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輝
慢性盆腔炎臨床治療體會
高長輝
目的對使用中藥、西藥兩種不同方式在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所產生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與總結。方法選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采用中藥的治療手段來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而對照組單獨使用西醫的治療方法,觀察臨床療效,并進行總結分析。結果在觀察組中痊愈有48例,無效20例,顯效45例,在對照組痊愈有35例,無效10例,顯效30例。而且數據經過統計學的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呈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在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明顯高于西醫的治療效果,這種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慢性盆腔炎;西醫;西藥;中藥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的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是婦女的常見病及多發疾病。慢性盆腔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者已經形成了慢性附件炎,則可觸及到腫塊[1]。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治療的不徹底或延緩造成的。而且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受到長期的炎癥刺激,造成盆腔器官及其周圍的組織增厚粘連,抗炎藥物作用不明顯,病情較頑固,而且經常會發作,因此導致了患者的體質較虛,恢復過程較緩慢。現將報告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55歲,平均為(34.2±9.6)歲,病度為1.5~8.0年,平均為(2.5±1.2)年。對照組患者。年齡28~54歲,平均為(33.2±10.5)歲,病程為0.7~10.0年,平均為(2.2±1.2)年。且所有患者均為已婚婦女或未婚有性生活史婦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觀察組患者均采用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性盆腔炎主要是以濕熱型居多,在治療時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要目的。觀察組采用純中藥制劑來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每天2次,每次為5g,在早餐前0.5h及晚餐后2h以溫開水服用。同時在服用藥物過程中,不要吃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以7~15d為1個療程。嚴重者適當增加藥劑量。慢性盆腔炎的中藥治療的藥物配方為丹參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黃9g。嚴重患者可加延胡索9g治療。對照組患者均采用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在治療前,必須掌握患者的臨床分型、就診時間、身體狀況以及曾經使用藥物。通過對照組患者進行檢查,發現無青霉素過敏史。因此采用以青霉素甲硝唑靜點為常規方案。西藥藥劑配方為青霉素800萬U加生理鹽水250ml,每天1次,并使用甲硝唑注射液250ml,每天進行2次靜點,以7~10d為1個療程[2]。
1.3 療效判斷標準兩組的療效成果均參照《中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痊愈:自覺癥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呈現為陰性,而且經過B超復查后患者的盆腔積液或包塊完全消失;顯效:自覺癥狀出現好轉,婦科檢查附件壓痛減輕,炎癥灶縮小,增厚附件變薄,經過B超復查后的患者的盆腔積液減少;無效:癥狀和體征沒有變化,而且B超檢查也沒有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本組數據采用SPSS 11.0系統軟件進行處理,組間采用均數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中藥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上明顯的高于西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P<0.05),有統計學意義,而且中藥在臨床上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目前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無顯著的特異療法,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率[n(%)]
研究結果顯示中醫療法較西醫更具優勢,做到了安全、高效,觀察組中的無效、顯效以及痊愈的例數多于對照組。提示中醫治療更能直達患者病灶根部,起效快,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病癥。
[1] 張小莉,楊夢耕,邱學華,等.官腔藥物注射治療慢性盆腔炎182例療效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8,27(10):623-624.
[2] 岳邦振.細菌加L型菌組合培養在慢性盆腔炎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09,11:185-186.
R711.33
A
1673-5846(2013)09-0319-02
江西省東鄉縣崗上積中心衛生院婦產科,江西撫州 33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