照組ICA陽性反應率為0.00%,GAD陽性反應率為3.33%。LADA組血清ICA、GAD陽性反應率顯著高于T2MD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T2MD組與對照組ICA、GAD陽性反應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糖尿病患者ICA、GAD陽性反應率存在差異,其中LADA患者ICA、GAD陽性反應率顯著高于T2MD患者,通過測定血清中ICA、GAD能有效鑒別糖尿病種類,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谷氨酸脫羧酶;胰島細胞抗體;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病初期癥狀與2型糖尿病(T2MD)表現極為相似,因此不容易鑒別,從而導致誤診[1]。目前臨床上常用谷氨酸脫羧酶(GAD)、胰島細胞抗體(ICA)評價及鑒別各類型糖尿病,為此本文將通過測定 LADA、T2MD以及正常人的血清ICA、GAD水平,分析三組患者ICA、GAD陽性反應率情況,為臨床鑒別LADA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門診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LADA)2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MD)30例,并選取同期在本院行身體檢查的正常健康體檢者30例為對照組。入選患者均符合2000年WHO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沒有應用過免疫抑制劑。LADA組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齡為6~52歲,平均年齡為(21.9±3.2)歲,病程為3個月~20年,平均病程為(1.9±0.8)年,患者均接受胰島素治療。T2MD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齡為44~82歲,平均年齡為(61.9±5.2)歲,病程為6個月~25年,平均病程為(3.9±1.3)年,其中口服降糖藥物10例,注射胰島素8例,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治療12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齡為22~60歲,平均年齡為(48.9±2.5)歲,患者均無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家族糖尿病史。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檢測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ml,經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并置于溫度為-80℃冰箱中備樣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ICA、GAD,試劑購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個標本測定2次,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統計學有意義。
LADA組血清ICA、GAD陽性反應率顯著高于T2MD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T2MD組與對照組ICA、GAD陽性反應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ICA、GAD陽性反應率對比[n(%)]
2型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發病前期機體已經出現自身免疫性胰島疾病,只是由于該疾病進展較緩慢,患者前期難以覺察[2]。在2型糖尿病早期疾病患者中可發現患者存在胰島抗體。相關研究表明,血清ICA、GAD可作為機體自身免疫反應的標記物,通過測定血清中ICA、GAD水平可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破壞程度。相關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ICA陽性率可高達50%以上,而普通人群的反應率非常低。通過測定血清中ICA、GAD能有效鑒別糖尿病種類,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目前臨床上測定血清ICA、GAD的方法較多,如免疫組織化學法、間接免疫熒光法,但這些方法操作復雜、繁瑣,操作難度較大,從而影響診斷準確性。ELISA酶聯免疫發具有操作簡便、準確性好、重復性高的特點,因此適合在臨床上應用。但由于自身免疫過程的檢測屬于動態過程,測定時標記物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從而導致檢測存在一定的偏差。本研究中發現,正常人群中GAD陽性率為3.33%,從而說明ELESA酶聯法操作穩定性及準確性容易受外界影響,操作過程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步驟執行,減少操作帶來的誤差。
[1]郭寧,黃建偉,張衛平.血清ICA、GAD抗體檢測對LADA病人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J].天津醫藥,2000,2(2):763-764.
[2]杜馥曼,周慧賢,朱巍.1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7,5(2):634-635.
R587.1
A
1673-5846(2013)08-0211-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7
黑龍江省衛生廳科研課題,編號:2011-345
王棟梁(1964-),男,副主任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