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慶竇錫彬鄭建宇李克明李曉華朱曉瑩盧 蘭
壯醫針挑法治療支氣管哮喘152例臨床報道
唐漢慶1竇錫彬1鄭建宇1李克明1李曉華1朱曉瑩1盧 蘭2
壯醫;針刺;哮喘;臨床報道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氣道慢性炎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Rautajoki KJ等[1]研究結果表明,哮喘的呼吸道炎癥是變態反應、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及神經機制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哮喘的治療在急性發作期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抗炎治療,但由于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不適宜長期使用,而一些民族醫藥中特殊療法對哮喘有較好療效和較小的副作用,適合長期使用,例如壯醫針挑療法,在壯醫理論的指導下使用,對哮喘癥狀緩解、防止復發均有一定的效果,我院對152例哮喘進行壯醫針挑治療,觀察其效果進行總結。
1.1 一般資料全部病例為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呼吸內科診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門診或住院哮喘患者30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針挑組和對照組,針挑組152例,其中男86例,女66例,平均年齡(45.15±10.26)歲,平均病程(8.52±2.40)年。對照組15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平均年齡(47.85±9.65)歲,平均病程(10.12±1.6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根據1997年青島第二次全國哮喘學術會議上提出的診斷標準[2],癥狀表現為反復發作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發作與接觸變應原、病毒感染、運動或某些刺激物有關,發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為主的哮鳴音,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1.3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西醫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輕、中度患者;急性發作期病程在3天以內;自愿受試,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未參與其它臨床試驗者。
1.4 排除標準支氣管哮喘重度患者和哮喘持續狀態者;合并變應性鼻炎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內分泌或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口服激素患者;茶堿類制劑過敏患者。
1.5 治療方法兩組均先給予基礎治療,吸氧、祛痰。針挑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針挑組采用消毒大號縫衣針在頸1、2棘突或胸1、2棘突下及旁開約4mm(雙側)取穴位,每次取穴位3~4個作為挑刺點,挑出皮下一些纖維組織,在不出血下用銳利陶瓷片割裂纖維,然后用針在該點垂直快速點刺,刺入皮下1mm 2~3次,每天1次,刺后酒精消毒點刺點,7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采用抗炎、平喘、解痙等常規治療,給予沙丁胺醇、氨茶堿、地塞米松等藥物。2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1.6 療效評價標準根據《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有關療效標準擬定。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即使偶有輕度發作不需用藥即可緩解,夜間無癥狀;顯效:哮喘發作較治療前明顯減輕,可行日常活動及輕中度體力勞動,不能參加體育運動;好轉:哮喘癥狀有所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反而加重。
1.7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比較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病例完成治療和觀察過程,無1例中途脫落。針挑組和對照組均取得較好的療效,但針挑組總有效率(92.1%)和對照組總有效率(90.0%)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支氣管哮喘是人體自然免疫系統、基因以及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學認為是外邪引動內源“夙根”而發作,壯醫藥理論認為哮喘的發作是毒虛致病,毒既包括有形之毒,也包括無形之毒,如外來致敏源或身體內部代謝異常產生的刺激物質等;虛指機體虛弱、稟賦不足,哮喘的引發離不開毒虛致病作用,因此,治療要遵循解毒補虛、培本固元原則。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針挑療法作為壯醫的特色治療技法,對哮喘有較好的療效,此前已有部分臨床報道[2-4],針挑療法是在壯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的,壯醫名家黃漢儒[5]認為針挑療法的作用機理是挑刺可以激發人體正氣,將郁滯體內的有形或無形之毒從體表針挑點刺點驅出,疏通“龍路”、“火路”,使“水道”、“氣道”、“谷道”暢通,天地人三氣同步;壯醫專家龐聲航[6]認為壯醫針挑療法是通過針挑龍路、火路的體表網結,疏經隧之滯,鼓舞正氣,逐毒外出。王柏燦[7]認為針挑點龍路、火路在人體體表的網結,通過對這些網結進行針挑刺激,達到排毒逐瘀目的,恢復天地人三氣同步狀態。
通過治療針挑組和對照組均取得較好的療效,針挑組總有效率(92.1%)和對照組總有效率(9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種療法總體效果相當,但考慮到壯族部分群眾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經濟和衛生條件和發達地區有一定的差距,針挑療法作為容易學、能學會、用得上的成熟壯醫特色治療技術,具有推廣價值。
[1]Rautajoki KJ, Kylaniemi MK, Raghav SK, et al.An insight into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uman T helper cell differentiation[J].Ann Med, 2008,40(5):322-335.
[2]龐聲航,黃東挺,王小平.壯醫特色針挑療法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響的研究[J].廣西中醫藥,2008,31(6):53-55.
[3]王小平,梁江紅,朱云群.壯醫針挑治療哮喘5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1,12:13-14.
[4]王小平,蔣桂江,黃東挺.壯醫針挑治療哮喘12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5):965-967.
[5]黃漢儒.壯醫理論體系概述[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6, 6:3-7.
[6]龐聲航,王柏燦,莫滾.中國壯醫內科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5.
[7]王柏燦.壯醫羅家安針挑術加藥棉燒灼灸治療周圍性面癱25例療效小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1998,31:9-10.
R944.1+1
A
1673-5846(2013)08-0263-02
1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百色 533000
2惠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惠州 516055
唐漢慶(1976-),醫學博士,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
竇錫彬(1978-),醫學碩士,民族醫藥研究。E-mail:yxxx66@126.com。