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蓉
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療效分析
付 蓉
目的本文主要探討了運用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76例我院近年來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方式(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方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自擬扶正平喘湯)進行治療。結果臨床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肺功能的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也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運用中醫藥合的方式進行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療效果顯著確切,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中西醫結合;扶正平喘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療效
支氣管哮喘屬于人體呼吸系統的一種多發及常見疾病,主要臨床特征是氣道高反應性,主要原因是由嗜酸性粒細胞等引發的多種炎癥而出現的反復性發作的呼吸困難,近幾年來,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1]。傳統的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方法是西醫治療,其治療方法主要是采用補液、解除支氣管痙攣、促排痰等綜合治療,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等藥物的反復使用,有可能導致患者病情的加重。我院近幾年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的患者,治療療效顯著確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的76例樣本為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均是依據《內科學》一書中對于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齡(56.3±9.1)歲,病程平均(6.5±2.2)年。所有患者中,30例并發支氣管炎,26例支氣管肺炎,5例心力衰竭,3例呼吸衰竭。另外,按哮喘急性發作的程度又分為13例重度,28例中度,35例輕度。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5例和治療組4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病情、病程、年齡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可比性。
1.2 試劑氨茶堿(規格:0.25g/支,海南制藥廠);鹽酸氨溴索(重慶藥物研究院藥業公司生產)。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抗感染治療,0.25g氨茶堿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靜脈滴注,每天1次,持續治療1周后,氨茶堿劑量減少一半,同時分2次靜脈注射鹽酸氨溴索1.5mg/kg-1·d-1;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中藥自擬扶正平喘湯進行治療,該中藥的主要組成為沙參30g,黃芪40g,杏仁20g,補骨脂20g,枸杞子20g,甘草10g,百部20g,蘇子20g,黃芩15g,射干15g,梔子15g,麻黃5g,白術15g,細辛5g。若兼風熱加連翹15g,金銀花15g;兼風寒加防風15g,桂枝15g;唇舌紫黯加川芎15g,桃仁20g;加桑白皮15g治喘甚;加浙貝母20g治痰多。每日l劑,水煎服,分3次服用,每次150ml。連用2周后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情況和臨床療效。
1.4 判定標準[2]判定標準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擬定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療效判定標準為三個級別,無效:患者的上述體征及所有癥狀均未得到明顯改善;有效:喘憋癥狀得到緩解,缺氧和呼吸困難癥狀基本恢復,肺部哮鳴音基本消失;顯效:喘憋癥狀明顯緩解甚至消失,缺氧和呼吸困難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甚至消失。
2.1 肺功能狀況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比較,從表1中可知,對照組肺功能的各項指標與治療組相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FEF50%和FEV1的差異更為顯著(P<0.01)。
2.2 療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從表2中可知,治療組總有效率達到92.68%,對照組為74.29%,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結果(±s)

表1 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結果(±s)
組別 FEF50% FEV1 PEF FVC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結果(n,%)
據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實,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是氣道變應性炎癥,主要是由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參與下所引發的一種氣道慢性炎癥,該氣道炎癥會導致患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容易產生氣道高反應,另外易引發支氣管黏膜充血、平滑肌痙攣和水腫,其表現主要是胸悶、氣喘及咳嗽,如若治療不及時,導致呼吸衰竭,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影響[3]。目前國內主要采用激素加擴張劑的方法進行急性哮喘發作的治療,臨床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副反應較多。支氣管哮喘長期反復發作會引發肺源性慢性心臟病[4],因此,對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有效控制十分重要。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本研究采用中藥輔助治療,取得了比西醫治療更好的效果(P<0.05),而且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P<0.05)。
支氣管哮喘是中醫學中“哮證”的一個常見病例,引發哮證的原因主要是飲食不當、外邪侵襲、體虛勞倦以及情志刺激等,導致痰伏于肺、肺氣宣發、肅降功能失常[5]。如不及時治療,病呈變慢,稍有誘因,則氣因痰阻,導致肺絡阻塞不暢,繼而就會引發哮喘。其主要以解痙祛痰、平喘止咳以及活血通絡為治療原則。本研究中所運用的自擬定喘湯具有祛風散寒、宣肺平喘、宣中有降的功效,僵蠶、蟬蛻具有祛風達邪之效,又可解除因風寒所致的氣道攣急;與蘇子、蘇葉相伍,不僅可增強其祛風之力,還可加強升降相協之功效,恢復肺之宣降;百部、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祛痰利氣之效;石菖蒲辛可開達肺竅,具有豁痰理氣之效;川芎則可止咳平喘、活血通絡。以上諸藥合用,即可以起到通竅降氣、豁痰平喘以及活血通絡的等效果,使風散痰消攣解,哮喘自平。
綜上所述,運用中醫合并的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治療效果良好,且在治療期間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臨床上值得進一步的應用與推廣。
[1] 王凌飛,靳秀紅,王文潔.序貫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3):494-495.
[2]蔡茜虹,郭雪霞,朱敏.中西醫結合治療64例支氣管哮喘[J].廣東中醫,2008,l(1):145-146.
[3] 趙杰,金沈蓉,王琰.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36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07,25(5):39.
[4] 黃波,張英謙,劉建華,等.沙丁胺醇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佐治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06,21(2):127-128.
[5] 張曉瓊,周敏.萬托林聯合普米克氧氣霧化吸人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3(6):47-48.
R562.2+5
A
1673-5846(2013)09-0269-03
山東省兗州市中醫院,山東濟寧 272100
付蓉(1978-),女,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急癥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