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惠云
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知識及行為的影響※
韋惠云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知識行為的影響。方法對78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后隨訪時都給與護理干預,對干預前后患者的知識、遵醫行為等進行調查。結果干預后患者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知識知曉及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結論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進行疾病控制治療中,采取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患者知識知曉及治療依從性。
護理干預;重癥急性胰腺炎;知識;行為;依從性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指胰腺出血、壞死并發休克或多臟器功能衰竭綜合癥候群,常繼發于膽道疾病及暴飲暴食后。其起病急、發展快、預后差、并發癥多、病死率高達20%~30%[1]。由于長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對疾病知識的缺乏,部分患者不能合理控制飲食,過度飲酒等,導致疾病頻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自我監控行為,降低疾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我院對78例SAP在進行疾病治療過程中實施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疾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患者全部康復或癥狀好轉出院,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消化內科確診為SAP患者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2.3歲。全部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2]。即有臨床和生化改變,且具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發癥(胰腺壞死、假性囊腫、胰腺膿腫),器官功能衰竭,Ranso評分≥3,CT分組為D、E。發病原因:膽源性32例,酒精性19例,高脂血癥13例,飲食因素11例,原因不明3例,其它原因引起SAP的病例偏少,故未納入觀察。
1.2 方法設置SAP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問卷經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反復修改自行設計,內容包含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職業、文化程度等;患者對SAP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包括SAP的病因、臨床表現、SAP相關因素及預防、治療方法及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SAP的自然轉歸及預后、如何預防復發等 7個方面 58個條目,每個條目設“是、否、不知道”三個選項。具體干預措施:①根據知情同意的原則告之調查的目的,經患者同意加入本研究,在患者入院及護理干預后各填寫問卷一次。78例患者均由經過培訓的調查者發放問卷,統一指導語,向患者詳細說明填寫方法后由患者自行或家屬協助填寫,問卷不記名。②評估患者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填寫患者入院評估表,將其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及家庭支持系統進行評估,發放SAP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了解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患者的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和學習障礙等,作為今后教育側重點的基本依據。③入院第一天,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臨床醫生及護士,介紹本科室的治療特色、專家組成員、發放SAP健康常識小冊子,交待注意事項等。入院2~4天后,組織患者上課,同時鼓勵家屬一起聽課,上課內容主要介紹SAP的基本知識:發病原因及誘因、臨床表現、病理變化及危害程度、臨床治療方法、如何預防并發癥等。組織大家提問和討論,對患者的提問逐一回答,對于因文化程度較低而不能理解上述內容或病情特殊不能參與聽課的患者,則以一對一的形式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講解,直到患者和家屬表示理解為止。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注意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疑問給予相應宣教,對于需要給予著重重視的注意點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宣教,力爭使患者引起重視,從內心重視生活習慣及行為表現對疾病治療的影響,從而可以提高其治療積極性及配合性,能夠自覺遵守治療及飲食等多方面的準則,達到最佳的治療護理效果。④出院前1~2天;給予出院指導,針對SAP的預防提出可行性建議,對于需藥物治療者詳細說明藥物治療方案,用藥注意事項及藥物不良反應,同時建立SAP患者隨訪檔案,指導定期復查,發放出院指導卡,再次發放SAP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讓患者自行填寫,再次評估,對于未掌握的內容及時地對患者進行單獨宣教,直到患者完全理解為止。
1.3 觀察指標①將干預前后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比較。②于護理干預4周后,對每例患者按自行設計的治療依從性評定表進行評定登記。治療依從性評定表內容包括飲食、禁煙戒酒、運動、積極治療原發病、定期復診。
1.4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護理干預前后資料進行卡方檢驗,統計水準為雙側α=0.05。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與認知情況見表1。對醫囑的依從性見表2。
護理干預措施有效地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多個環節的全身性疾病,發病急,變化快,病情兇險,并發癥多,其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治愈的因素首先取決于疾病能否被控制,而有效的控制與患者的配合密不可分。其治療涉及臨床治療和平時的飲食注意、治療配合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平時生活習慣對疾病的影響不可忽視,如無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治療依從性,則疾病較難控制,且易導致并發癥增多及疾病的復發。從表1中可見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有顯著差異性(P<0.05)。分析原因,護理干預通過不同方式對可能影響患者臨床療效的因素進行健康宣教,從而引起患者及家屬的重視,利于患者掌握更全面的知識,使患者在平時的治療護理過程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覺遵從醫囑,改變不利于健康的各種因素,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主動參與疾病控制行動,使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護理效果。

表1 干預前、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情況比較[%(n)]

表2 干預前、后患者依從性比較[%(n)]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SAP患者的治療進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疾病基本知識的了解,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改變不利于健康的各種行為,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重視程度,提高遵醫行為。本文僅對SAP患者相關知識的認知行為、遵醫行為、在護理干預前后做了比較,發現對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對疾病控制、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1] 紀秀景.干預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0,18:150-152.
[2] 中華醫學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胰腺病學,2004,4(1):35-38.
R657.5+1
A
1673-5846(2013)09-0480-02
廣西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廣西百色 533000
廣西百色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10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