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書 蘇愛芳
河南漯河市小兒腦癱流行病學現狀調查報告
謝曉書 蘇愛芳
目的本文報告了小兒腦癱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方法從2011年9月~2012年7月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原則,對漯河源匯區、召陵區、郾城區0~6歲兒童以問卷形式進行入戶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共調查15000人,其中城市7500人,農村7500人,共篩查出小兒腦性癱瘓34例,患病率為2.27‰,發病原因與HIE、窒息、早產、低體重、高膽紅素血癥等因素密切相關;接受集中康復治療15例,僅占44.12%。結論漯河小兒腦癱患病率為2.27‰,多存在高危因素,治療現狀不容樂觀,有待加強與提高。
小兒腦癱;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是指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是我國主要致殘性疾病之一,常合并智力低下、聽覺和視覺障礙、行為異常及癲癇等,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為了解漯河市小兒腦癱的患病情況,于2011年9月~2012年7月對漯河市三個城區0~6歲兒童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原則,對2011年9月~2012年7月漯河市源匯區、召陵區、郾城區0~6歲(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全體常住兒童進行調查。
1.2 調查方法我院腦癱科派醫務人員在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新生兒出生入戶調查,用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城市社區、鄉鎮為單位的整體抽樣,檢查泄漏率在10.00%以內)。調查者均要求填寫兒童發展調查,診斷為腦癱填寫調查問卷和現狀的腦癱控制家庭成員簽字。
2.1 腦癱患病率三個城區共篩查兒童15000人,篩查出小兒腦癱34例,患病率為2.27%,三個城區發病率無差異,調查結果見表1;其中城市7500人,農村7500人,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考慮與父母文化程度、保健意識及醫療環境有關,其結果見表2。

表1 漯河市三個城區小兒腦癱調查情況(n,%)

表2 漯河市城市與農村小兒腦癱調查情況(n,%)
2.2 高危因素從生產方式方面,34例腦癱患兒中,剖宮產15例,胎吸3例,產鉗1例,臀位助產1例,順產14例。生產方式異常20例,占58.82%。從產期方面,34例中早產兒14例,占41.18%,過期產2例,占5.88%。從體重方面,34例中低出生體重兒13例,占38.24%,其致病高危因素見表3。

表3 34例腦癱致病高危因素(n,%)
2.3 早期防治情況腦癱患兒出生后隨訪率低,新生兒隨訪率僅為20.59%,到9個月時功能障礙及異常姿勢均明顯出現,到醫院檢查率僅52.94%,說明漯河市小兒腦性癱防治意識不夠,現狀不容樂觀,見表4。

表4 腦癱瘓兒早期防治情況(n,%)
2.4 康復隨訪監測情況小兒腦性癱瘓的治療是一個綜合康復訓練過程,在統計34例腦癱患兒中僅28例接受治療,占 82.35%,進行登記及隨訪率分別占 52.94%和47.06%,說明小兒腦癱患者康復治療比例能進行等級及隨訪率均較低,家長治療方向不明確,享受醫保、新農合報銷比例及政府給予專項資助需進一步加大,見表5。

表5 腦癱患兒的康復隨訪監測情況(n,%)
腦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致殘性疾病,本次統計漯河市0~6歲小兒腦性癱瘓發病率為2.27‰,高于1997年報道我國南方六省1~6歲小兒腦性癱瘓患病率1.92‰[1],及寧夏銀川地區1995年調查的患病率為 1.95‰[2],其原因考慮與醫學進步有關,另外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增大、高齡產婦大批出現及孕期接觸有害物質均會影響下一代健康發育。
本研究農村腦癱患兒略高于城市,考慮與城市經濟較農村發達,圍產保健及新法接生的普及、父母文化程度、腦癱防治意識有關。另外母孕期接觸有害物質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危險因素,因此要大力宣傳孕產期保健知識,做好孕期醫療保健,加強高危孕婦管理,及時消除高危因素,避免早產,有效預防和降低腦癱兒的發病率。研究還發現漯河市腦癱患兒出生后隨訪率低,說明該市小兒腦性癱防治意識不夠,確診及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較低。造成延誤治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忽視治療(48.7%)、誤診(30.0%)、漏診(21.3%),特別是對于基層醫院的醫生[3-4]。研究發現[5],6個月出生的嬰兒大腦在快速增長和發展,但增加神經細胞的數量并不多,主要是體積與樹突的增加,擴展和神經髓鞘的形成與發展,與腦損傷的早期階段、異常姿勢和運動沒有固定化和運動障礙治療后容易恢復。所以漯河市應改善兒童的健康系統管理,普及科學育兒的知識和腦癱早期識別,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對腦癱患兒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降低腦癱患兒發病率,提高其生活質量。
[1] 林慶,李宋,劉建蒙,等.我國六省區小二腦性癱瘓患病率及臨床類型的調查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10):613-615.
[2] 馬惠珍,丁象宸,郭守義,等.寧夏銀川地區小兒腦癱流行病調查[J].寧夏醫學雜志,1996,18(6):345.
[3] 閆紅霞,沈鵬,倪仙玉.腦性癱瘓延遲治療的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2(5):660-662.
[4] 朱登納,王軍,牛國輝,等.389例腦癱患兒的誤診及過度診斷原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12):1183-1185.
[5] 林慶.小兒腦性癱瘓的早期診斷[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6, 11(2):65.
R181.3
B
1673-5846(2013)09-0188-03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漯河 4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