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艷 陳 艷 尹國華 張 杰 劉殊雙
靜脈真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
宋海艷 陳 艷 尹國華 張 杰 劉殊雙
目的分析靜脈真空采血的失敗原因,并提出預防對策。方法自制靜脈真空采血失敗原因調查表,調查我科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血失敗患者158例,對采血失敗原因進行分析。結果與護士靜脈采血技術、患者自身情況和采血系統質量三個方面有關。結論分析真空采血失敗原因,提出預防對策,通過提高護理人員的靜脈采血技術和針對不同患者情況進行穿刺采血,嚴格檢查采血系統質量三個方面,提高靜脈真空采血成功率。
靜脈真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預防對策
靜脈真空采血技術由于其安全、準確、快捷、操作簡便等優點,已在臨床廣泛開展,該技術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保證了血標本的質量,防止血標本污染,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在臨床血液采集工作中,常會發生靜脈真空采血失敗情況,增加了獻血者的痛苦和醫療糾紛的隱患,影響了護理工作的效率[1]。現對我科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血失敗患者158例,采血失敗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對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科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共進行12905例健康體檢人群靜脈真空采血,其中158例采血失敗。年齡11~87歲,平均58歲。我科使用真空采血管和采血針,進行靜脈采血。
1.2 方法制訂靜脈真空采血失敗原因分析調查表,進行調查和分析,針對靜脈真空采血失敗的原因提出了預防對策。
12905例健康體檢人群中靜脈真空采血失敗患者158例,對采血失敗原因分析,如表1~3所示,護士靜脈采血技術導致采血失敗89例,占56.33%;患者自身情況導致采血失敗47例,占29.75%;真空采血系統質量導致采血失敗22例,占13.92%。
3.1 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技術在采血失敗原因中居首位,本組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技術導致采血失敗89例,占56.33%,如表1所示。我科護士人員年輕化,就職時間短,臨床技術操作經驗缺乏,對穿刺困難的患者,不能一針見血而采血失敗;靜脈采血時,止血帶扎的過緊或過近,沒有達到距穿刺點至少6cm的距離,會因血液無法引出或引流較慢而導致穿刺失敗;采血中常由于未妥善固定針頭,更換真空采血管時,過度牽拉使針頭脫出血管而采血失敗;采血時力度運用不恰當,針頭就會因用力穿透血管,引起局部血腫造成穿刺失敗,造成大面積皮下淤血;采血時對于穿刺難度大的患者,不能正確評估血管的情況,選擇血管不當,盲目穿刺,加上緊張的心理因素而靜脈采血失敗。
3.2 患者自身情況有關原因分析,本組患者自身情況導致采血失敗47例,占29.75%,如表2所示。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較厚,靜脈血管位于皮下較深的部位,容易導致采血失敗;嬰幼兒血管淺而細,靜脈壓力不足,血流速度過慢,導致血液與抗凝劑未充分接觸而造成血液凝固,導致采血失敗;老年患者皮膚松弛、血管硬脆且滑,靜脈穿刺時血管難以固定導致采血失敗。

表1 158例靜脈真空采血失敗與護理人員技術操作有關情況(n,%)

表2 158例靜脈真空采血失敗與患者自身有關情況(n,%)
3.3 采血系統質量情況有關原因分析,本組采血系統質量情況導致采血失敗22例,占13.92%,如表3所示。真空管內負壓過小或無負壓,抽回血流速緩慢,血液間斷地被吸入負壓管內,并混有氣泡,血液標本量過少,導致采血失敗;真空管內負壓過大,抽吸血液快速射向真空管底部,可引起部分紅細胞破裂,而發生機械性紅細胞損傷,導致采血失敗;采血針頭阻塞,血液不能抽吸出來而采血失敗;采血管接近失效期,穿刺后回血緩慢,血液間斷被吸入采血管內,混有氣泡,致使紅細胞破壞,造成溶血[2]而采血失敗。

表3 158例靜脈真空采血失敗的采血系統質量情況(n,%)
4.1 提高護理人員的靜脈采血技術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真空采血的正確操作方法,避免不規范操作,提高靜脈真空采血的成功率。護理人員應熟悉不同靜脈采血項目、真空靜脈采血用具、功能、操作步驟和方法,詳細了解抽血部位周圍血管的解剖結構,將靜脈采血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牢記于心[3]。護士扎止血帶距穿刺點上方約6cm,若過近或過緊,穿刺成功后接真空采血管,血液引出緩慢甚至不能引出。采血時如果針頭穿透血管。此時應將采血針頭向血管外退出少許,檢查針管內是否有血液流出,避免為患者二次穿刺。靜脈穿刺成功時應注意要妥善固定針頭,尤其與真空采血管相連接時,避免由于牽拉引起采血針脫出。對于靜脈穿刺采血困難的患者,應由經驗比較豐富的高年資護士完成,避免盲目穿刺,同時高年資護士對年輕護士要做好傳、幫、帶的工作。
4.2 針對患者情況穿刺采血對過于肥胖的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較厚,穿刺進針角度要大、速度要快;嬰幼兒在采血時容易哭鬧掙扎,導致采血失敗,因此要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做好患兒相應的肢體固定,以順利完成穿刺。針對靜脈穿刺困難的嬰幼兒,穿刺時進針角度要小,動作輕而穩,沿血管表皮輕輕刺入,有血液流出時松開止血帶;對血管條件差的老年患者,采血前可將局部熱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靜脈充盈,易于靜脈穿刺,穿刺時拉緊皮膚,針尖直對血管穩而快刺入。
4.3 檢查采血系統質量操作前應嚴格檢查采血系統,真空管壁有無裂隙或管塞有無松動,針頭有無阻塞,確定真空管是否在有效期內,避免因質量問題引起采血失敗;真空采血管有無負壓通過肉眼往往無法確定。一旦有采血管真空過小或消失,及時更換真空管,因此在抽血前需準備多根真空管或注射器,在確定靜脈穿刺成功后,如無血液流出需更換真空管,或可人工制造管內負壓,將5mL注射器的針頭插入真空管內抽氣,要求抽氣量應不小于采血量,此時可由人工制造負壓使血液流入真空管內,避免二次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如果管內負壓較大,囑患者不宜用力握拳,可以減慢血液流入管內的速度,同時真空管應向左傾斜,使針頭斜面靠近試管壁,避免血液直接射向管底,減輕血液的機械震蕩[4]。
[1]鐘翠蓮,徐立琴,李連君.靜脈血標本采集失敗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8):99.
[2]張小潔,劉建芝.真空采血標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3):180.
[3]何亞仙,董秀麗,施曉勤.靜脈真空采血失敗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1):51-52.
[4]李輝,馬欣.真空采血法標本溶血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7):98.
R322.1+23
A
1673-5846(2013)08-0396-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