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翀
血栓通與奧扎格雷納聯合治療腦血栓療效研究
張翼翀
目的探討血栓通聯合奧扎格雷鈉藥物治療腦血栓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方法選取我院就治的腦血栓患者91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靜滴;治療組給予血栓通及奧扎格雷鈉溶入0.9%氯化鈉注射液靜滴。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從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兩組治療方法結果同樣具有統計學差異(P<0.01)。結論血栓通聯合奧扎格雷鈉在臨床上有較好療效,更能有效終止病情進展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且安全性比較高。
血栓通;奧扎格雷鈉;腦血栓;臨床療效;安全性
近幾年來,中西醫結合在臨床上防治腦血栓應用研究廣泛,且取得一些有益結果。在中醫理論研究中草藥三七參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血栓通主要成分是三七參提純獲得,其對治療腦血栓的具有特殊的治療效果[1]。因為奧扎格雷鈉具有增加血液流量、擴張血管等多方面作用,對于增加患者的腦血液供應,改善微循環以及減輕神經功能的損害等都具有極好的治療效果[2]。我院對腦血栓患者治療采用奧扎格雷鈉與血栓通聯合的方式,并且已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現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神經內科自2008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91例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治療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的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奧扎格雷鈉(由丹東制藥廠生產)聯合血栓通注射液(由廣東省永康藥業有限公司研制)靜滴,奧扎格雷鈉80mg加入250ml 0.9%氯化鈉或250ml 5%葡萄糖中,每日2次,連續注射14d;血栓通注射液20ml溶入250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滴,連續注射14d,每天1次;另外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一定鈣離子拮抗劑或脫水劑治療。對照組給予20ml復方丹參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 250ml靜脈注射,每天1次,兩周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1]基本痊愈:表現為可進行工作或操持家務,減少91%~100%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進步:表現為部分生活自理,減少46%~90%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步:減少18%~45%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變化:減少0%~17%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惡化:增加18%以上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2.1 療效比較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6%,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0%,兩組比較存在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結果(n,%)
2.2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不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而治療后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均有明顯的改善,其中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優于對照組,治療前、后具有顯著性的差異,具體研究結果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的神的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結果
3.1 腦血栓主要病理特點針對腦血栓患者有效性的治療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發病6h內超早期溶栓治療;另一種是早期抗栓治療[3]。腦血栓形成后,會導致局部缺氧、缺血,從而造成細胞內鈣超載,腦組織水腫,自由基釋放,興奮性氨基酸增加,血栓素A2含量增加,血管開始快速收縮,血細胞聚集,從而導致腦血栓形成,半暗帶細胞損傷以及梗死區擴大。與血栓素A2相反,前列環素PGI2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4-5],促進血管擴張。在體內常態下二者處于自動平衡與調節的狀態,一旦人體內組織缺血,血栓素A2則迅速增加,最終導致腦血栓形成。
3.2 藥物聯合治療腦血栓臨床功效奧扎格雷鈉對血栓素A2具有抑制作用,其可以促進PGI2的產生從而消除血栓,并可以抑制血栓素A2的產生。使用奧扎格雷鈉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在人體內的形成過程,其通過使患者紅細胞比容降低,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臨床療效良好。五加科植物三七具有消腫鎮痛、散瘀止血的功效,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參提純獲得的三七總苷物質,其對與治療腦血栓具有特殊的療效,不僅可以活血散瘀,有效止血,還可以通過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體內Ca2+的內流。本研究中,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6%,治療組總有效率92.0%,兩組間總有效率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同時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都有明顯的改善,且治療組的變化迅速減少,未發生明顯的毒副反應。
綜上所述,血栓通與奧扎格雷鈉聯合使用治療腦血栓的療效明顯,兩者聯合起到了協同作用,而臨床療效表明聯合后無明顯毒副反應,值得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
[1] 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l996,29(6):381-383.
[2] 吳振東,陳漢波.低分子肝素和降纖酶聯合治療進展型腦血栓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2):150-l51.
[3] 牛延良,張敏.丹奧治療腦血栓46例臨床觀察[J].河南醫藥信息, 2001,4(9):16.
[4] Dickerson LM,Carek PJ,Quattlebaum RG.Prevention of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J].Am Fam Physician, 2007,76(3):382-388.
[5] 劉軍,趙冬,王薇,等.北京地區1984年~2000年35~74歲人群復發性腦卒中事件發病變化趨勢[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 (5):437- 440.
R743.32
A
1673-5846(2013)09-0239-02
兗州市人民醫院,山東濟寧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